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应用题解题思路分析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9756370 上传时间:2023-09-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应用题解题思路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六年级应用题解题思路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六年级应用题解题思路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六年级应用题解题思路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六年级应用题解题思路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应用题解题思路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应用题解题思路分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应用题解题思路分析 六年级应用题解题思路分析分数应用题解题模式的构建分数应用题有三种基本类型:(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2)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3)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对于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需要先确定单位“1”,找出具体数量与分率对应的关系,是解答各类分数应用题的切入点和关键环节。在教学中,采用“量率对应”的方法教学分数应用题,效果很好,具体介绍如下:例1:小明读一本120页的故事书,已经读了总页数的,还剩多少页?分析:引导学生判断单位“1”,理解量率对应的含义,出示基本形式。单位“1”的量 (分率) =对应的量 (具体数量)总页数剩下的分率=

2、剩下的页数例2:小明读一本120页的故事书,已经读了总页数的,剩下90页没有读,这本书有多少页?分析:单位“1”的量是总页数,剩下的页数是90页,“量率对应”关系可写成:总页数 剩下的分率 = 剩下的页数由除法的意义可直接列式。比较例1、例2,引导学生归纳方法:解答分数应用题,关键确定单位“1”,单位“1”的量已知用乘法即单位“1”的量问题对应的分率=所求的问题;单位“1”的量未知,求单位“1”的量用除法即具体数量它对应的分率=单位“1”的量。例3:小明读一本故事书,第一天读了总页数的1/4,第二天读了总页数的1/3,第二天比第一天多读4页,这本数有多少页?分析:先确定单位“1”(总页数),再

3、看总页数未知,问题求单位“1”的量确定用除法。用“量率对应”这种方法教学分数应用题,不需提及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类型和各种类型的解法,只需在题中的“具体数量”找出“对应的分率”或由“已知分率”找出“对应的具体数量”,由单位“1”是否告诉确定方法。这种方法能应对千变万化,错综复杂的分数应用题。实践证明,使用这种方法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掌握牢固。学生根据应用题的特点、牢固的解题模式解答应用题能很快找到解题思路,但是易形成思维定势,遇到曾相识的问题就不假思索,依赖思维定势去解决,很容易出差错。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教学时还应重视加强比较练习。六年级应用题解题思路分析运用对比理解工程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解

4、题思路。工程应用题教学过程:1.准备题:一段公路长30千米,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两队合修几天完成?学生试做,列式:30(3010+3015)订正明确数量关系,时间=工作重量工效。2.把“30千米”换成“90千米”“150千米”同桌任选一个做,做后相互交流,说说自己的发现,并验证。3.教师小节:此题与公路的长度无关,就可以去掉这个条件,变成例9:“一段公路,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两队合修几天完成?”4.引导分析:因为这段公路的长度无论是几都不会影响答案,我们就可以假设一个长度,为了简便,通常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那么甲队10天完成,甲队的工效就用

5、工作总量时间即110=,乙队15天完成,乙队的工效就是115,(这就是工程问题的特点)列式为:1(1/10+1/15)。5.比较准备题与例9的解法,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工程问题与整数的数量关系一样,但需注意,工作总量是具体数量,工效也必须是具体数量,工作总量用单位“1”表示,工效也须用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一来表示,避免学生列成:30(1/10+1/15)或1(3010+3015)。6.拓展练习,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工程问题的实质和作用。练习题目:(1)图书管理员到书店买书,如果光买上册,他的钱够买10本,如果光买下册,他的钱够买15本。若买成套,他的钱够买多少套这样的书?(2)小光和小明沿

6、运动场走,小光走完一圈用10分钟,小明走完一圈要用15分钟。现两人同时同地同向走,几分钟后小光可超过小明?六年级应用题解题思路分析加强比与分数的联系,培养学生灵活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比、分数、除法有着本质的联系,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例如:一片农场种有杨树和柏树,杨树的棵数与柏树的比是57,已知柏树比杨树多48棵,这片林场种柏树和杨树各有多少棵?解法一:根据比的意义,运用份数解题,杨树5份,柏树7份,柏树比杨树多48棵,就多7-5份,2份是48棵,从而求出一份是多少棵。48(7-5)=24(棵)杨树:245=120(棵)柏树:247=168(棵)解法二:将比转化为分数,运用量率对应的方法解答。杨树与柏树的比是57转化成杨树是柏树的5/7,杨树比柏树少48棵,对应的分率是1-5/7,可以先求单位“1”的量即柏树的棵数。柏树:48(1-5/7)=168(棵)杨树:1685/7=120(棵)通过这样的对比练习,使学过的知识前后呼应,融会贯通,多角度地分析和解答应用题。六年级应用题解题思路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