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排涝泵站运行管理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9738714 上传时间:2024-02-2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析排涝泵站运行管理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分析排涝泵站运行管理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分析排涝泵站运行管理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分析排涝泵站运行管理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析排涝泵站运行管理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分析排涝泵站运行管理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摘要: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技术不断发展,对泄洪排涝工作越来越重视,然而 排涝泵站的正常运行朱主要的保证就是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措施,目前许多地 区的排涝泵站都处于年久失修状态在运行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应该针对其主 要问题进行阶段性的改革和完善,从而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这样才能保持排涝 泵站有效运行保障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关键词:排涝泵站;管理;对策一、引言作为重要的工程措施,排涝泵站的经济运行和优化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排 涝泵站的正常运行离不开有效的管理,目前许多排涝泵站在运行长期存在许多问 题,例如设施老化、设备不配套、年久失修、运转困难等,这些问题

2、都与我国排 涝泵站目前的管理不够完善密切相关。“三分靠建设,七分靠管理”,因此排涝泵 站要提高其运行效能,承担其排涝抗灾的职能,应该进行管理方面的改革和完善 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和机制,才能保持排涝泵站有效运行的活力。二、我国排涝泵站发展现状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20世纪60 年代以来,我国机电灌排工程得到了迅猛 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几十年来,国家投入巨资,沿长江、黄河、淮河 辽河、汉江、湘江、赣江及其它主要河流和湖泊,修建了堤防,兴建涵闸和泵站 在山区和丘陵地区兴建水库,拦洪、发电和灌溉工程;在无自流条件的易涝和干 旱地区,兴建泵站除涝抗旱,为城镇防洪、工业交通和农业抗灾以及人民生命财

3、产的安全提供有力保障。截至 2015 年,全国已拥有大、中、小型固定灌排泵站 50余万座,配套机井400多万眼,各种农用水泵600 多万台,机电灌排动力保有 量达7000万kW以上,比建国初期增加了 1200多倍,占全国农用总动力的1/4 强。三、我国排涝泵站运行管理的现状分析3.1 设计不合理,建设标准低、泵站严重老化我国许多排涝泵站存在着规划设计不合理,工程效益降低,泵站流量减少, 机泵效率下降的严重问题。不少泵站的进出水设计不合要求。特别是进水设计不 规范,造成进水条件恶化,汽蚀、振动、漩涡的产生使水泵效率和工作性能急剧 下降。许多六七十年代兴建的排涝泵站,至今已运行了三十年以上,主机组

4、严重 老化,电气设备绝缘性能下降,安全可靠性明显降低。许多淘汰过时的设备,给 排涝泵站的安全生产和经济运行带来巨大威胁。建筑物工程年久失修,碳化、裂 缝、沉陷、破损严重,故障频繁发生,维修周期越来越短;闸阀、压力管道锈蚀 腐蚀严重,造成爆裂隐患,严重影响了泵站安全运行和效益的发挥。致使泵站效 率不断下降,成本不断上升,管理费用不断增长,不少泵站已到了难以为继的状 况,有些泵站的机组已多年不能正常运行。3.2 定位不准,体制不顺为农业服务的排涝泵站,其管理模式基本上仍是计划经济下的模式,属事业 单位性质,但又得不到政府的补偿;按企业性质管理,既掺杂了政府行为的干预 又得不到企业的优惠政策。泵站现

5、行的管理体制,既不适应农村改革发展的需要 也不能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随着机构的改革,人财物事的下放, 各排涝泵站作为纯公益或准公益事业单位,既不能享受事业单位的待遇,又不能 作为一个企业主体来运营管理,从而导致排涝泵站工程管理单位的事、企不分。 由于管理体制不顺,使排涝泵站工程管理单位在认识上存在差距“,等、靠、要” 的思想依然存在,观念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跟不上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3.3 人员素质偏低人员素质偏低,缺乏高层次的技术骨干人员。由于泵站缺乏管理、维护经费, 人员工资没有保障,造成业务骨干流失,出现了业务骨干不想来,想来的人又干 不成事的现象,给排涝泵站的稳定和业务

