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5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试题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9749391 上传时间:2024-01-1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2005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全国2005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全国2005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全国2005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全国2005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2005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2005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试题(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2005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试题课程代码:00267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8分)1我国于1982年进行的全国人口调查属于()。A普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个案调查2主张在宏观层次上通过大量样本的调查和统计来研究社会现象的是()。A人文主义B实证主义C系统论D马克思主义3归纳推理是()。A从个别到一般B从一般到个别C从理论到实践D从抽象到具体4最普遍、最常用的信度检查方法是()。A复本信度B再测信度C折半信度D经验信度5在下列抽样方法中,属于非概率抽样的是()。A定额抽样B分层抽样C

2、整群抽样D多阶段抽样6抽样误差主要取决于()。A调查的可靠性B样本的大小C精确度的高低D总体的异质性7与概率抽样相比较,非概率抽样的缺点是()。A无法保证样本的代表性B抽样费时费力C缺乏目的性D调查不明确、不深入8下列做法中,符合问卷问题排列原则的是()。A不太熟悉的问题放在前面B要按逻辑顺序排列C先问开放性问题D先问背景材料问题,后问行为问题9在论述的语言方面,学术研究报告与普通调查报告相比()。A完全一致B完全不同C更加大众化D更加严密10一般来说,在进行有结构观察时,研究者的观察项目是()。A流动的B多变的C静止的D固定的11对于统计资料的审核,要特别注意指标的计量单位是否()。A简化B

3、明确C相同D准确12不能对照事实重新审核的资料是()。A观察资料B问卷资料C访问资料D文献资料13在详析模式中,检查两个变量间的关系的最重要最系统的办法是()。A区间估计B因果分析C回归分析D引入第三变量14能使两变量关系具体化的变量是()。A内含变量B抑制变量C中介变量D外在变量15历史比较法()。A是一种横向比较法B常用于微观社会研究C是一种纵向比较法D是一种定量分析法16在修辞方面,研究报告的写作同文学作品相比()。A一样需要修辞B比较强调修辞C不太强调修辞D完全不注意修辞17在调查研究中,理论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关系是()。A相互制约B互为因果C相互对立D相互联系18在调查报告中提到作者时

4、,一般应使用()。A第一人称B复数人称单词C第二人称D第三人称或非人称代词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6分)1适用于统计调查的具体方法有()。A现场观察B文献法C座谈会D问卷法E量表法2因果分析方法主要有()。A求同法B求异法C求同求异法D剩余法E共变法3实地研究包括下列哪些类型?()A社区研究B蹲点调查C个案研究D抽样调查E参与观察4选择正确的分类标志,需要遵循的原则的()。A从实际出发的原则B从反映现象本质的需要考虑C根据具体的历史条件D坚持穷尽性和互斥性的原则E从研究目

5、的出发5社会测量的作用在于()。A通过测量制定调查指标B准确地描述事物的类型性质、状态C进一步对概念进行操作化D对事物之间的差异进行精确度量与比较E把研究假设与具体的经验现象联系起来6整群抽样的特点是()。A适用于界定不清的总体B把性质相同的划在一群之内C节省人力、物力D样本分布不均匀E样本分布均匀7采用非概率抽样的情况有()。A初步探索的调查研究B在要控制抽样误差的情况下C总体边界不清D为了保证抽样的信度和效度E研究特定对象的需要8访问程序中,“进入访问”包括()。A在实地访问之前,要与有关方面联系,获得允许,争取合作与支持B请求及第一批问题组成C与调查对象建立融洽的关系,消除其顾虑,营造调

6、查的气氛D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E提出第一批问题,切忌问题提得大而复杂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社会调查研究根据调研任务的性质,可以划分为_和应用性。2在社会调查方法上,马克思和恩格斯主要运用观察法、访问法和_。3统计调查的程序首先是建立_。4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局限于用某类特征来分析和解释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这就犯了_的错误。5社会指标体系一般包括社会生活指标和_两大类。6访问员是访问中的中心人物,研究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访问者的_、特征和能力。7间接观察是指观察者对自然物品、社会环境、行为_等事物进行观察。8抽样调查的成功首先要求_。9社会调查常用的方法有:_、测验法、社会计量法和民

7、意测验法。10撰写调查报告时,要用简单的语言,并要用_来解释和说明。四、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1理论性调查研究是一种纯理论研究。()2二十世纪中叶是西方社会调查的数量化方法发展的最为迅速的时期。()3概念的操作化过程就是由抽象层次下降到经验层次的过程。()4社会指标体系一般包括经济统计指标。()5在对社会现象进行测量时,要尽量选择高层次的测量尺度。()6在劳动人事管理上使用最广泛的自陈测验是提供有关兴趣、活动及职业情报的测验。()7结构式观察的缺点是观察范围较小,缺乏深度和广度。()8调查资料的审核是保证调查的信度与效度的重要环节。(

