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用解剖学教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9741240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艺用解剖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艺用解剖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艺用解剖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艺用解剖学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艺用解剖学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艺用解剖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艺用解剖学教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艺用解剖课程教 案课程编号:总学时: 34 周学时:2适用年级专业(学科类):09美术学1、2、3、开课时间: 20102011学年 第一学期使用教材:授课教师姓名:张洪彬课题:艺用解剖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美术学专业必修的解剖学课程,通过解剖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人体解剖学知识和绘画应用,是人物绘画写生和创作及人物画教学必须学习的知识和技能。教学目标:艺用人体解剖课是高等美术教学中的技法理论必修课之一。学生能否学好人体解剖知识,直接影响到能否准确、严谨地塑造人物形象。本课对于提高学生的人物造型能力起作重要的作用。通过艺用人体解剖课的教学,学生应该了解与艺术造型相关的人体解剖知识。教学重点:1解剖学

2、概论2人物头部、全身及各部位比例(了解和掌握头部五官比例及全身各部位比例)。3人体骨骼系统(掌握头部骨骼变化和全身主要骨骼的形态作用和相互结合关系)。4人体肌肉系统(基本掌握人体主要肌肉的分布,基本运动规律,负责收、伸肌肉的生长规律,以及肌肉和骨骼的结合规律)。5人体头部结构(掌握头部骨骼肌肉的形态,骨点和肌肉运动规律及几何分面)。6人体躯干结构(掌握躯干骨骼肌肉的形态,骨点和肌肉运动规律及几何分面)。7人体上肢结构(掌握上肢骨骼肌肉的形态,骨点和肌肉运动规律几何分面)。8人体下肢结构(掌握下肢骨骼肌肉的形态,骨点和肌肉运动规律几何分面)。9复习和考试。教学难点:高年级结合幻灯和范图讲解人体骨

3、骼肌肉,复习第一阶段基础知识。对照人体模特直接写生分析人体肌肉骨骼,完成一张人体骨骼肌肉形态结构分析图。恢复前一阶段学习过的人体解剖基础知识。对照真实人体,结合理论知识,通过实践练习分析归纳出肌肉骨骼解剖图。教具、教学素材准备:人体骨骼和石膏肌肉模型、幻灯、挂图、课件等教学方法:本课是以人体骨骼和石膏肌肉模型结合技法理论授课,主要针对中低年级,以讲授和直观的人体骨骼和肌肉模型、幻灯、挂图相结合,边分析边讲解。对于高年级,一般对照人体模特写生方式进行。教学时数:72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授课思路、设问及讲解要点)第一章概论第一节人体的比例、体型及部位区分教学要点:1了解和掌握人体比例的意义。从造型

4、艺术角度研究生物结构的科学。又称艺用解剖学、造型解剖学。研究动物的分支称动物解剖学;研究人物的分支称人体解剖学。在人体解剖学中又分骨骼学和肌肉学。艺术解剖学主要研究人体解剖;着重外部结构以及内部结构显露在外部的部分(如在血液循环系统中,只关注显露在体表的静脉);并且研究人体根据姿态、情感、运动而形成的变化。艺术解剖学与体质解剖学(又称医用解剖学)有 3个方面的不同:研究的对象不同。体质解剖学注重特殊个体的全部结构;艺术解剖学注重正常人体的比例、体积和外部结构。研究方法不同。体质解剖学主要进行尸体解剖和生理分析;而艺术解剖学除了尸体解剖之外还注意活体观察。研究目的不同。体质解剖学最终要解释各种结

5、构的生理功能;而艺术解剖学最终要揭示人体的外形变化规律。更为重要的是艺术解剖学不仅说明人体物质结构对外形的影响,而且说明人的情绪、情感、心理境况、修养和灵魂等在人体上的反映。艺术解剖学不是纯粹的自然科学,而是一种体质社会学。所以艺术解剖学不可能完全用解剖学辞典来描述,它要求直接研究和感受真实的生命变动和特殊情境(喜、怒、哀、乐、爱、憎等)。2人体比例和体型分类的规律、特点。比例关系 是用数字来表示人体美,并根据一定的基准进行比较。用同一人体的某一部位作为基准,来判定它与人体的比例关系的方法被称为同身方法(见中图)。分为三组:系数法,常指头高身长指数,如画人体有坐五、立七,即身高在坐位时为头高的

