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管理学真题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9750415 上传时间:2024-02-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5管理学真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05管理学真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05管理学真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05管理学真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05管理学真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05管理学真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5管理学真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5 年管理学真题一、填空(本题共 5分,每小题满分 8 分)1、管理程序学派的管理定义中,认为任何管理人员都需完成计划、组织、人事、领导、控 制,且认为管理关系到生产率,意指效率和效益。2、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泰罗、法约尔、韦伯,它们的代表理论分别是泰罗 的“科学管理理论” 、法约尔“行政管理理论” 、韦伯“官僚制管理理论” 。3、管理科学学派提倡无限理性准则下的最优化决策,而决策论学派则主张的是有限理性准 则下“比较满意”或“令人满意”决策。4、儒家的管理模式是德治教化、修身治国,其社会化组织方式则是内仁外礼和执中求和。5、所谓组织7S架构”,就是用架构企业组织的七种要素,

2、它们是策略( strategy)、结构(structure)、制度(systems)、作风(style)、人员(staff)、技巧(skills )、共有价值观(shared values)。二、阅读理解(本题满分 35 分) 我们把管理人员为完成管理任务所从事的实际管理工作成为管理实务。 按是否具有明确 的管理程序和操作步骤,可以把管理事务区分为程序性与非程序性管理实务。根据管理程序学派的观点, 管理的基本程序就是有管理职能所构成的程序。 这个程序是: 计划组织人事领导控制。 该学派认为, 管理的基本程序是架构一切管理活动的基础, 或者说是任何管理活动都少不了的管理程序。然而,面对复杂多变、

3、动态无序的社会现象,过分强调按程序的常规管理是不现实的。 人们容易胜任常规管理, 但经常不能有效的处理突发问题, 也不会利用面临的机会。 所以管 理人员是否具有胜任工作能力的考验,大部分来自上述情况的有效处理。这时候,因“无理可依、 无章可循”,管理人员大都只能根据头脑所贮存的知识(主要是经验) 、过去处理类似 问题的现成模式,按其独有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进行工作。我们把这些无明确工作程序, 较多的凭借个人所掌握的知识主要是经验, 带有强烈 个性特征的管理实务工作,称之为非程序管理实务。社会不断变化发展, 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有一个发展过程。因此, 作为管理从经验走向科学整体过程的一个环节, 非程

4、序性管理实务总是客观存在的,它与程序学派管理实务相依相存在人类社会的各种管理实践之中。 但在任何情况下, 我们提倡管理实务科学性的同时, 也 强调提高非程序性实务的工作质量; 提倡提高管理人员认识世界理性能力的同时, 也强调对 管理人员认识世界悟性能力的培养。为此有:基本命题 I 管理人员遇到需迅速解决的问题,在“无理可依、无章可循”时,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将 是“科学人”(依靠科学知识工作的人)和“经验人” (依靠个人经验工作的人)的综合。他 们将主要依靠个人所掌握的科学知识与个人经验、 按其自身已经习惯化了的工作方式为解决 问题而做出决定。 所以提高管理人员处理非程序性实务能力的重要方面,是对

5、他们作出决定的准确性的提高。 管理界存在着一种流行的观点: 使用科学方法将比使用经验方法有更高的 管理准确性。其实, 管理是一种最普遍的社会现象,人们对它还认识的不很清楚,现今的管理知识体系(甚至包括那些被戴上科学桂冠的管理理论在内)尚处于一种包融科学、艺术、 理性知识、个人经验,甚至是包融真理与谬论的混沌状态。因此,多数管理方法,它们既 不是纯科学、 也不是纯经验的方法。 这些管理方法大都是一种既具科学特征又带经验成分的 “半科学半经验”方法。基本命题 II 除不断增长知识和经验以外,管理人员提高处理非程序性管理实务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掌握各种具有以下特征的、处理非程序性管理实务的“半科学一一

