小学数学《米的认识》教学反思.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9760366 上传时间:2024-02-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米的认识》教学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米的认识》教学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米的认识》教学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米的认识》教学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米的认识》教学反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米的认识》教学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米的认识》教学反思.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米的认识教学反思小学数学米的认识教学反思1 成功的地方:本节课所要接触的千米,是学生生活中一个常用的长度单位,相比拟前面所学的毫米来说千米在学生的生活中应该是经常听到、看到有关千米的使用信息,比方在课前理解,发现有的学生就理解了千米的认识,在路程很远的时候用,有的学生说在高速公路上见到过等,应该说学生对于千米的认识比拟早,更有利于本节课的教学。当然相比拟与其它几个长度单位来说,离学生的“可视性”的体悟和自身感受的经历比拟远,再加上由于千米是一个较大的单位,所以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拟抽象,学生不好去想象,也就意味着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千米”概念的建立比拟困难,这也是本节课学习的难点。所以本

2、节课在学习时,首先利用学生手中的工具复习前面学过的几个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之后,带着学生进入操场,因为学生知道操场一圈是400米,先让学生走一圈感受400米的间隔 ,然后让学生走两圈后,再加半圈即200米,进展感受1000米的间隔 ,同时引出千米的感念,此时学生能马上意会到比拟远的间隔 要用到千米,同时也能很快的使学生联络到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千米,比方走路上学、逛超市、乘车旅游、参加运动会等等,这样较好的打破了本节课的难点,学生很容易和自己的生活经历结合起来,学生对于千米的认识通过之间的亲身体验印象会更加深入。然后再接着教学与米的关系,以及单位间的换算训练就水到渠成,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缺乏之处及对策:千米是个比拟抽象的概念,局部学生理解起来比拟困难,需要在一段时间的练习中渐渐掌握,还需渐渐等待。小学数学米的认识教学反思2 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直观比拟物体长短和高矮的方法,这是学习本单元内容的重要根底。但对厘米和米这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没接触过,认识厘米和米是建立抽象的数学概念的过程,需要经历从直观到抽象,再由抽象回到详细的过程,学生要通过不断的感知、体验、理论和交流反思,形成理性认识。这对于以详细形象思维为主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下面就这一单元的教学谈谈我的想法和做法。1.让学生经历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建立表象在作业中,学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棵大树

4、高40厘米。”“小明的身高130米。”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错误,主要原因是没有对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鲜明的表象。所以在教学时,要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理论活动,理解1米和1厘米有多长,从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拟,我还为每个孩子测量了身高。从而建立起米和厘米的长度概念。2.通过联想和比拟来稳固对厘米和米的认识厘米和米比拟抽象,必须借助一定的物体来认识理解。比方说在描绘树有多高时,可以让学生先想一想我们教室的门有多高,再通过比拟,树要比门高多了,所以描绘树的高度应用米来作单位。3.建立初步的估计意识和估计才能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用估测的方法,来估计物体的长度高度。而估

5、计在本单元中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难点。1厘米、1米的概念比拟抽象,学生容易遗忘。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建立概念,可通过让学生用自己身上的“尺”来估一估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记住这些身上的“尺”,对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概念和进展估测都很有帮助。当然做到以上三点是远远不够的,在平时的交谈中,还可以有意无意地拿出这些知识和学生一起练习复习,也能让他们感受数学和生活的亲密联络。小学数学米的认识教学反思3 本节课是学生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后,又要认识的一个新的长度单位“米”。这节课对学生来说比拟抽象,因为他们对于一米到底有多长心里完全没有数。所以,我为学生设计了一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建立1米的概念。学习“米”以前

6、,学生已掌握了“厘米”的一些知识。1猜:1米大约有多长?问题一出,学生便七嘴八舌的说着自己的看法。当教师出示一把米尺,告诉学生这就是1米时,学生也学着教师的样子双手比划着1米大约的长度。当教师将软尺直立于地面在自己腰部比划着位置让学生观察。2量:告诉学生1米的长度,然后四人小组合作,两人拉线,两人用刻度尺测量,这时就有小组得出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3比划。四人小组中的每个学生都拉一拉线的长度,感受一下一米的长度大约是多少。张开两臂比一比,让学生亲自体验一米的长度。然后在教室里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长度大概是1米,再通过比拟1厘米和1米的长度,进一步的使学生认识到,用米做单位是量比拟长的物体,课堂上学生参与面还是比拟广,大多数学生兴趣还是比拟浓。这节课存在许多的缺乏:1、1米长的线应该每人一份,这样学生就可以常常感受一米的长度,也加深了学生对米的认识。2、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会不自觉的或偷偷的玩,不能做到认真听讲。对于这种情况,我觉得在今后的工作中,还应加强理论学习,学习一些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良好的操作习惯,让学具在课堂上发挥更大的作用。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