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 (2)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9744646 上传时间:2023-09-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赤壁之战 (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赤壁之战 (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赤壁之战 (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赤壁之战 (2)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赤壁之战 (2)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赤壁之战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赤壁之战 (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上册赤壁之战教学设计教材说明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节选自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七星坛诸葛祭风三江口周瑜纵火”的后面部分和第五十回“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的前面部分,有删改。 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之一。它的起因是:东吴大将周瑜率军南下想夺取江南东吴的地方,东吴大将周瑜调兵遣将驻在赤壁,与曹军隔江相对。战前双方都在做战斗的准备:曹操为了大军渡江,叫人用铁索连船,周瑜针对曹军弱点,决定实施火攻。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各种方法,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并做到有情感。 2、引导学生通过默读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认识罗贯中笔下的曹操等人物形象和了解赤壁之战的

2、生动场面,进一步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对名著的欣赏、审美能力。 3、初步学会抓住文章的前后联系,分清事物的前因后果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对此类文章的阅读兴趣,从而唤起课外阅读的热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在阅读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和合作探究能力。 4、帮助学生认识“幔、倘、聘、绛、拈、卒、堕”;会写“巡、刃、倘、聘、拈、韩、卒、舵、雌”;理解“巡哨、利刃、天助我也、士卒、决雌雄、漫天彻地、觑、拈、鏖、倘”等词语。 5、鼓励学生在课外多读一点三国演义的故事。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默读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认识罗贯中笔下的曹操等人物形象和

3、了解赤壁之战的生动场面,进一步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对名著的欣赏、审美能力。 2、初步学会抓住文章的前后联系,分清事物的前因后果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对此类文章的阅读兴趣,从而唤起课外阅读的热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在阅读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和合作探究能力。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2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默读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认识罗贯中笔下的曹操等人物形象和了解赤壁之战的生动场面,进一步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对名著的欣赏、审美能力。 2、初步学会抓住文章的前后联系,分清事物的前因后果的阅读方

4、法,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对此类文章的阅读兴趣,从而唤起课外阅读的热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在阅读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和合作探究能力。 3、鼓励学生在课外多读一点三国演义的故事。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这节课,让我们再次回到当年硝烟弥漫的古战场,看看几位英雄人物是怎样斗智斗勇的。 二、细读课文,认识故事人物。默读课文,想一想:在赤壁之战中,拥有精兵强将的曹操的神态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请把这样的语句画下来。 1、默读批注。 2、交流: (1)操笑曰:“冬至已过,安得无东南风?何足

5、为怪?” (2)操大喜,遂与众将来到水寨中大船上,观望黄盖船到。 (3)操迎风大笑,自以为得志。 (4)操笑曰:“黄盖来降,此天助我也!” (5)曹省悟,便问:“谁去止之?” (6)操叫苦连声。 请同学们浏览这六句话,提出问题: 曹操从“大喜、大笑”到“省悟”再到“叫苦连声”,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认真默读、勾画,找找其中的原因。 交流探讨,认识人物形象。 1、学习交流“黄盖假降,曹操中计”这部分。 出示: 程昱入告曹操曰:“今日东南风起,宜预提防。” 操笑曰:“冬至已过,安得无东南风?何足为怪?” 指名朗读程昱、曹操二人的对话。重点朗读曹操的话,体会反问句的语气。 从

6、曹操的话语中,你体会出曹操是怎样的一个人? (曹操对程昱的提醒不屑一顾,连用两个反问句,可见这时已经曹操傲慢轻敌。) 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二人的对话。 出示书信内容: “周瑜关防得紧,因此无计脱身。今有鄱阳湖新运到粮,周瑜差盖巡哨,已有方便。好歹杀江东名将,献首来降。只在今晚二更,船上插青龙牙旗者,即粮船也。” 指名朗读信的内容。 联系上下文,说一说这封信有何玄机?(学生思考) 学生可能会说: 带士兵粮草投降,为船里装火药打埋伏; 信中说杀江东名将,其实杀的是曹操派来诈降的将领蔡和; 信中说周瑜看防得紧,无计脱身,只在今晚二更。这样曹操不但不会起疑心,而且这样为在离曹营二里点火创造了条件,天黑不

