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比较探究《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9754426 上传时间:2023-12-2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7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比较探究《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比较探究《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比较探究《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比较探究《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比较探究《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比较探究《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比较探究《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比较探究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诗词三首”中的采莲曲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方法以朗读为主,兼以必要的交流和教师的点拨。教学过程一、学习采莲曲1学生朗读采莲曲,感知本诗所表达的思想内容。2指名(23名)学生说出对本诗内容的理解。3其他同学对以上同学的意见进行评价。4教师对以上同学的发言进行总结,并说出自己的理解。参考意见(1)“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一开头就巧妙地把采莲少女和周围的自然环境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采莲少女,置身莲池,荷叶与罗裙一色。生动喜人,兼有素朴和美艳的风致。次句的芙蓉即荷花。少女的脸庞红润艳丽如同出水的荷花,

2、“芙蓉向脸两边开”不单是比喻,而是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景:采莲少女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中间,看上去好象鲜艳的荷花正朝着少女的脸庞开放。把这两句联成一体,读者仿佛看到,在那一片绿荷红莲丛中,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经融入田田荷叶之中,几乎分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而少女的脸庞则与鲜艳的荷花相互照映,人花难辨。让人感到,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说竟是荷花的精灵。这描写既具有真切的生活实感,又带有浓郁的童话色彩。(2)“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第三句“乱入池中看不见”,紧承前两句而来。乱入,争先恐后地进入之意。荷叶罗裙,芙蓉人面,本就恍若一体,难以分辨,只有在定晴细察时才勉

3、强可辨;所以稍一错神,采莲少女又与绿荷红莲浑然为一,忽然不见踪影了。这一句所写的正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莫辨,是耶非耶的感觉,一种变幻莫测的惊奇与怅惘。这是通常所说“看花了眼”时常有的情形。然而,正当踟蹰怅惘、望而不见之际,莲塘中歌声四起,忽又恍然大悟,“看不见”的采莲女子仍在这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之中。“始觉有人来”要和“闻歌”联在一起体味。本已“不见”,忽而“闻歌”,方知“有人”;但人却又仍然掩映于荷叶荷花之中,故虽闻歌而不见她们的身姿面影。这一描写,更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意趣和诗境的含蕴,令人宛见十亩莲塘,荷花盛开,菱歌四起的情景,和观望者闻歌神驰、伫立凝望的情状,而采莲少女们充

4、满青春活力的欢乐情绪也洋溢在这闻歌而不见人的荷塘之中。直到最后,作者仍不让画的主角明显出现在画面上,那目的,除了把她们作为美丽的大自然的化身之外,还因为这样描写,才能留下悠然不尽的情味。(3)如果把这首诗看作一幅采莲图,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但作者却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幅活动的画面上明显地出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5在理解了诗歌的大意之后,请学生再次朗读全诗,加深对诗人所表达的情感的体会。6在此基础上背诵全诗。7诗歌鉴赏问题一:这一首诗也是以荷花为表现对象的,它和前面的两篇散文所表

5、现的内容有什么不同?明确:它既不是表彰自我的,也不是调侃自我的。此类古典诗歌,是抒情的,但又不是作者的自我抒发,而是在歌颂美好的景物和人物。当然,这种景物和人物,是作者眼中看出来的,是作者感觉中的。问题二:题目叫做采莲曲,满篇写的都是莲花之美,但是,之所以要写莲花之美,目的是为了写采莲女郎之美。女郎的美是很丰富的,可以说是无法写尽的,那么诗人从何写起呢?明确:诗人选择了两个方面:罗裙之绿和脸颊之红。罗裙和荷叶一样是绿色的,脸颊和荷花一样是红润的。问题三:只用红绿两种颜色来形容女郎的美,这不是太冒险了吗?大红大绿,是很俗气的呀。但是,批点唐音说:“此篇纤媚如晚唐,但不俗。”(陈伯海主编唐诗汇评上

