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学科培训心得(集合7篇).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9742487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学科培训心得(集合7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小学语文学科培训心得(集合7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小学语文学科培训心得(集合7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小学语文学科培训心得(集合7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小学语文学科培训心得(集合7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学科培训心得(集合7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学科培训心得(集合7篇).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学科培训心得(集合7篇)小学语文学科培训心得(集合7篇)小学语文学科培训心得1 3月22日,我们来到第二思参加语文学科培训,有幸听了王琴玉教研员的两节有效课堂的课,我受益匪浅。有效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让我有不小的触动和收获。原来我的课堂只是按照教案的框架牵着鼻子走,并没有考虑到学生在一节课中掌握了什么内容,每节课都是按我的预设目的来完成。听了王琴玉老师的课后,我才明白一节有效的课堂并不是老师讲得多精彩,而是在于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如第一节课中,王老师的预设目的是让学生能流利的读课文并掌握六个文中出现的成语,但学生并不能在一节课内到达这个预设目的,王老师并没有按她的预设目的继续往前走,而

2、是想方设法的引导学生掌握这几个成语。这就让预设与生成和谐统一起来了。听了这两节课后我有如下几点体会:首先,我明白了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堂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才是有效课堂教学的核心,“知识与技能”是有效课堂教学的根底,只有“过程与方法”才是作为我们老师需要改革整顿、反思总结的局部。每节课我们老师都应该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收获,它表现为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能到能的变化上。学习结果不仅表如今双基上,而且表如今智能上,特别是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思维方式的开展。其次,在学习中,我知道了:从老师的角度来讲,教学的有效性依赖于老师有效的“教”,并克制无效的“教”。“有

3、效的教”指的是促进学生“学”的“教”,它表如今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直接的促进,即通过老师的教,学生学得更多、更快、更好、更深;二是间接促进,即通过老师的教,学生学会了学习,掌握了学习方法,提升了学习才能,到达了不需要教。有效性指通过课堂教学学生所获得的开展。一方面要注重挖掘教材中蕴涵的静态的知识与才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另一方面要注重开发课堂教学中生成的知识与才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再次,做为老师而言,我要克制无效和低效的教学。要着力做到:结实树立三维目的的的意识,为每一节课制定切合实际的课程目的,使每一节课都有明确明晰的教学方向,这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前提;要

4、根据语文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程度,精选教学内容,突出学科特色,抓住教学重点,打破教学难点,使每一节课都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和科学感悟,要真正确立学生主体地位,认真发挥老师主导作用;要把生成和预设和谐统一起来,既要注重高程度的预设又要注重动态的生成。有效教学只是我们对教学的根本要求,优质教学才是我们老师应该追求的目的。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开展为本。在现实的课堂中,许多老师为了表达教学向生活的回归,往往致力于创设各种生活情境,却没有意识到课堂教学本身就是老师和学生的生活。所以说,课堂教学必须基于学生的真实生活,学生应当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有效的课堂教学中必须彰显老师的主体性。新课程在强

5、调学生主体性的同时并不排除老师的主体性。因为课堂教学同样也是老师的生活,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充满智慧、激情、潜能和创造力。只有具有主体性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具有主体意识的学生。老师的主体性主要表达在如何为学生开展创造条件上,表达在和学生的教学交往中怎样发挥引导的作用,更表达在对自我的认同和自我反思上。所以说,一节课展示的不仅是老师的教学根本功、教学艺术,而且展示的还是一位老师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和独特的教学风格。有效的课堂教学应促进师生智慧的生成。“让智慧回归教育,让智慧唤醒课堂”。实际上,评价一节课质量的上下,关键应看老师怎样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怎样在师生的教学交往、情感交流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

6、造动机。只有智慧的老师才能创造出智慧的课堂、培养出有智慧的学生,也才能使课堂焕发活力和活力。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关注师生生命成长。叶澜教授早就说过,“课堂教学应被看成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最根本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下及今后的多方面开展和成长;对于老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最根本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老师对职业的感受、态度和专业程度的开展和生命价值的表达。”冯建军教授也说,要“将生命融于教育,将教育融于生活,让教育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凸显生命的灵动、自由和独特,并以此渐臻生命的完美与幸福”。总之,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应营造一个

7、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气氛。教与学必须有一个和谐课堂步骤,形成一个完好的教学步骤来施行素质教育,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到达有效教学,创设情境,形成问题,使学生愿学。这样不但能对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迅速唤醒,从而进步学习效率。小学语文学科培训心得2 这学期我有幸到上海参加了XX市第三届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培训,首先感谢学校领导的关心,感谢同年段老师的支持。在为期两星期的培训时间里,我积极学习,聆听专家讲座,用心去领悟他们的观点,汲取精华。回首这两星期的培训历程,发现自己的教育观念得到了洗礼,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得到了升华,对于新课程的理解有了新感悟。一、聆听精彩讲座上海国际教育培

8、训中心邀请了XX市有名的专家和学者给我们学员上课,举办讲座。这些讲座,或深化,或睿智,或沉稳,或思辨,无不滋润着我的心田。专家们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使我们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我们收获着专家们思想的精华、理论的精华。特级老师于淤的我的语文教学观深深震撼了我们。她是一位80岁的老太太,也是最早提出:“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提出者。她说:“老师最有效的教育力量是人格。老师要谦虚好学,勇于理论,勤于反思。作为老师,要学会借别人的脑袋。”她说在她的心中有两把尺子,一把量别人的长处,一把量自己的缺乏。她说:“备课时,一定要钻研教材,因为语文是有生命力