6、五倍、立位时为7或7.5倍;百分数法,将身长视为100%,身体各部位在其中的比例;两分法:即把人体分成大小两部分,大的部分从脚到脐,小的部分为脐到头顶。 标准的面型,其长宽比例协调,符合三停五眼(见右图)。三停是指脸型的长度,从头部发际到下颏的距离分为三等分,即从发际到眉、眉到鼻尖、鼻尖到下颏各分为一等分,各称一停共三停;五眼是指脸型的宽度,双耳间正面投影的长度为五只眼裂的长度,除眼裂外、内此间距为一眼裂长度、两侧外眦角到耳部各有一眼裂长度人体全身的长度以头长为单位。我国古代就曾有“立七、坐五、盘三半”的比例法。坐高5头长,盘腿3.5头长头:为一个长度单位;躯干:前侧接近三个头长;颈部:从下颏

7、至肩峰连线为1/3个头长;胸廓:从肩峰连线至胸廓下缘为1又1/3头长;背侧:3.5个头长。人体高度的1/2位大转子和耻骨联合处。上肢为3个头长。下肢为4个头长。3人体部位区分的科学性。人体美学观察受到种族、社会、个人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牵涉到形体与精神、局部与整体的辩证统一,只有整体的和谐、比例协调,才能称得上一种完整的美。本次讨论的问题主要为美学观察的一些定律。 (一)黄金分割律 这是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所发现,后来古希腊美学家柏拉图将此称为黄金分割。这其实是一个数字的比例关系,即把一条线分为两部分,此时长段与短段之比恰恰等于整条线与长段之比,其数值比为1.618 : 1或1 :

8、 0.618,也就是说长段的平方等于全长与短段的乘积。0.618,以严格的比例性、艺术性、和谐性,蕴藏着丰富的美学价值。 为什么人们对这样的比例,会本能地感到美的存在?其实这与人类的演化和人体正常发育密切相关。据研究,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骨骼方面以头骨和腿骨变化最大,躯体外形由于近似黄金而矩形变化最小,人体结构中有许多比例关系接近0.618,从而使人体美在几十万年的历史积淀中固定下来。人类最熟悉自己,势必将人体美作为最高的审美标准,由物及人,由人及物,推而广之,凡是与人体相似的物体就喜欢它,就觉得美。于是黄金分割律作为一种重要形式美法则,成为世代相传的审美经典规律,至今不衰! 近年来,在研究

9、黄金分割与人体关系时,发现了人体结构中有14个“黄金点”(物体短段与长段之比值为 0.618),12个“黄金矩形”(宽与长比值为 0.618的长方形)和2个“黄金指数”(两物体间的比例关系为 0.618)。 黄金点:(1)肚脐:头顶足底之分割点;(2)咽喉:头顶肚脐之分割点;(3)、(4)膝关节:肚脐足底之分割点;(5)、(6)肘关节:肩关节中指尖之分割点;(7)、(8)乳头:躯干乳头纵轴上这分割点;(9)眉间点:发际颏底间距上1/3与中下2/3之分割点;(10)鼻下点:发际颏底间距下1/3与上中2/3之分割点;(11)唇珠点:鼻底颏底间距上1/3与中下2/3之分割点;(12)颏唇沟正路点:鼻

10、底颏底间距下1/3与上中2/3之分割点;(13)左口角点:口裂水平线左1/3与右2/3之分割点;(14) 右口角点:口裂水平线右1/3与左2/3之分割点。 面部黄金分割律 面部三庭五眼 黄金矩形:(1)躯体轮廓:肩宽与臀宽的平均数为宽,肩峰至臀底的高度为长;(2)面部轮廓:眼水平线的面宽为宽,发际至颏底间距为长;(3)鼻部轮廓:鼻翼为宽,鼻根至鼻底间距为长;(4)唇部轮廓:静止状态时上下唇峰间距为宽,口角间距为长;(5)、(6)手部轮廓:手的横径为宽,五指并拢时取平均数为长;(7)、(8)、(9)、(10)、(11)、(12)上颌切牙、侧切牙、尖牙(左右各三个)轮廓:最大的近远中径为宽,齿龈径

11、为长。 黄金指数:(1)反映鼻口关系的鼻唇指数:鼻翼宽与口角间距之比近似黄金数;(2)反映眼口关系的目唇指数:口角间距与两眼外眦间距之比近似黄金数。 0.618,作为一个人体健美的标准尺度之一,是无可非议的,但不能忽视其存在着“模糊特性”,它同其它美学参数一样,都有一个允许变化的幅度,受种族、地域、个体差异的制约。 教学时数: 学时教学内容:(一)人体的比例。比例关系是用数字来表示人体美,并根据一定的基准进行比较。用同一人体的某一部位作为基准,来判定它与人体的比例关系的方法被称为同身方法(见中图)。分为三组:系数法,常指头高身长指数,如画人体有坐五、立七,即身高在坐位时为头高的五倍、立位时为7

