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除法说课稿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9753563 上传时间:2024-02-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6.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数除法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分数除法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分数除法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分数除法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分数除法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分数除法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数除法说课稿(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分数除法说课稿(通用 4 篇)分数除法说课稿(通用 4 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 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 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提供的分数除法说课稿(通用4 篇), 欢送。在改编成求每盒重多少千克的问题情境下,引出相应的三个除 法算式:013003=100 (克)=0.1 (千克)020.33=0.1 (千克) 033/103=1/10(千克) 并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比拟,从而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 数、小数除法的意义相同。3练习:1217=2042.81.5=4.22/34=8/320412=()4.21.5=()8/34

2、=() 20417=()4.22.8=()8/32/3=() 在前两步理解意义的根底上,及时安排相应的稳固练习。分别 是三种形式的乘法算式,不计算直接写出相应除法算式的商。如: 2/34=8/3,8/34=(),8/32/3=()(二)自主探究,掌握算法。 第一步:教学 4/52 1.创设问题情境:没有的乘法算式,你还会计算4/52 这道分数 除法吗?01 鼓励尝试计算;02组织全班交流;(预设学生反应):方法 A.因为 22/5=4/5,所以 4/52=2/5这是受刚刚所学除法意义的影响,迁移而来;方法 B4/52=42/5=2/5大局部是看到4与2 的倍数关系,想当然的在计算;可能小局 部

3、能从数的组成进行解释。方法 C4/52=4/51/2=2/5课前预习过;但能说清为什么的恐怕很少。2引导理解方法 B 和 C。01 师:4/5 里面有()个()/(),2 表示平均分成两份, 每份有()个()/();02师:在长方形里折一折,涂一涂,再来解释两种方法。03 师:还有不同的分法吗?在先请学生进行解释的根底上,引导思考:4/5 里面有()个 ()/(),2 表示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有()个()/();在局 部学生有所感悟的根底上,引导学生进一步验证,根据课前提供的 五等分的长方形纸片,要求学生折一折、涂一涂,再来进行解释。由于已经将长方形纵向五等分,因此从直观上很容易理解方法B。再进

4、一步启发:还有不同的折法吗?鼓励学生寻求不同方法,比 方说横向折,沿对角线折等等;通过这些折法的体验,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不管怎么折,只要 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始终是它的12,也就是说始终可以将2 转化为 乘以 1/2。第二步:教学 4/531初步比拟:你觉得哪种方法好?2尝试计算 4/53;(要求先折一折,涂一涂,再计算)(课前提供五等分的长方 形纸片)反应,追问:O1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的1/3?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怎么 计算?02为什么不选A或B这两种方法?从中说明方法C比A和B 相比有什么优点?首先请学生对两种方法进行初步比拟:你觉得哪种方法好?这 时并不急于统一思想,转而请学生计算 4

5、/53。也要求根据课前提供 的五等分长方形纸片先折一折,涂一涂,再计算。然后进行反应,并引导思考:01 平均分成 3 份,每份是 4/5 的(1)/(3)?求一个数的几 分之几怎么计算?02 为什么不选 A 或 B 这两种方法?从中说明方法 C 比 A 和 B 相比有什么优点?此时通过比照和思考,应该说对方法 C 已经有了较为深刻的认 识。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学生被动承受老师授予的知识, 也不是知识的简单积累,它是学习者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重组,是学 生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一开始初步比拟哪种方法好,学生此 时并没有什么感觉;而体验 4/53 的求解过程,使学生自觉的在心里 进行了比拟,也

6、就是主动的开始建构认识,这时的理解是较为深刻 的理解。第三步:实验与验证1师:其它这样的分数除法的计算是不是也和刚刚两题一样 呢?在理解例题的根底上,抛出一个疑问:其它这样的分数除以整 数的计算是不是也能将除数转化为乘以它的倒数呢?从学生的思维 历程看,这真是一波刚平,一波又起。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并产生 要进行实验和验证的动机。然后根据课前提供的空白长方形纸条组 织学生开展研究,并组织开展同伴间的交流。现代认知理论认为:感知只有经过一般化的检验,才能上升成 为知识。开展实验与验证符合从特殊到一般的需要,而且还是学生 主动的、内在的需要,这无论是对理解掌握算法、还是对培养良好 的数学思维习惯,都

7、有积极的意义。2反应交流。归纳:(一般化计算方法)用符号表示:AB二A1/B观察:(形式上看)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最后,组织进行反应,得出最后结论,并引导学生将一般化的 计算方法用符号化表示。这里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包 括之后的引导学生观察,(形式上看)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其目 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促进更好的理解。现代教学论认为: 数学课在经历了感性交流和实践探索以后,应该在数学层面上形成 对知识的客观性及其本质的更为深刻的理解,从而形成科学的态度 和严谨的思维。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的分数 除法单元中的例1 和例 2。例1 是分数除法的意义认识,例

8、2 是分 数除以整数的计算。在这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除法的意义和分 数乘法的意义及计算,而本课的学习将为统一分数除法计算法那么 打下根底。例 1 先是整数除法回忆,再由 100 克=1/10 千克,从而引出分 数除法算式,通过类比使学生认识到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 意义相同,都是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 算。例 2 是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教学,意在通过让学生进行折纸实 验、验证,引导学生将图和式进行对照分析,从而发现算法,感悟 算理,同时也初步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根据刚刚对教材的理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2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