6、半经验”方法:能充分使用有关科学知识; 能有效的挖掘资深者的个人经验; 方法本身包含克服个人经验片面 性的技术和手段。阅读上文后回答问题: 该文所包含的主要观点有哪些?你是否同意?理由何在?请举例说明 之。分析: 今年的阅读理解文章给的比较长, 其中渗透的观点也比较多, 主要是管理程序学派的 观点,还有策略和管理原则等方面。 但是主要的观点还是在说管理并不是单纯的一门理性科 学,而是更多包含了非理性的内容,甚至是超理性的内容,特别是遇到非例行问题的时候, 因为我们的社会就是动态无序的。文后一共问了四个问题,要相互对应。参考答案:1、本文所包含的主要观点有: 在管理程序学派看来,管理就是设计并保

7、持一种良好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的 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作为管理人员,需完成计划、组织、人事、领导、控制等管理职能。 在决策论学派看来,在讨论到管理决策技术时候,决策可以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 序化决策。 决策论学派把一个组织的全部活动分为两类: 一类是例行活动, 一类是非例行活 动;例行活动采用程序化决策方法,非例行活动采用非程序化决策。 例外原则。人们能够胜任常规管理,但是管理人员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处理例外 的问题,例行的问题应该交给下属去完成。 每个管理人员都有自己独特的管理哲学。所谓管理哲学,主要是包括管理人员对待管理的种态度、 思维方式和一般价值观念。管理知识体系是一种包融科学、艺

8、术、 理性知识等,甚至是包融真理与谬误的混沌状态,并不是全靠理性的科学方法。 对于管理原则,不同的管理人员都有自己所独有的、习惯使用的管理原则。在使用管理原则,要注意尺度,这是很难掌握的艺术,它主要不是靠理性思维,而是靠智慧、经验 和判断。因为人是有社会属性的,人性是复杂的,要因“人”实施“管理”。2、我同意以上观点。3、我同意的理由如下: 管理程序学派的主要观点之一是用管理职能组织管理知识。该学生派主张按管理职 能组成一个具有延续性和可扩展性的理论框架, 以便把各种管理知识安放到此框架内。 从而 形成了一个恢宏的学派, 当然这个管理学派框架并非完美, 比如把不同的管理学派知识按照 程序组织到

9、一起难免有矛盾和冲突的地方, 但大的方面来说还是提供了一种对待管理科学的 方法。 社会事物是复杂多变和动态无序的。我们在管理活动中,有很多理例行问题,也有很多非例行问题。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每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但是社会潜藏了无限的经济因素, 我们怎么以有限对付无限呢?把例行的问题程序化, 这样管理人员只需要关 注例外问题, 或者在例行问题上少花时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解放了我们管理人员。 所以例行活动采用程序化决策方法,非例行活动采用程序化决策。 但是过分的强调程序化的常规管理是不现实的,昨天和今天的同样一个问题都是有 不同点的。 但是一般管理人员都能处理常规问题, 但经常不能很好的

10、处理突发问题。 其实在 有的时候突发情况不一定都是坏事, 往往也蕴藏着解决的种子。 所以管理人员在看到突发事 件,不应该当成一件坏事, 应该把它看成是一个机会。 但是管理人员在处理这些突发问题的 时候, 以前没有遇到过, 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 这个时候就需要凭借个人所掌握的知识和 主要是经验来处理这些突发问题。所以在很多时候,管理人员都应该是“科学人”和“经 验人”的结合,有时左一点,有时右一点。4、案例在让舒尔茨的直觉一一管理和决策中的超凡智慧一书中有很多描述。例如:苹果公司总经理斯卡利讲到: “我往往依靠右脑做决定,全凭直觉。就像一个船员可以 闻到空气的味道预测暴雨的来临, 我往往擅长嗅空

11、气的味道, 而预知何时能制定公司发展的 正确路线,或者进行一次大的投资。 ”这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苹果的总经理说他做决策的时 候是凭直觉, 因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 很多时候经过分析得出的看似精确地数据不一定 有效, 他做决策靠的是一个成功商人特有的商业嗅觉。 所以一个优秀的管理人员, 不是看你 处理常规性问题的能力, 而是处理非程序性管理实务的能力, 而这种能力往往不是靠科学知 识而是靠个人经验。备注:这个题主要想要你说明的是我上面主要观点的,前面两个可以不说。重 点要讲出管理中很多是非程序问题,这些非程序性问题的解决往往给企业带来更大发展机 遇,而这些非程序问题的解决往往不依靠科学知识而是