6、工作的开展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排 涝泵站的管理体制多年来变化不大,改革的力度很小,基本上仍然是计划经济下 的管理模式。排涝泵站管理单位缺乏制约机制,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大量非专 业技术人员在机构改革后进入水利站,在一些水利站中,非专业技术人员占从业 人员总数的一半以上。3.4 水费征收难水费是排涝泵站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是维持排涝泵站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 缺少有效的水费收征办法,泵站负担沉重,入不敷出,经济效益差,许多排涝泵 站职工生活困难,造成恶性循环。以排涝作业为主的泵站,所表现的多为社会效 益,很难通过直接经济效益体现出来。这就使排涝泵站实施市场经济管理面临很 大困难。在很多方面,排涝泵

7、站的运作和调节必须通过行政干预和政府行为才能 得以实施。让排涝泵站纳入市场经济管理的范畴在全国可能还需很长的时间。四、国外排涝泵站运行管理的经验借鉴从世界范围的泵站管理来看,不同国家对泵站管理的方法和体制均有不同, 管理体制比较完善的国家主要有日本、荷兰和美国等,这里主要介绍下美国的泵 站管理经验。作为联邦制国家,美国的各州都有相当大的立法权,因此在泵站管理上美国 实行的是以州为基本单位的管理体制。美国各州的泵站的运行管理费用则由各州 的受益人根据其受益的多少来承担泵站运行管理费用,通过向用水部门和个人征 收水费而获得。以供水为例,水费的收费项目一般包括分为 7-8 项,例如发行供 水债券、水

8、资源税、供水与污水处理统一收费、地下管线接管费、家庭排污年附 加费、企业单位废水检测费、取水许可费及违规罚款等。美国供水,配水的管理 主要依靠市场自发的调节和民间机构的运作,尤其在农村,通常是由水权拥有人 组成的灌溉公司进行水资源管理,不仅减少了美国各州政府的直接干预,同时也 降低了美国各州政府在水资源管理方面的费用。五、提高排涝泵站运行管理能力的对策探讨5.1 提高排涝泵站防洪排涝灌溉标准、运行可靠性和装置效率(1)提高排涝泵站的建设标准及防洪、排涝标准,提高抗御可能出现的各 种自然灾害的能力。(2)解决主机组和机电设备严重老化、建筑物严重破损的问题。改善机电 设备质量、性能,提高主机组和辅

9、助设备运行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在安全 可靠、充分发挥效益的基础上,注重提高泵站装置效率,降低运行维护成本,并 求得更经济合理的工程效益和经济效益。5.2 改革排涝泵站管理体制(1)建立和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科学、现代的综合管理体系和管理模 式;建立科学的现代投资体系和财务管理制度,建立管理质量与资金使用监督机 制,岗位培训与继续教育人才激励机制。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实行政事分离、 政企分离、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保证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要加强大型泵站管 理机构内部改革,定编定岗定员定责,优化结构,精简机构,分流冗员,落实各 种形式的管理责任制,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2)运行管理方式

10、应适应排涝泵站的生产特点、设备水平、技术状态和管 理体制,建立科学、现代的综合管理体系和管理模式。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 验,逐步与国内和国际先进的水电管理模式相接轨。包括以资源水利为依托,建 立统一的排水、调水管理体系;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建立产业化的管理模式和专 业化的管理体系;以经营性资产的经营管理市场化为原则,全面推行后勤社会化 服务体系;建立管养分离管理体系;以水资源开发为主导,走节水型管理道路, 建立相应的水费价格体系。(3)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整体素质全市现有的排涝泵站管理人员文化水平和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因此,进一步 提高全市排涝泵站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业务水平势在必行。建议相关职能

11、部门 继续举办各类泵站运行技能鉴定培训班,提高排涝泵站管理人员的持证上岗率, 加强责任心的培养,使他们不仅熟练掌握泵站的原理和操作规程,而且具备处理 设备日常小故障的能力,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排涝泵站管理队伍,做好排涝泵 站管理工作。同时,各排涝泵站管理单位可聘请一个经验丰富和技术高超的高级 技师或工程师来加强人员队伍的管理,从而提高排涝泵站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4)完善水费征管水费征管要落实完善流域和区域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跨区县(市)的 排涝泵站服务区域水费,由市财政统一征收;跨乡镇的由各区县(市)财政统一 征收;乡镇管理的由乡镇财政统一征收。参考文献1 季盛林,张德虎,周长全.江苏省排涝泵站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河海 科技进展.2015(09)2 王新建,任祖民.排涝泵站管理现状及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 (04)SL255-2000泵站技术管理规程】S.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 社.2013(06)李志忠.中国灌溉排水泵站的发展与展望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5(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