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节目内容形态的融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9739906 上传时间:2023-08-2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79.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融媒体时代节目内容形态的融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融媒体时代节目内容形态的融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融媒体时代节目内容形态的融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融媒体时代节目内容形态的融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融媒体时代节目内容形态的融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融媒体时代节目内容形态的融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融媒体时代节目内容形态的融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融媒体时代节目内容形态的融合1既赢口碑又赢收视的大屏文化风从2013年体现汉字之美、关注青少年对汉字文化认知的汉字英雄;到同年8月,中央电视台、国家语委共同推出原创文化类节目一一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同年10月播出的以弘扬中国传统诗词文化为宗旨的中华好诗词。到2016年,文化类节目更是全面火爆荧屏,中国诗词大会开播,12月见字如面播出。2017年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开播掀起全民诗词热1;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一经播出,备受好评;贵州卫视的历史其实很有趣全新改版升级之后,以其轻松有趣的历史文化知识解读也吸粉无数。中国诗词大会将古诗词热带上了一个新高度,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该节目也在豆瓣收获了

2、高达8.5分的评分;见字如面朴实的舞美设计及简单的节目形态,一个人、一封信就让观众情不自禁地融入那些我们既陌生又熟悉的人物故事之中,既传播了历史文化,也让大家在反思目前社会人际交流的碎片化、浅显化,它在豆瓣评分更是高达9.0分;而随后朗读者的播出后,把文化节目在大屏的热度与高度再次提升,豆瓣上评分高达9.3分,刷新了文化类节目的评分。在现在“娱乐至死”的综艺节目霸屏情形下,这类文化类节目被网友盛赞为视听媒体中的“一股清流”22 娱乐脱口秀霸占小屏与大屏文化类节目的全面回归相比,小屏端还是更加钟爱娱乐脱口秀节目。各种形态各种风格一涌而起,好不热闹。首先介绍几档目前比较火的节目:2017年3月奇葩

3、说第4季由爱奇艺独家播出。由何炅主持,蔡康永、马东、罗振宇、张泉灵担任导师,旨在寻找华人世界中,观点独特、口才出众的“最会说话的人”,截止6月底播放量破6亿,微博话题#奇葩说#阅读量达48亿3。火星情报局是由汪涵主持,优酷独播的一档轻情境科幻综艺脱口秀,用综艺手法,检验全民的新奇发现4。第一季招商总额1.5亿元,破行业纪录,累计播放量9亿,百度指数最高超26万,微博话题阅读超14亿,超过90万人的讨论,成为优酷的一档现象级的全新模式网综。吐槽大会作为一档以网络独有的“吐槽文化”为切入点的喜剧脱口秀节目,节目形态简单,每期邀请一位话题名人,让他们在吐槽和自嘲中达到多维度解压,化身为社会的舒压阀,

4、同时传递起社会正能量5。3 大小屏节目内容兴起分化的文化背景在传媒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各类型媒介的竞争与融合日趋激烈,媒介市场进一步细分。如是,一档节目的成功与它的定位及内容创新生死攸关,定位的准确与否决定了节目的受众覆盖,内容创新质量的高低,决定了节目的成败。在书信、诗词的背后,拥有或激励或彷徨、或温情或感伤的故事,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突显文学之美,人文情怀加深节目厚度。在目前遍地是低头族、人与人之间陌生化的社会现实下,文化类节目迎来了绝佳时机。在满屏的娱乐节目中,文化节目相继涌现似乎是一种时代的必然,也是一种价值的回归。但是,传媒是以受众为本位的,小屏端的受众群体是网民,而网民上网主要目的是寻

5、找共鸣、休闲娱乐,比如火星情报局中的“筋肉星人”“天仙攻星人”“萝莉塔星人”“霍比特星人”这种既有娱乐精神、又能让网民找到共鸣的设置。都是因为提供娱乐、共鸣才是网络脱口秀节目重中之重的结果。从家庭文化冲突方面来看,大屏属于客厅的共享载体,就使得大屏的观众群体一般为家庭,家庭成员在一起观看,必须得顾及每一个家庭成员。而小屏端具有私密性和独享性,节目受众多为个体,观看地点和环境更加多样化,更多的是满足个人的需求。4 节目的生命力在于内容不管是文化类还是娱乐脱口秀,节目要获得成功,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关键在内容。不管是网络娱乐脱口秀还是电视真人秀节目目前都面临着不少的问题:网络节目虽然产量庞大,但是精

6、品较少,在追逐付费红利的同时,同质化、抄袭蔚然成风。而电视节目也有着不走心、不亲近,各种各样的故事千篇一律,套路严重、注水严重等,让大家无所适从。要想?目获得好的口碑,在浮夸的演技和形式之外,必须独辟“内容”的蹊径。我们可以看到文化类节目的内容探索创新已经取得成效:根植传统文化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根植书籍文化的朗读者等节目蔚然成风,让观众可以津津乐道、回味无穷。5 融媒体时代大小屏的内容融合小屏端的节目虽然有不少指责的声音,但有一点特别值得传统媒体借鉴,就是“弹幕”的实时点评互动,各平台的全面参与,打破了“你在台上挥汗如雨,我在台下无动于衷”的传统电视收看模式,拉近了荧屏人物与观众的距离。当前

7、中央、省市各级媒体、各新媒体都在积极探索大小屏的融合发展之道。而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的融合发展,近两年有很多亮点。人民日报融媒体推动平台“中央厨房”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截至2017年6月,其客户端累计自主下载量达到2.08亿次。中央电视台其“央视影音”客户端下载量5.5亿次,“央视新闻”客户端下载量4195万次、微博粉丝量4700万、微信公众号订阅量680万6。贵州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打造的“动静”系列新媒体立体传播矩阵也已经形成。融媒体时代大小屏的内容融合不应该彼此对立,而是应该相互借鉴,不管是在大屏还是小屏,一段节目时长在60min90min以内,但只有我们有30s不专心,整个就都毁了。做节目就是如此,一旦让人们失去兴趣或好奇心,即使只是极短的时间,也就永远失去人心。试着以一个旁观者的眼光在节目里穿梭徘徊,永远不能让人觉得无趣,要总能让顾客开心或感动,让他们永远都想看看下一秒钟后面还有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