12、依靠决策人个人经验。三、案例分析(本题满分 35 分)某企业是国内著名的民营企业,近二十年来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其总裁A 则是闻名内外的企业领袖。现举其二三事如下以供分析。浪费奖A 为解决企业技术开发上的“浪费”问题,使研发人员牢记“从对科研成果负责转变 为对产品负责”这句话, A 使用了以下措施:把库房里呆滞的物料打成一个个包,发给研发人员作奖状,每人一个包拿到市场去卖; 过春节时要求中研、 中试和电气研发人员去拜访客户, 每小组发一个录音机, 带回录音以便 让全体研发人员听听客户是怎么样骂他们的;要求把用户中心人员出差用过的飞机票, 打成一个个包, 再发给研究人员作奖状, 让他 们拿回家去对

13、家人说是自己的浪费奖。送皮鞋1996 年底, A 在听取生产计划、销售计划工作汇报后,认为企业内的知识分子有“闭 门造车” 之嫌,为了鼓励员工们继续走与工农兵相结合的道路, 走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路线, 便当即表示,要送给主管生产的 M 和主管销售计划的 N 每个人一双新皮鞋,希望他们和 公司所有干部职工继续深入实际,到生产的第一线、到群众中去,仔细调查研究, 认真摸清基层实际,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第二天,主管生产计划的 M 果真接到总裁办公室送去一双皮鞋。当时, M 真感到委 屈,但他认真反思后,发现自己真的错了,必须改正。问题:这是总裁 A 管理中的点滴小事,请你从管理转型角度讨论总裁 A

14、 对待员工态度之 是是非非。分析:本案例中的国内知名的民营企业就是华为,总裁 A 就是华为的老总任正非。我想华 为的名字大家应该不会陌生, 现在中国最优秀的民营企业, 主要是做通讯产品路由器, 每年 把营业额的 10%投入做研发,可以令思科和贝尔实验室感到威胁,海外市场做得很不错, 这两年估计可以跻身世界 500 强了。其老总任正非也是个很奇怪的人,在管理上很有一套, 有很强的人格魅力。 当然, 华为和它的总裁任正非也有很多让你非议的地方。 注意本题问题 的几个关键词: “管理转型角度” 、“对待员工态度” 、“是是非非”。注意最后的落脚点在 “是” “非”。说明什么?说明总裁 A 的做法有好

15、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至少出题者是这样认 为的。大家有时间可以看看华为基本法 ,周三多那本书上好象有。参考答案:(1)当代世界存在着两股社会转型: 一股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从工业社会向后 工业社会的转型; 另一股则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 的转型。( 2)所谓管理转型乃是指管理组织、 管理主客体、 管理行为以及人们对待管理的总态度、 思维方式和一般价值观等方面的重大变革。 (因此,管理转型必然带来管理的目的、任务、 手段和方法等的重大变革。 )这里( 1)( 2)是在摆知识点,告诉老师这个我掌握了( 3)浪费奖是总裁 A 为了解决企业技术上的“浪费”问题

16、,让研发人员记住,研发人 员的任务是把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但是这个产品是要让客户满意,对客户有价值的产品。 如果同样是花了时间经费把科研成果转化成了产品, 而这个产品不能达到客户要求或者不能 让客户满意,那就是一种浪费,不仅是科研经费上的,还有人力和时间上的投入。总裁 A 给研发人员发浪费奖其实是通过另外一种途径来告诉研发人员,由于你们工作上的不尽完 美,给公司造成的损失都在这里,你们自己看看吧。但是总裁 A 是别出心裁的用了这样一 种方式告诉员工, 与以往很多企业的做法很不一样。 不像有的企业开大会, 要表彰要处罚等 等形式。 其实这种形式有好有坏, 就看员工能不能接受这种方式, 但是这种方式还有一个潜 在作用,激励研发人员更好的去领悟客户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