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行业管理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9737681 上传时间:2023-11-18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25.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服装行业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服装行业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服装行业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服装行业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服装行业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服装行业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服装行业管理(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服装成衣检验的要素分析中国越来越多的服装企业抱怨:消费者对服装愈发挑剔了! 不知他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服装。的确如此,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讯息传播与交流日益通畅 的今天,服装作为时尚的前沿,紧跟世界潮流。消费者购 买服装时,早已不是以耐穿为首选:先看面料质地、再看 加工质量,这些已成为服装必备的基本要素,取而代之的 是对服装款式、色彩、流行等原素的要求。然而,最近在 北京地区进行的一项有关童装消费需求的调研结果显示, 消费者对服装规格尺寸、面料成分的安全性、洗涤处理方 法等方面的要求明显提升,说明更加理性消费时代的到 来。面对消费需求的不断变化,如何跟上时代的步伐,及时调 整自身的技术及管理水准,

2、成为服装企业应解决的首要问 题之一。成衣检验是服装进入销售市场的最后一道工序, 因而在服装生产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影响 成衣检验质量的原素有许多方面,因而,成衣检验是服装企业管理链中重要的环节。正确的检验观至关重要由于质量管理是从质量检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 质量检验是质量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质 量管理的基本方法.质量检验是指用某种方法对产品或服 务进行一种或多种特性进行测量、检查、试验、度量,并 将这些测定结果与评定标准加以比较,以确定每个产品或 服务的优劣,以及整批产品或服务的批量合格与否。与所要求的质量相比,生产出的产品性量会参差不齐,有 一定的差距。对于

3、这种差距,检验人员需根据一定的标准 来判定产品合格与否。通常执行的标准是:属于允许范围 内的差距判定为合格品;超出允许范围内的差距判定为不 合格品。可以看出:检验只能起到区分合格产品和不合格产品,或 判定产品性量等级的作用,其本身创造不出质量。因此, 检验只是控制产品性量的一个基本手段。以往一些服装企 业认为,只要把好检验关,便能生产出高品质产品的观点,是不可取的。企业标准是成衣检验的根本企业制定的成品标准是成衣检验时的基本依据。通常,国 家或地区的质量监督局检验成衣时,其依据是相应产品的 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为使服装成品性量能顺利达到国家 或行业标准,服装企业应在国标或行标的基础上,制定更

4、为严格且细致的企业标准,以确保出厂的服装成品性量达 到要求。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服装产品的国家或行业标准也在作相应的修改。如:GB2660男女衬衫,多年来不断修订,与旧标准相比,修订的衬衫标准更加详 细、充实,可操作性强。其中增加条目较多的是技术要求及检验规定中的内容,如成品理化性能要求、质量水准测定等;此外,还增加了出厂产品需在服装卷标中加注产品使用说明, 以便消费者掌握产品的洗涤、保养等方法。而1993 年修 订的男西服、大衣产品标准,则着重增加了检验规则内容。作为服装企业,应密切关注相关标准修改的讯息及动态, 及时修订企业的产品标准,以确保成衣检验时所依据标准 的正确性

5、和先进性。随着检验项目的扩充与更新,不断提升检验手段由于科技 的发展和进步,服装面料及辅料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如 近些年出现的免烫衬衣,面料大多采用2D树脂处理,但 其中的甲醛成分对人体有一定伤害。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及 环境关注度的提升,服装穿著的安全性及环保性成为服装 的一大卖点。由此,一些内衣、童装产品标准中,均已规 定出对甲醛含量比例的控制范围,服装企业应具备相关项 目的检测能力。此外,国内服装企业还应随时关注国际上与服装相关的一 些标准,如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联邦贸易委员会)制定的, 用于一般服装的燃烧性能标准16CFR 1610,用于儿童服 装和睡衣的标准16CFR 1615和16CF