8、)9在某一群体中,其收入的离散程度高,说明两极分化的程度低。()10近几十年来,采用数据资料的历史比较分析,越来越多了。()五、计算题(10分)以下是某研究所2001年度全部职工的收入情况,请计算其标准差。序号不同职工的收入(万元)X人数(f)122184268366482合计22六、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1分)1实地研究有什么特点?2问卷中问题和答案的设计有哪些形式?3简述访问过程中始终要做到的态度及基本要求。七、论述题(15分)什么是信度和效度?其意义何在?下面是余秋雨经典励志语录,欢迎阅读。 不需要的朋友可以编辑删除! 关于年龄1.一个横贯终生的品德基本上都是在青年时代形成的,可惜在那

9、个至关重要的时代,青年人受到的正面的鼓动永远是为成功而搏斗,而一般所谓的成功总是带有排他性、自私性的印记。结果,脸颊上还没有皱纹的他们,却在品德上挖下了一个个看不见的黑洞。2.我不赞成太多地歌颂青年,而坚持认为那是一个充满陷阱的年代。陷阱一生都会遇到,但青年时代的陷阱最多、最大、最险。3.历史上也有一些深刻的哲人,以歌颂青年来弘扬社会的生命力。但这里显然横亘着一种二律背反:越是坚固的对象越需要鼓动青年去对付,但他们恰恰因为年轻,无法与真正的坚持相斡旋。4.青年时代的正常状态是什么,我想一切还是从真诚的谦虚开始。青年人应该懂得,在我们出生之前,这个世界已经精精彩彩、复复杂杂地存在过无数年,我们什

10、么也不懂,能够站正脚下的一角建设一点什么,已是万幸。5.中年是对青年的延伸,又是对青年的告别。这种告别不仅仅是一系列观念的变异,而是一个终于自立的成熟者对于能够随心所欲处置各种问题的自信。6.中年人的当家体验是最后一次精神断奶。你突然感觉到终于摆脱了父母、兄长、老师的某种依赖,而这种依赖在青年时代总是依稀犹在的;对于领导和组织,似乎更贴近了,却又显示出自己的独立存在,你成了社会结构网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点;因此你在热闹中品尝了有生以来真正的孤立无援,空前的脆弱和空前的强大集于一身。7.中年人一旦有了当家体验,就会明白教科书式的人生教条十分可笑。当家管着这么一个大摊子,每个角落每时每刻都在涌现着新

11、问题,除了敏锐而又细致地体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解开每一个症结,简直没有高谈阔论、把玩概念的余地。这时人生变得很空灵,除了隐隐然几条人生大原则,再也记不得更多的条令。8.中年人的坚守,已从观点上升到人格,而人格难以言表,他们变得似乎已经没有顶在脑门上的观点。他们知道,只要坚守着自身的人格原则,很多看似对立的观点都可相容相依,一一点化成合理的存在。于是,在中年人眼前,大批的对峙消解了,早年的对手找不到了,昨天的敌人也没有太多仇恨了,更多的是把老老少少各色人等照顾在自己身边。请不要小看这“照顾”二字,中年人的魅力至少有一半与此相关。9.中年人最可怕的是失去方寸。这比青年人和老年人的失态有更大的危害

12、。中年人失去方寸的主要特征是忘记自己的年龄。一会儿要别人像对待青年那样关爱自己,一会儿又要别人像对待老人那样尊敬自己,他永远活在中年之外的两端,偏偏不肯在自己的年龄里落脚。10、某个时期,某个社会,即使所有的青年人和老年人都中魔一般荒唐了,只要中年人不荒唐,事情就坏不到哪里去。最怕的是中年人的荒唐,而中年人最大的荒唐,就是忘记了自己是中年。11、中年太实际、太繁忙,在整体上算不得诗,想来难理解;青年时代常常被诗化,但青年时代的诗太多激情而缺少意境,按我的标准,缺少意境就算不得好诗。12、一般情况下,老年岁月总是比较悠闲,总是能够没有功利而重新面对自然,总是漫步在回忆的原野,而这一切,都是诗和文学的特质所在。老年人可能不会写诗或已经不再写诗,但他们却以诗的方式生存着。看街市忙碌,看后辈来去,看庭花凋零,看春草又绿,而思绪则时断时续,时喜时悲,时真时幻。13、老人的年龄也有积极的缓释功能,为中青年的社会减轻负担。不负责任的中青年用不正当的宠溺败坏了老人的年龄,但老人中毕竟还有冷静的智者,默默固守着年岁给予的淡然的尊严。14、只有到了老年,沉重的人生使命已经卸除,生活的甘苦也已了然,万丈红尘已移到远处,宁静下来了的周际环境和逐渐放慢了的生命节奏构成了一种总结性、归纳性的轻微和声,诗的意境出现了。15、中青年的世界再强悍,也经常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