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一个“慌”字教《司马光》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9738715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1.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抓住一个“慌”字教《司马光》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抓住一个“慌”字教《司马光》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抓住一个“慌”字教《司马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抓住一个“慌”字教《司马光》(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抓住一个“慌”字教司马光 苏教版第22课?司马光,课文写的是司马光急中生智,举石砸缸,救出小朋友的故事。在教学中,我抓住“慌字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取得了牵一字而动全篇的教学效果。一、“慌中见险情课文一开始就交代“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盛满了水,有个小朋友“一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里。则别的小朋友们都怎样了?学生们一个个也都紧张起来,异口同声地答复: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接着我又问:别的小朋友为什么都慌了?学生们不难理解,是因为缸里的水会把那个小朋友淹死的。至此,学生们已经明白:险情发生了。二、“慌中树形象险情发生了,别的小朋友都慌了。这时,我引导学生边看图边读边思考:别的小朋友“慌成了什么样子了?

2、学生答复: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还有的至此,学生凭借这一具体的语言环境,比拟深切地理解了“慌字的意思。之后,我又让学生边看图边细读课文的第5小节,接着问:别的小朋友都慌了,则司马光又是怎样的呢?学生们大声答复:司马光没有慌,紧接我又进一步让学生讨论:司马光为什么没有慌?他想出了什么方法?至此,司马光在险情面前从容善于动脑的形象,就显现了。三、“慌中悟中心。在学生们已经大体理解课文的根底上,我进一步提问:别的小朋友在险情面前都慌了,而司马光没有慌,他在想方法,并且想到了用石头砸缸的方法,那时候只有这个方法才能救那个小朋友,是不是这样呢?这时,学生们就议论开了。有的说:跑去找大人来不及了;有的说,把水倒出来可以救人;有的说:缸大,他们力气小,水倒不掉。至此,同学们明白了,此时最好的方法,只有用石头砸缸,缸破水流,人才能得救。同时也进一步知道了,司马光遇事不慌,善于动脑,是个勇敢、聪慧的孩子,从而领会了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