6、R 1616,服装洗涤 卷标法案等;欧盟国家的绿色生态纺织品认证OKO-TexlOO,等。否则国内的退场门服装产品将不断遇到诸多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等方面的冲击。较为典型的案例是自1995年7月1日,日本政府开始正 式执行产品负责法后,国内服装企业就遭遇服装中残留 断针引起的巨额索赔。其原因就是服装企业没有注意到此 法例中,有关断针遗留在衣物中的条例。因留在衣物中的 断针会直接伤害到使用者,对婴幼儿的伤害尤为严重,故 索赔金额也较高。要确保成衣中没有断针,只靠检验员眼和手的检查是不可 能的。自然,有远见的服装企业很快便配备了能有效检验 出遗留在衣物中断针的设备-检针机。此案例提醒国内的服装企业:

7、在关注国际上各种条例的同 时,要及时进行相关项目的认证,引进相应的检测设备, 以提升成衣检验的技术水准和手段逐步规范检验要求和制度 成衣检验时,不能任由检验员随意进行。应制定相应的制 度和要求,如:按规定的动作过程和检验程序进行成衣检 验;当一批产品检验完毕后,检验员按规定进行疵点统计, 打出相应的分数,分出优质、一级品及合格品。并将检验 结果记录在册,汇总整理后,填入相应的表格中。并与管 理人员一起,分析成衣质量情况,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 施。而中国许多服装企业缺乏成衣检验的数据统计环节,管理 人员对生产质量的控制,大多建立在感性基础上,没有量 化的数据作为基本依据,从而使成衣质量控制流于形

8、式。因此,成衣检验不能仅限找问题,还应善于协助管理者发 现问题、找原因。培养训练称职的检验人员目前服装成衣检验工作仍是依靠感官,凭检验员的视觉、 触觉等判断产品性量的合格与否。因此,检验员应不断接 受培养训练,提升业务水准。培养训练的内容应包括:1. 检验的方法、手段以及检验标准掌握的程度等方面的培养 训练,以保证检验结果合理一致;2.产品知识的学习;3.产品制造加工的知识;4.质量讯息的分析与回馈方法;5. 人际关系的技巧。如果检验员学会人际关系的技巧,使生 产气氛和谐、向上,让作业人员在愉快的精神状态下工作, 对提升产品性量会很有帮助。此外,由于质量检验工作担负着企业最终产品合格与否的 重

9、任,检验员不仅要认真负责、熟悉业务,还应具有良好 的意识。对于检验员来说,持有以下想法是不正确的:1.质量保证 由检验员负责;2.检验工作比生产一线的工人高档;3.检 验时只要评定标准严格一些,产品性量就容易保证;4.只 要熟练掌握检验方法、检验手段、检验标准等业务即可, 而不必对现场了解;5.检验只负责追究现场的责任。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服装成衣检验,不仅仅是检查服 装加工质量的好坏,它与一个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准密切相 关,是贯穿于生产各部门的重要环节。因此,要提升成衣 检验的水准,需从对成衣检验的认识、社会与科技的发展、 以及检验人员等诸多方面着手,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中国越来越多的服装企业抱

10、怨:消费者对服装愈发挑剔了! 不知他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服装。的确如此,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讯息传播与交流日益通畅 的今天,服装作为时尚的前沿,紧跟世界潮流。消费者购 买服装时,早已不是以耐穿为首选:先看面料质地、再看 加工质量,这些已成为服装必备的基本要素,取而代之的 是对服装款式、色彩、流行等原素的要求。然而,最近在 北京地区进行的一项有关童装消费需求的调研结果显示, 消费者对服装规格尺寸、面料成分的安全性、洗涤处理方 法等方面的要求明显提升,说明更加理性消费时代的到 来。面对消费需求的不断变化,如何跟上时代的步伐,及时调 整自身的技术及管理水准,成为服装企业应解决的首要问 题之一。成衣检验是

11、服装进入销售市场的最后一道工序, 因而在服装生产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影响 成衣检验质量的原素有许多方面,因而,成衣检验是服装 企业管理链中重要的环节。正确的检验观至关重要 由于质量管理是从质量检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 质量检验是质量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质 量管理的基本方法.质量检验是指用某种方法对产品或服 务进行一种或多种特性进行测量、检查、试验、度量,并 将这些测定结果与评定标准加以比较,以确定每个产品或 服务的优劣,以及整批产品或服务的批量合格与否。与所要求的质量相比,生产出的产品性量会参差不齐,有 一定的差距。对于这种差距,检验人员需根据一定的标准 来判定

