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前辈学习努力做师德高尚的人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9739910 上传时间:2022-11-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向前辈学习努力做师德高尚的人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向前辈学习努力做师德高尚的人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向前辈学习努力做师德高尚的人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向前辈学习努力做师德高尚的人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向前辈学习努力做师德高尚的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向前辈学习努力做师德高尚的人(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向前辈学习,努力做师德高尚的人假期里,我一口气拜读了著名教育家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一书。读毕,感触颇丰。李老师满怀爱心在学生心田耕耘,使学生成长成为一种享受,他教书也成为一种享受。把教学当作享受,同时让学生享受成长快乐的老师,我的敬佩之情从心底里油然而生。当品读李镇西老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教育情感时,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李镇西老师能把工作当作享受,而我却把工作当成煎熬;为什么李镇西老师能成为全国杰出的教师,而我却如此平庸?我想除了自身素质的差异,更重要的是我缺乏一种崇高的理想信念。记得一位教育界的名人说:理想是行为的动力。有了理想,才能产生激情、诗意、机智、活力和恒心,而激情、诗意

2、、机智、活力和恒心能使理想变为现实。毋庸置疑,李镇西是一位有崇高理想信念的老师。他的理想信念就是做最好的老师,做今天超越昨天、不断超越自己、永无止境追求的老师。正是有了这样一种人生和事业的标杆,才成就了他事业的成功和辉煌。和他相比,我很惭愧,从教十多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总是抱怨工作枯燥、无味、琐碎又劳累,刚工作时的那份对事业的热爱与激情几乎烟消云散,总是扳着手指头期盼着早一点达到退休的年龄,早日过上轻松闲适的生活,于是对自己的定位也就是一名“教书匠”而已,因而越发觉得工作了无生趣,心中也就难以涌起爱的热潮。而李老师带高中两个班的语文,连早读和辅导课,周课时21节。此外,他还担任着学校的一

3、些行政工作,还有教育科研课题,还有一些推卸不了的社会事务。说累,他要比我累得多,可他却一直为和学生零距离而感到幸福。我想这就是“做最好的老师”这一理想信念的支撑吧!当然,有理想信念支撑就能成为李镇西老师这样的“名师”、“大家”对我来说希望是渺茫的。毕竟,我没有这份天赋,但没有天赋就没有梦,没有追求却是不可原谅的。面对家长那期盼的话语,孩子求知的眼神,我不应该也没有理由只做一名“教书匠”。我不能成为“名师”、“大家”,但我最起码要成为有责任心的教师。所谓有责任心,我的理解就是有爱、有勤学的精神、有创新的意识。著名教育家夏丏尊先生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

4、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爱的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过去常有人说:“家有二斗粮,不做孩子王”,和学生打交道确实是一件非常烦心的事,每天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境,每天都会碰到这样那样的烦恼。当我身陷困境,当我心烦气躁时,我可不可以这样开导自己:他们也是家庭的全部希望呀!如果是我的孩子,我会因为他们的烦而泯灭他们的自信,忽视他们的潜能,放弃他们的教育吗?李镇西老师把转化“后进生”当作是最好的科研课题,我也可以用爱做载体,在工作的烦恼中寻找乐趣,创造成功。李老师说:“童心能够唤醒爱心,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的确,孩子的世界与我们成人世界是不一样的,孩子的世界有独特的

5、色彩、旋律和内涵。教师爱孩子就要保持一颗年轻的心,与他们心灵沟通,一同喜怒哀乐、一同成长,成为他们中的一分子,这样才能使他们理解并接受我们对他们的爱,同时也能得到他们的爱。有责任心还体现为有勤学的精神。要想真正给学生以人格上的感召力,就必须做一名勤学上进、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虽然我自认为自己是一名有终身学习意识的老师,但由于没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工作中常常因为缺乏理论上的支柱而找不到感觉,找不着“北”。我想我真的有必要去读一读陶行知,读一读苏霍姆林斯基,读一读国内外著名教育小说、教育散文、教育格言、教育故事,还有大量拓宽视野的人文、自然、社科类读物。有创新意识是有责任心的另一体现。当今时代日新月异,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没有创新就意味着淘汰。我们担当着培养一代新人的重任,我们的创新意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我们自身应成为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人,应该成为一个教育上的有心人,认真总结教育的得与失,把教育现象、教育感受、教育思考这一颗颗的“珍珠”串起来,串成一条美丽的项链,创造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风格。相信只要心中有责任,与责任同行,我的学生也会把成长当成享受,我也会从工作中得到快乐,得到享受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