12、或7.5倍;百分数法,将身长视为100%,身体各部位在其中的比例;两分法:即把人体分成大小两部分,大的部分从脚到脐,小的部分为脐到头顶。标准的面型,其长宽比例协调,符合三停五眼(见右图)。三停是指脸型的长度,从头部发际到下颏的距离分为三等分,即从发际到眉、眉到鼻尖、鼻尖到下颏各分为一等分,各称一停共三停;五眼是指脸型的宽度,双耳间正面投影的长度为五只眼裂的长度,除眼裂外、内此间距为一眼裂长度、两侧外眦角到耳部各有一眼裂长度,其是五眼长度称五眼。(二)人体的体型分类。成年男女的体型在体型上的差别主要在躯干部,男性肩部阔于髋部(盆骨部分),肩宽为2个头长,髋部宽为1个半头长;女性肩部宽度与髋部宽度

13、大致相等约为1又四分之三头长。(三) 人体解剖的部位区分。为了便于研究人体的结构,可将人体分为几个部分,以此来分析整个人体是如何由各部的形体互相连接而成的。从总体上可分为头、躯干、上肢、下肢四个部分。头部分为脑颅和面颅两部分。脑颅位于眉以上至后脑;面颅位于眉以下,形成面部轮廓。躯干分为颈、胸、腹、背、腰五个部分。上肢分为肩、上臂、肘、前臂、腕、手等部分。下肢分为髋、大腿、膝、小腿、踝、足等部分。考核要求:临摹和默写人体比例、人体的体型分类各一张。第二节 人体概况教学要点:1人体骨骼和肌肉的生长规律。人体共有206块骨骼,分为颅骨、躯干和四肢3个大部分。它们分布在全身各部位,支撑着身体,保护内部

14、器官,同时由肌肉帮忙,进行各种活动。假如没有了骨骼,人体就成了一堆肉,还能做什么呢? 人体所有的骨骼,从形状和大小上各不相同,有的较大,如胫骨、肱骨等,有的则很小,如趾骨等。从形状上大致可分为5种: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和含气骨。扁平状的骨起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比如颅骨保护大脑等;棒状骨负责人体运动,例如四肢的骨骼等。人体的肌肉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受人的意识支配的肌肉,叫随意肌。随意肌附在骨架上,所以又称为“骨骼肌”,主要分布于躯干和四肢,受人的意识支配而产生随意活动。如走、跑、跳、投、推、拉等等动作。如:胸大肌、背阔肌、腹直肌、股四头肌等等属于骨骼肌。另一种是不受人的意识支配的肌肉,叫

15、不随意肌,如胃肠、血管、膀胱等内脏器官的肌肉,又称内脏肌。还有一种叫心肌,为心脏所特有。2人体骨骼和肌肉影响人体表面的特点。3 人体的主要关节的活动规律。教学时数: 学时教学内容:(一)人体的骨骼。(二)人体的主要关节。关节有多种分类,有的按构成关节的骨数目分成单关节(两块骨构成)和复关节(两块以上的骨构成)。有的按一个或多个关节同时运动的方式分成单动关节(如肘关节、肩关节等)和联动关节(如两侧的颞下颌关节等)。常用的关节分类则按关节运动轴的数目和关节面的形态分为以下三类:1.单轴关节 关节只能绕一个运动轴作一组运动;2.双轴关节 关节能绕两个互相垂直的运动轴进行两组运动,也可进行环转运动;3.多轴关节 关节具有两个以上的运动轴,可作多方向的运动。(三)人体的肌肉。考核要求:临摹一张人体骨骼和人体肌肉,默写一张人体骨骼和人体肌肉。第二章头部和躯干第一节 头部的结构教学要点:1头部骨骼肌肉的生长规律和特点。头部骨骼分为脑颅和面颅两部分,从正面看,脑颅是一个圆形,面颅是一个楔形,从侧面看脑颅是个卵形,面颅同样是个楔形。从这两个形体的基础上,可逐步勾画出头骨各部细节由此看出,正面和侧面宽度相比,侧面要比正面宽,从顶面看,头骨是个前窄后宽的卵圆形,从后面看,头骨是个五角形。2头部骨点和影响表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