7、易被发现。 从这封书信可以看出周瑜是怎样的一个人?(深谋远虑) 集体朗读书信的内容。 过渡语:接到信的曹操此时已是满心欢喜,迎风大笑。课文中除了直接描写曹操十分高兴,还有一处描写可以表现曹操此时心情十分高兴,同学们迅速找一找。 2、学习“亲迎黄盖,曹操兴奋不已”。 请同学朗读“操在中军遥望隔江,看看月上,照耀江水,如万道金蛇,翻波戏浪。” 读了这句话,你觉得这样的景色美吗?曹操的心情如何? 小结:看来,环境的描写可以反映此时人物的心情。曹操抬头仰望明月高悬,俯首江中翻波戏浪,迎风大笑。当听到军士报告黄盖粮船驶来,操笑曰:“黄盖来降,此天助我也!”这时,曹操心中想什么?心情如何?(兴奋不已)。

8、3、学习“火烧曹营,曹操省悟已迟”。 导语:但是,曹操马上醒悟了,为什么? 集体朗读程昱的话。 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程昱的认识。 仔细观察,细心谨慎。 导语:可惜曹操省悟已迟,黄盖在距曹寨二里水面点火,江面一片火海。 出示: 火趁风威,风助火势,船如箭发,烟焰障天。二十只火船,撞入水寨。曹寨中船只一时尽着;又被铁环锁住,无处逃避。隔江炮响,四下火船齐到,但见三江面上,火逐风飞,一派通红,漫天彻地。 自由朗读这段文字,边读边想象画面。 同桌之间交流。 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当时的情景。 出示插图,观察图画,并结合这段话中的具体词语,说一说想象到的情景。 A着火的时间短还是长?(曹寨中船只一

9、时尽着。) B火光亮到什么程度?(一派通红) C烟浓到什么程度?(浓烟封住了江面,分不出哪里是谁,那里是岸。) D曹军的士兵此时是什么样的?(曹军士兵哭喊声一片,个个丢盔弃甲,烧死的、淹死的,不计其数!) E用一段通顺的话说一说。 火光照得满天通红,浓烟封住了江面,分不出哪里是谁,那里是岸。曹军士兵哭喊声一片,个个丢盔弃甲,烧死的、淹死的,不计其数! 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3)曹操见大势已去,是叫苦连声,此时,你想对曹操说什么? 4、集体朗读第五自然段,说一说: “火攻”计策的成功实施主要有哪些关键的步骤? 从“火攻”计策的制定与实施,你对周瑜和黄盖有怎样的印象? 三、总结全文: “赤壁之战

10、”的结果验证了“火攻”计策制定的正确、实施安排的周密。而计策的制定又源于战前东吴周瑜、黄盖对敌我双方情况的正确分析,能够知已知彼、扬长避短,特别是把握了曹操的弱点(他仗着兵多将强,骄傲轻敌),利用了曹操的错误(他用铁索连船潜伏着的危机就是:一旦起火,就会火烧连营)。 在“赤壁之战”的火影刀光之中,我们认识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因骄而败的曹操,有勇有谋的黄盖,谋略深远的周瑜。 四、集体朗读诗句,回味赤壁之战: 魏吴争斗决雌雄, 赤壁楼船一扫空。 烈火初张照云海, 周郎曾此破曹公。 五、作业布置。 1、诗句采集: 魏吴争斗决雌雄,赤壁楼船一扫空。烈火初张照云海,周郎曾此破曹公。 2、片段采集: 火趁风威,风助火势,船如箭发,烟焰障天。二十只火船,撞入水寨。曹寨中船只一时尽着;又被铁环锁住,无处逃避。隔江炮响,四下火船齐到,但见三江面上,火逐风飞,一派通红,漫天彻地。 3、学完课文,你一定会被火烧赤壁的战争场面吸引。请同学们课后把三国演义找来读一读,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板书设计: 赤壁之战 (火攻) 周瑜曹操 (三万兵)(八十万兵) 黄盖假降喜接降书 趁风行船笑迎黄盖 备引火船省悟已迟 二里点火叫苦连声 伏兵追杀登岸逃走 数军合围伤亡惨重 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