12、产品合格与否。通常执行的标准是:属于允许范围 内的差距判定为合格品;超出允许范围内的差距判定为不 合格品。可以看出:检验只能起到区分合格产品和不合格产品,或 判定产品性量等级的作用,其本身创造不出质量。因此, 检验只是控制产品性量的一个基本手段。以往一些服装企 业认为,只要把好检验关,便能生产出高品质产品的观点, 是不可取的。企业标准是成衣检验的根本 企业制定的成品标准是成衣检验时的基本依据。通常,国 家或地区的质量监督局检验成衣时,其依据是相应产品的 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为使服装成品性量能顺利达到国家 或行业标准,服装企业应在国标或行标的基础上,制定更 为严格且细致的企业标准,以确保出厂的服

13、装成品性量达 到要求。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服装产品的国 家或行业标准也在作相应的修改。如:GB2660男女衬衫,多年来不断修订,与旧标准相比,修订的衬衫标准更加详 细、充实,可操作性强。其中增加条目较多的是技术要求及检验规定中的内 容,如成品理化性能要求、质量水准测定等;此外, 还增加了出厂产品需在服装卷标中加注产品使用说明, 以便消费者掌握产品的洗涤、保养等方法。而1993 年修 订的男西服、大衣产品标准,则着重增加了检验规则 内容。作为服装企业,应密切关注相关标准修改的讯息及动态, 及时修订企业的产品标准,以确保成衣检验时所依据标准 的正确性和先进性。随着检验项目的扩充与

14、更新,不断提升检验手段由于科技 的发展和进步,服装面料及辅料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如 近些年出现的免烫衬衣,面料大多采用2D树脂处理,但 其中的甲醛成分对人体有一定伤害。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及 环境关注度的提升,服装穿著的安全性及环保性成为服装 的一大卖点。由此,一些内衣、童装产品标准中,均已规 定出对甲醛含量比例的控制范围,服装企业应具备相关项 目的检测能力。此外,国内服装企业还应随时关注国际上与服装相关的一 些标准,如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联邦贸易委员会)制定的, 用于一般服装的燃烧性能标准16CFR 1610,用于儿童服 装和睡衣的标准16CFR 1615和16CFR 1616,服装洗涤 卷标法

15、案等;欧盟国家的绿色生态纺织品认证OKO -Tex100,等。否则国内的退场门服装产品将不断遇到 诸多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等方面的冲击。较为典型的案例是自 1995 年7 月1 日,日本政府开始正 式执行产品负责法后,国内服装企业就遭遇服装中残留 断针引起的巨额索赔。其原因就是服装企业没有注意到此 法例中,有关断针遗留在衣物中的条例。因留在衣物中的 断针会直接伤害到使用者,对婴幼儿的伤害尤为严重,故 索赔金额也较高。要确保成衣中没有断针,只靠检验员眼和手的检查是不可 能的。自然,有远见的服装企业很快便配备了能有效检验 出遗留在衣物中断针的设备-检针机。此案例提醒国内的服装企业:在关注国际上各种条

16、例的同 时,要及时进行相关项目的认证,引进相应的检测设备, 以提升成衣检验的技术水准和手段逐步规范检验要求和制度成衣检验时,不能任由检验员随意进行。应制定相应的制 度和要求,如:按规定的动作过程和检验程序进行成衣检 验;当一批产品检验完毕后,检验员按规定进行疵点统计, 打出相应的分数,分出优质、一级品及合格品。并将检验 结果记录在册,汇总整理后,填入相应的表格中。并与管 理人员一起,分析成衣质量情况,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 施。而中国许多服装企业缺乏成衣检验的数据统计环节,管理 人员对生产质量的控制,大多建立在感性基础上,没有量 化的数据作为基本依据,从而使成衣质量控制流于形式。 因此,成衣检验不能仅限找问题,还应善于协助管理者发 现问题、找原因。培养训练称职的检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