6、,浙江教育出版社,438页)为什么并没有感到俗艳呢?这是因为,第一,只写两种颜色,是因为荷花荷叶只有这两种颜色。用荷花、荷叶的两种颜色来概括女郎之美,以荷叶、荷花之美来覆盖、同化女郎之美,省去具体的描绘。第二,在于语言。首句在“荷叶罗裙一色”后面来了一个“裁”字,这就有了人文的意味。这个“裁”字,并不是随意的,有着“裁剪”的潜在意味。荷叶是自然生长的,罗裙才是有意设计的。这就用罗裙同化了荷叶的美。“芙蓉向脸两边”后面来一个“开”字。本来,只有荷花才能开放,而在这里,就暗暗地用芙蓉开放同化了女郎的容貌。两个动词具有很强的相互同化性,把本来鲜艳的色彩冲淡了。问题四:接下来“乱入池中看不见”,说的是

7、什么意思呢?请说说看。明确:说的还是同样一个意思,女郎像荷花一样美,二者几乎分不开来。这一句之所以有味道,还因为,对于上面一句来说,这是一个延续,一种强调。因为二者一致,所以很容易混同。但如果仅仅是这样,这一句就浪费了,因为没有在上一句的基础上提供新的信息。绝句的第三句,在情感上,在节奏上,是需要转折一下的。元朝人杨载,把这个意思说得很彻底,说是“宛转变化工夫,全在第三句”。王昌龄号称“七绝圣手”、“诗家天子”,在绝句第三句的处理上,修养是很高的。这里,他默默地安排了一个“乱”字,提示不是一个女郎,而是一群女郎。不是静态的,而是活跃得很,活跃到给人以“乱”的感觉。本来应该是十分显眼的,怎么会看

8、不见?这个“乱”字,和“看不见”是一对矛盾,也是一个转折,一个层递的进展。既然是乱,就应该看得很分明。但是,还是看不见,这就说明,女郎和荷花之美是如何的交融了。看不见了,美得和荷花一样了,文章已经做到极点上了,还有什么可说的?问题五:“闻歌始觉有人来”这一个诗句的好处何在?请说出你的理解。明确:唐诗归说:“从乱字,看字,闻字,觉字,耳、目、心三处说出情来。若直作衣服容貌夸示,则失之远矣。”(陈伯海主编唐诗汇评上,浙江教育出版社,438页)但这只是一种感觉,还谈不上理性的阐释,是需要发展一下的。从视觉来说,看不见,是因为二者美得分辨不清。第四句,妙处在看得见的美,又为另一种美所转换,那就是歌声,

9、听觉的、看不见的美。这种听觉之美比之视觉之美,更富于想像性,更具有延续性。荷花是不会唱歌的,但从美好的声音中,却能想像美好的人。在结束句中,构成一种不结束之感。二、学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1学生朗读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感知本诗所表达的思想内容。2指名(23名)学生说出对本诗内容的理解。3其他同学对以上同学的意见进行评价。4教师对以上同学的发言进行总结,并说出自己的理解。参考意见这是一首描写西湖六月美丽景色的诗,这首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典范作品。诗人在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诗人的中心立意不在畅叙友谊,或者纠缠于离愁别绪,而是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的眷恋。诗人开篇即说毕竟

10、六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四时相同,这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说明六月西湖与其它季节不同的风光,是足可留恋的。然后,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惊采绝艳的画面:翠绿的莲叶,涌到天边,使人感到置身于无穷的碧绿之中;而娇美的荷花,在骄阳的映照下,更显得格外艳丽。这种谋篇上的转化,虽然跌宕起伏,却没有突兀之感,相反,更加显示了作者驾驭文字能力的奇绝和构思的巧妙。5诗歌鉴赏问题一:你觉得这首诗和王昌龄采莲曲所抒写的内容有什么异同?明确:这首绝句和王昌龄采莲曲一样,核心意象也集中在莲花荷叶上面,但是与王昌龄的那首有两点不同。第一,王昌龄的采莲曲是借荷花莲叶衬托美人,而这里却单纯是写景色

11、之美好。第二,王昌龄的采莲曲,在感觉、情绪上有多重曲折,而这一首,则单纯得多。问题二:就整首来说,就是一个画面。只是在引出这个画面之前,先用一个强调句式,来引起读者的关注。那么,这个诗句中哪一个词是表示强调的呢?它的效果如何?请说出你的理解。明确:陆志明先生在分析这首诗的时候这样说:“按一般语序,这十四字当为西湖六月中风光,毕竟不与四时同。诗人将毕竟提前,一是为了协调平仄;但是主要是为了强调风光不与四时同的特定地点,(西湖)与时间(六月)。同时由于修饰词(毕竟)远离被修饰的词(不同),又便于形成一气贯穿的语势,恰恰符合触目兴叹即兴吟成的口语化。”(宋诗鉴赏词典,xx年,上海辞书出版社,1088