9、的,每一篇文章都倾注了作者的思想、情感。教学时,要让文章的每一个字都鲜活起来。备课时,要强主干抓重点,删枝叶。”“评课时,不要害怕别人给你提缺乏,因为只有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缺乏,你才会有努力的方向。”她还引用了法国一位作家的名言:“累累的创伤是生命给你最好的东西,因为它标志着你前进的步伐。”她告诉我们:“老师的工作是辛苦的,要自娱自乐,不然就太苦了。”最让我钦佩的是:80岁的她,口齿清楚,思维敏捷,记忆力相当好,而且每天坚持写5000字的文章,从不打草稿。作文教学专家贾志敏老师的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研究,让我进一步明白了小学语文应该怎样教。他说:“什么是语文?语是口头语言,文是书面语言。口头表达

10、就是说话,书面表达就是写文章。语文要重视学生表达才能的培养。语言要说得明晰、正确,表达要流畅。”“作文是从学生内心深处升出来的情感,要用语文表达。”“朗读要读出味出来,要理解读,读出感悟。朗读不等于朗读,不拖腔拿调,装腔作势。读书就像说话一样。朗读可以夸大。”李海林教授的当前语文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让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更清楚的认识。他说:“要正确处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不要把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变成两张皮。要正确引导学生创造性阅读文本。”二、观摩生动课例听了五节观摩课,每一次的课堂展示都催我反思!几堂课的共同特点是都很重视语言训练。上海一师附小的周云燕老师的笛声一课,让人耳目一新。这耳

11、目一新并非在现代教育手段下的缤纷世界,而是在倡导课堂教学有效性下的真实、扎实、朴实的课堂,时时处处浸透着老师的教育机智,老师扎实的教学根本功,让人感觉她的教学如行云流水。聆听了优秀老师的课,反思自己平时的课堂教学,需要学习与改良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三、今后努力方向听专家讲座,聆听名师的课堂,学习同伴的长处,这都是为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程度的进步作好准备。今后我将用理论指导理论,在理论中总结。相信本次培训对自己今后教育教学工作中会有很大帮助。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优美的,但是让我们做绿叶的事业吧!她总是谦逊地垂着绿荫。小学语文学科培训心得3 8月5日、6日我参加了区教育局组织的暑期小学语文

12、老师培训。虽然只有短短的二天,但培训所给予我的启发和经历却是一笔永久的财富。几位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专家以鲜活的教学课堂和丰富的知识内涵,给了我们详细的操作指导,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非浅。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点滴体会:一、老师要不断进展知识更新这次培训中听了曹化根副区长的讲座,我明白了阅读的真正意义,从大处说是为了国家的开展,而从小处说那么是为了每一个学生、每一位老师的成长和生活。所以,阅读不应是一句虚无缥缈的口号,而更应该详细地表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常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就应该有一桶水。那么这桶水从哪里来,从书中来,历史、哲学的、自然的、科学的我们都应有所涉

13、猎。这样我们的知识才能时时处于更新的状态,才能更好地去教育学生,去引导学生,并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阅读的快乐,而不是为应付读书而读书。二、增加学生语文理论的时机新课程改革的终极目的是什么?一句话: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开展。因此增加学生语文理论的时机,让学生在理论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进步根本技能,承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根底;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进步。新课程中也说到:语文是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理论才能,而培养这种才能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理论

14、,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理论中直接培养才能。”可事实上,有多少人真正领悟到新课改的真谛呢?所以我对毛运方老师的讲座深有同感。此外,孙友红老师的讲座,在言谈之中透露着充满哲理的考虑也无不告诉我们:我们老师必须发现学生的优势智能,开展他的优势智能,为他们的“成才”提供方向,让每一个人都能为社会开展尽己所能。三、把主动权还给学生不应是一句空谈只有把学习的选择权真正归还给学生,学生才有了获得主动开展的前提。作为老师,我们肩上的担子是沉重的,面对如此重大的革新,我们要做什么?关注将来,放飞希望。首要的是我们要更新观念,要敢于打破传统教学中的条条框框,在教改的路上敢于创新。继而走上务实

15、之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讲务实效。弃繁就简,走简单之路,返朴归真。直至把每一个孩子培养“成人”。这也是我在阅读教学方面最大的感悟。语文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形态,有特定的目的和任务,有独特的个性,这就是语文的本。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牢牢把握住这个本,从关注内容到关注语言,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汲取传统教学中可取的东西。在“以读代讲,以读促悟”中,更要好好地表达老师的引导、点拨作用,在“尊重体验、个性解读、预设与生成”中要有清醒的理念,尽量防止走向“脱离文本、无效合作、外表自主、纵容个性”等极端。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不断拓展自己的阅读面,用理论指导教学理论,把研究和探

16、究教育、教学规律结合起来,努力做一个专家型、学者型的老师,使自己无愧于“人类的灵魂工程师”这一称号。小学语文学科培训心得4 一个月的培训,一路走来,虽然有些疲惫,但是收获却是满满的,感受也是幸福的。培训的每一天里,都有思想火花的碰撞、冲击,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升华,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提升。在这一个月里,我们总共听了13位专家或深化,或睿智,或沉稳,或思辨,或宏观,或微观的讲座,心灵一次次地受到熏陶,眼界一次次地得到拓宽,并一次次认识到到自己各方面知识的匮乏。一、实工作生活化,学习生活化,生活精神化一个月来我们听着专家的讲座,虽然杭城的冬季比我们所在的城市温度要低上好几度,但我们的心里是暖暖的。因为从专家们的身上,我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他们对于我们学术上的滋养,更重要的是他们自身的人格魅力所带给我们的影响。首先,他们很谦逊,在他们身上我们看不到一点专家的应有的气派,只有当他们站到讲台上的那瞬间,学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