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计划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9742488 上传时间:2022-08-1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计划(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计划复习是一门汉语词汇。它指的是再次学习,记住以前忘记的知识,重复你所学的,以便对它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并在你的脑海中保持更长的时间。 下列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四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方案的文章3篇 ,欢迎品鉴!第1篇: 四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方案复习内容分析1、测量: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和1吨的质量观念,并能根据实际选择恰当的单位,同时能用不同的工具和办法进行测量。2、万以内的加减法:多位数加减多位数的计算办法,包括口算、笔算和估算和笔算的验算(特别是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3、四边形:认识平行四边形,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4、有余数的除法: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笔算办法,

2、知道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5、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办法,(特别是连续进位的计算)6、时分秒: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学生能做到节约时间。7、分数的初步认识:初步认识分数的意义,会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会比拟分数的大小。8、可能性和数学广角:知道事件可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描述,知道可能性有大小;能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察看、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复习目标1、通过梳理知识点,发现各单元内容与以前所学内容之间的联系(主要有长度和质量单位、时间的认识、有余数的除法与表内除法、分数和整数的关系),初步认

3、识数学知识的系统性。2、复习后,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稳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数感、空间观念、应用意识、逻辑思维能力等得到开展,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3、查漏补缺,让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在复习阶段得到不同的开展。复习重难点1、万以内加减法中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2、有余数的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3、分数的含义。4、联系生活实际开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复习措施1、计算局部:A、口算:坚持经常练,每节课都安顿3、5分钟时间练,练习的方式尽可能的多样,如听算,视算,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同时让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运用。B、乘除法计算

4、:先要复习算理、计算法那么以及应注意的地方。重点讲解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题目。2、应用题局部:着重引导学生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并联系、比照结构相似的题目,让学生看到题目的条件。问题变化时,解题的步骤是怎样随着变化的。3、图形局部:引导学生归纳,整理,帮忙学生分清这几种图形的区别和联系。4、计量单位局部:多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学生对它们的认识和运用。5、注重在总复习阶段温故知新、拾遗补漏和培优补差。比方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6、班内的后进生,在课堂上要加强关注程度,多进行思想交流,并和家出息行沟通,最大限度地转化他们的学习态度,争取借助期末考试的压力,让这局部学生有所进步。7、整理出易错题让学生

5、在分析、讨论和交流中,进一步提高对原有知识的认识。8、分析历年的试卷,把握出题方向,针对本班实际情况有的放矢的进行复习。第2篇: 四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方案一、二轮复习目标定位:以?省普通高中数学课程规范教学要求,20_年?考试表明为指南,通过强化高中数学主干知识的复习,整理知识体系,总结解题规律,从而到达形成良好知识网络、掌握通性通法、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掌握一定的应试技巧的目标。第二轮复习承上启下,是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促进灵活运用的关键时期,是促进学生素质、能力开展的关键时期,因而对讲练、检测等要求较高,第二轮复习的思路,目标和要求。具体地说:一是要看教师对?考试表明、?考题理解是否深透

6、,研究是否深入,把握是否到位,明确“考什么、“怎么考。二是看教师讲解、学生练习是否体现阶段性、层次性和渐进性,做到减少重复,重点突出,让大局部学生学有新意,学有收获,学有开展。三是看知识讲解、练习检测等内容科学性、针对性是否强,使含糊的清晰起来,缺漏的填补起来,杂乱的条理起来,孤立的联系起来,让学生形成系统化、条理化的知识框架。四是看练习检测与高考是否对路,不拔高,不降低,难度合适,效度良好,重在根底的灵活运用和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办法。二轮复习是对教师的教学水平,研究水平的大检阅。二、第二轮复习的形式和内容、策略和要求1、形式及内容:1.以自己编制的教学案为复习的蓝本,分专题的形式,具体而

7、言有下列八个专题:1函数与导数;5课时此专题函数和导数、应用导数知识解决函数问题是高考重点,特别要注重交汇问题的训练。对二次函数的复习要到达一定的深度。2三角函数、平面向量和解三角形;2课时此专题中平面向量和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三角变换是重点。3数列;4课时此专题重点是等差等比数列内在联系,同时也要注意数列与其他知识交汇问题的训练。4立体几何;2课时此专题注重点线面的关系,论证平行与垂直问题的通性通法。5解析几何;4课时此专题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是重点,研究一些定位置、定值问题,突出直线和圆及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的解决。6不等式、推理与证明;2课时此专题中解含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及根本不等式

8、是重点,注重不等式与其他知识的整合。7概率与统计;2课时此专题中古典概型是重点,熟练掌握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的求法,方差与冀望的计算。8思想办法归纳。4课时四大数学思想要渗透到每一节教学中,在本专题中集中进行归纳梳理。2.策略:专题复习与综合训练相结合;每天复习专题时,当天的作业与之匹配,题量9题,其中有一题为提优训练并给出答案,功能是及时稳固,每周二限时作业、周四的60分钟训练、周周练主要是综合练习,其中本周内容占30%左右,70%局部要一个学期整体规划自成体系。周二、周四的训练定位为中档题强化,每次讲评不超过20分钟,周周练定位为综合能力提升、考试心理与耐力训练,难、中、易比例为4:4:2,讲

9、评不超过60分钟,教学案及配套作业是二轮复习的主线,周二、周四、小题训练、周周练为副线。主副线各自自成体系。其中副线是避免过分拔高,丢掉中下等的有效伎俩。请学校尽量把数学安顿在下午的连续的两个小时之内,以便将来适应高考。根底性与能力性相结合在专题复习的选题中既要选择具有一定代表性,有一定综合性的能力题,又要选择一定量的根底题,其目的是进一步夯实根底,兼顾中下等学生。3.要求:做好三个“重在重在解题思想的分析,即在复习中要及时将四种常见的数学思想渗透到解题中去;重在解题办法的总结和知识间的串联,即在讲评试题中关联的解题办法要给学生归类、总结、变式拓展以达触类旁通的效果;重在当堂的生成,第二轮复习

10、教学案中根底训练的小题可在课前完成,例题局部要在课堂上当堂完成,根底较差的班级,课前可多做一个例题。做到四个转变1.变介绍办法为选择办法,突出解法的发现和运用;2.变全面覆盖为重点讲练,突出高考“热点问题;3.变以量为主为以质取胜,突出讲练落实;4.变不限时练习为限时练习,突出训练的效果。克服五种偏向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2.克服反应评讲不及时甚至只练不讲的现象。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4.克服集体力量不够,备课组不调查学情,不研究学生。5.克服高原现象.适当改变教学办法,周周练,自主练习等做到难易相间。第3篇: 四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方

11、案第一二单元数一数比一比1.通过复习熟练掌握数数的办法。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办法比拟物体的多少。2.使学生通过察看、操作,感知“长、“短、“高、“矮的含义,熟练掌握比拟物体长短、高矮的办法。3.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第三六单元1-10认识和加减法1.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地数出110各数,会读、会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2.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110数的顺序,会比拟它们的大小,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3.通过复习使学生比拟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并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第四单元认识

12、物体和图形1.通过复习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与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够识别和区别这些图形。2.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3.使学生形成进一步的察看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交流能力。4.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第五单元分类1.通过复习能掌握按照某一给定的规范或选择某个规范对物体进行分类。2.能选择不同的规范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3.在分类活动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规范下的一致性、不同规范下的多样性。第七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2.使学生掌握“十位、“个位,初步了解十进制;能够正确地、迅速地读、写1120各数。3.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第八单元认识钟表1.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2.使学生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3.培养学生的察看能力。第九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1.使学生比拟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2.使学生熟练地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3.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