9、计算原理,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 进行计算。3经历观察、猜测、实验、验证和归纳的过程,感受数形结合 的思想方法,并从中开展抽象思维能力。本课的重点是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 法;本课的难点是分数除法一般算法的理解。这是因为要将除以一 个数转化为乘以它的倒数,在运算形式上由除法转化为乘法,变化 较大,而学生往往由于思维的定势,一时不容易承受。所以本课的 关键是如何引导学生在实验和验证中自主体验和感悟。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必须贯彻以学生为主体,坚持 启发与发现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大胆猜测,动手实践, 在体验中、在交流中发现规律。学习方法上强调以探究学习法为主。认知

10、结构理论告诉我们, 学习是学生积极主动的内化过程。只有通过主动参与获得的知识,才是有意义的。因此,在重难点的学习上,通过折纸实验与验证,数形结合,从而实现真正的理解。(一)类比迁移,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1乘法意义对照。(出示 3 盒标注 100 克的水果糖)问:共重多少千克?这个问题的提法比教材中略有不同。教材中是先提问:共重多 少克?借此引出整数乘法、整数除法算式,然后通过100 克=1/10 千克引出相应的分数乘除法。根据我以往教学的经验,这样的处理 不少学生在类比迁移时有一定的障碍,并不容易实现。而在问题中直接以千克为单位,首先因为问题更有挑战性而能 更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其次还能引出三

11、种形式的算式:O1整数形式:1003=300 (克)=0.3 (千克)02小数形式:100克=0.1千克;0.13=0.3 (千克)03分数形式:100克=1/10千克;1/103=3/10(千克)这样的处理不仅有利于学生系统建构整个乘法的意义,而且, 还能促使学生自然而然的把分数除法意义与整数除法、小数除法意 义统一起来。这样一来,接下去的理解就显得水到渠成啦。2除法意义对照。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力图表达“尊重学生,注重开展”,强调以 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性,本节教学内容分 数除法中的解决问题,问题情境的数量关系表现为一个数的几分之 几是多少,要求这个数,这样的的实际问题,与

12、分数乘法中求一个 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即数量关 系相同,区别在于数与数交换了位置,因此我有意识地采用多种活 动方式,让学生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开展的过程,尝到发现数学的滋 味。在学习了分数乘法的根底上,孩子们对分数的运算有了一定的 掌握,计算能力的日益提高,也使得孩子们有更深一步探求的欲 望,因此,利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开展本节课,培养学生发现 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根 本技能。根据上述对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的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 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根底知识目标:使学生学会掌握简单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解法, 能熟

13、练地列方程解答这类应用题。根本技能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 应用意识。根本思想目标:在充分利用教材情境引导学生学习分数除法的 同时,渗透数形结合、建模、迁移等数学思想。根本活动经验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树立能 够学好数学的信心。根据教材内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弄清单位“1”的量, 会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确定为本节的教学重点;把掌握分数除法应 用题的解题方法确定为本节的教学难点。通过以下的方法让学生亲身体验合作的成功和愉悦。1观察发现法,通过观察电脑课件中国王的故事的演示,突出 单位“1”这一重要知识点。2尝试发现法,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互相讲解自己的

14、 方法和见解,自己去列式,在尝试的过程中发现问题。3动手操作法,通过动手画线段图,感受文字与图形的转化统4最后运用概括总结法让学生概括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依据本节课教材知识结构及小学生认知开展的规律,实现“尊 重学生,注重开展”的教学理念,围绕教学目标,我把本节课的程 序安排如下四个环节。第一环节:引导学生“说”在这里我设计了一个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国王给大臣出了一 个有趣的数学问题,你能来解决吗?皇宫里的水池是有多少桶水组 成的?”学生交流汇报,说一说自己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通过这 个问题实际的解决方法引出根据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的问题。从而引出例题。第二环节:帮助学生“悟” 解

15、决第一个题: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分下面四个步骤进行。1理解题意,找出题目中所涉及到的量。2根据题目中的量,寻找其中的等量关系式。3尝试绘制线段图。4根据等量关系式尝试列试解答。以上四个步骤都是在学生进行讨论交流的前提下,然后指名汇 报,同时我利用课件演示出完整的过程,最后让学生概括出解决问 题的思想方。解决其他问题如果说解决第一个问题由教师的扶到学生的悟,那么在解决这 一问题时,我完全做到放,让学生通过自己刚刚的发现,独立去完 成这一问题。(设计意图:讨论交流、合作探究、自主发现的学习方式越来 越引起教师的重视,这样的学习方式出现在课堂上,调动了学生的 多种感观,为学生的全面开展,特别是学生个体人格的开展,创造 了适宜的环境条件。)第三环节:组织学生“用”本节练习我以“谁是数学小能手”的形式,根据不同学生的不 同特点,呈现了我精心设计的,层次不同的,由浅入深的四个问题 情境。(设计意图:学生在以上合作探究的根底上,已初步建立把文 字转化成图形的思想方法,这几道题的设计目的是给学生提供难易 适宜的思考空间,让每名学生都体验到学习数学成功的喜悦。)第四环节:指导学生“想”通过这节课的分析与讲解,请学生思考我们遇到此类的问题该 如何入手,该找出其中哪些有用的信息,该怎样发现其中的问题, 该如何进行分析和解决。分数与除法是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