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素质教育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9738711 上传时间:2022-09-1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地理素质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中地理素质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中地理素质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中地理素质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中地理素质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地理素质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地理素质教育(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地理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对学生个体的潜在能力和智慧进行积极的挖掘和发挥,并使其身心得到全面的、最大限度地发展的教学模式。在地理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训练,开展以“转变学生传统的思维模式”,培养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当前深化课堂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攻方向。下面笔者对初中地理素质教育谈几点设想和体会。一.培养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培养兴趣,促进学生主动的学习地理知识,改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是素质教育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是学习活动最直接、最活跃的推动力。因此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是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1.讲

2、究课堂的导语艺术。地理课堂的导语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1)开宗明义,直接引入;(2)承上启下,温故知新;(3)巧布疑阵,激发兴趣;(4)巧用诗歌,创造意境;(5)运用谚语等多种形式。这些导入方式,作为课堂教学的起点,起着酝酿情绪,激发兴趣,渗透主题,创造情景的作用。2.进行学法指导。学习方法,是学生心理素质的一种表现,好的学习方法如同一把开琐的钥匙,对学生掌握知识,形成第1页能力,都至关重要。地理课的学法指导,一要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二是教给学生读图的方法和技巧;三是教给学生总结归纳和探究问题的方法。这里要遵循的原则是:(1)要循序渐进;(2)由特殊到一般和由一般到特殊;(3)遵循认知规律的原

3、则。只要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就能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3巧设疑问,借疑生趣。在地理教学中,如果设疑恰当,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例如讲授七年级的“地球的运动”一节时,就把手电筒和地球仪带进课堂,让学生观察地球仪对着灯光,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时,地球上会发生什麽现象?假使地球不转动,灯光照在地球仪表面上,会发生什麽现象?假如地球自东向西旋转,周期为24小时,又发生什麽现象?带着这些神密而有趣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地球的运动”有关知识,使学生兴趣盎然。4.开展丰富多彩的地理课外活动培养兴趣。课外活动,最适合中学生身心特点和年龄特征,最适合他们的口味,特别有激发

4、他们的兴趣的优势。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野外观察、气象观测、小论文写作、播放地理录象、地理图片展览、地理知识竞赛等地理课外活动,是有利于深化学生的地理知识,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领域,是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第2页二.培养学生参与意识,使学生自主学习笔者认为,素质教育的要点之一是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只有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发挥其主体作用,才能使教学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地理学习,可从以下几方面去做。1.指导学生预习,通过练习达标。九义初中地理教材的大部分章节的地理知识学习,都可以采用练习的形式去让学生预习课文,从课文中找练习题的答案,利用这种

5、形式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改变过去一味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自主地学习,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2.激发学生参与,讨论达标。在地理教学中,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参与讨论,归纳总结而获取地理知识并形成能力。这种方式可按下面几个布骤进行:(1)预习课文,讨论学习目标;(2)交流讨论达标;(3)归纳总结;(4)进行测平补救。通过上面几个布骤,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聚合思维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记忆力、理解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三.教师主导,抓好能力训练初中地理学科的教学,要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学会阅读和运用常见的地图、地理图表的技能

6、,培养对地理事物的观察、记忆、想象、思维等能力;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地理第3页问题的能力。具体应从如下几个方面抓好对学生的能力训练。1.通过读图训练培养能力。在地理教学中,地图的种类很多,知识容量大,学生通过读图,可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同时又是对学生进行能力训练的主要途径。对学生进行读图训练,要注意以下三点:其一要注意读图技能的分层次培养,即:(1)看图例,识记地理事物的符号;(2)在图上观察、明辩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3)快速指图,强化记忆;(4)从看图寻求规律。其二是通过读图,使地理知识空间化、系统化,把读图与学习地理知识结合起来,形成地理知识体系。其三是通过读图,引导学生思考和联想,联系旧

7、知识,迁移到新知识,并注意各知识点的相互联系,培养学生的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2.加强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知识与智力有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密切关系。进行素质教育,就是要学生个体潜在的能力和智慧进行积极地挖掘和发挥。因而对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指导学生学好地理基础知识,对所学知识进行迁移运用;(2)通过地理观察活动,培养学生浓厚的观察兴趣和科学的观察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3)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最佳的记忆方法,加强记忆力的培养;(4)加强直觉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就是创造性思维,是摆脱第4页陈旧的思路,采用非习惯的方法,并产生新思

8、维产品的思维。集中思维训练,以及读图填图,以及图文转化训练,不仅可以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也利于培养创新能力。根据地理学科的综合性特点,在地理教学中应遵循“分析综合再分析再综合”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面向创新的问题,当正面难以突破时,如果引导学生反过来思考,往往会获得新方法、新思路。又如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应指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结构、经验方式进行多方法、多层次、多角度的思维活动,探求创造性的解决某些问题。4.也可以通过地理课外过动来培养学生的能力。前面提过,开展课外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训练他们的想象力,还可以扩大知识领域,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四.加强学生的思想素

9、质教育初中地理教学,要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国情国策的教育;要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和不断追求新知识的精神;使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懂得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分辨是非的能力;树立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把中国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雄心壮志。这就是初中地理教学的德育目标。在讲授中国地理时,要指导学生认识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第5页丰富的物产及有利的自然条件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教育学生树立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献身精神。在讲授世界地理时,指导学生认识和熟悉人类生存的环境,认识维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同时在世界地理教学中渗透热爱世界人民,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和战争,增进世界人民友好往来的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要对学生渗透环保教育,教育学生保护森林资源,认识森林的生态作用及意义。教育学生珍惜矿产资源,懂得怎样合理利用等。第6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