12、1089页)这个说法是很精彩的,因为这两句所面临的任务是,在提供美好画面之前,先作一番情感的提示,作情绪的动员。既然这样,这两句就不宜作视觉形象的描绘,否则,四句都是视觉形象的画面,是很难讨好的,因此这开头两句被诗人安排为直接抒发情绪的句式。又因为是直接抒情,所抒发的又不是一般的感情,而是强烈的感情。感情的力度,决定了句式的强调。“毕竟”是一个强调语词,还要在语序上再强化一下,于是“毕竟”就被调到前面一句的开头了。问题三:对于“风光不与四时同”,陆先生提出,“风光不与四时同”中,“六月属夏,六月中的风光只能与春秋冬有异,岂能与四时不同?”因此他以为:“这正如四季如春的成语一样,是一种约定俗成的

13、说法,不可拘泥于字面。四时在这里,只是泛指其它季节。”这个说法,你同意吗?请说出你的理由。明确:似乎还有商讨的余地。这句话的好处,不在约定俗成,特别不是日常口语的约定俗成,而是一种特定的强调,它所强调的不完全是陆先生的所说的“毕竟”,而是“不同。”不但与春夏冬不同,而且与夏,与六月(不是西湖的六月)也不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语言当然是一种约定,但这样说法的好处,却恰恰在不俗成。问题四:陆先生说:“莲叶接天,荷花也是接天的;荷花映日,莲叶当然也是映日的。同样的道理,莲叶既无穷又别样,莲花也别样又无穷。” 他提出其中的“互文关系”,是有见地的。陆先生还指出,互文,“是古代汉语的一种修辞格式。”你能

14、举出古代诗歌中运用互文的诗句吗?请说出来,并指出它的艺术效果。明确:一,互文在古代诗歌用得比较普遍,如,秦时明月汉时关,春花秋月何时了,主人忘归客不发,等等。二,这种修辞方法的好处是,精炼,避免重复,而且结构对称,读来铿锵。参考译文毕竟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它季节确实不同。莲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5在理解了诗歌的大意之后,请学生再次朗读全诗,加深对诗人所表达的情感的体会。6在此基础上背诵全诗。(三)布置作业阅读并背诵苏幕遮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学习苏幕遮;2梳理荔枝图序文面的意思。教学过程一、学习苏幕遮。1检查苏幕遮的背诵。2指名(23名)学生说出对本诗内容的理解。3

15、其他同学对以上同学的意见进行评价。4教师对以上同学的发言进行总结,并说出自己的理解。参考意见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段落极为分明。起笔写静境,焚香消暑,取心定自然凉之意,或暗示在热闹场中服一副清凉剂,两句写境静心也静。三、四句写静中有噪,“鸟雀呼晴”,一“呼”字,极为传神,暗示昨夜雨,今朝晴。“侵晓窥檐语”,更是鸟雀多情,窥檐而告诉人以新晴之欢,生动而有风致。“叶上”句,清新而又美丽。“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则动态可掬。这三句,实是交互句法,配合得极为巧妙,而又音响动人。清圆的荷叶,叶面上还留存昨夜的雨珠,在朝阳下逐渐地干了,一阵风来,荷叶儿一团团地舞动起来。词句炼一“举”字,全词站立了起来。动景如生。这样,我们再回看一起的“燎沉香,消溽暑”的时间,则该是一天的事,而从“鸟雀呼晴”起,则是晨光初兴的景物,然后再从屋边推到室外,荷塘一片新晴景色。再看首二句,时间该是拖长了,夏日如年,以香消之,寂静可知,意义丰富而含蓄,为下片久客思乡伏了一笔。下片直抒胸怀,语词如话,不加雕饰。己身旅泊“长安”,实即当时汴京(今开封)。周邦彦本以太学生入都,以献汴都赋为神宗所赏识,进为太学正,但仍无所作为,不免有乡关之思。“故乡遥,何日去”点地点时,“家住吴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