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技术交底-锚杆拉拔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9737599 上传时间:2023-09-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验技术交底-锚杆拉拔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试验技术交底-锚杆拉拔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试验技术交底-锚杆拉拔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试验技术交底-锚杆拉拔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试验技术交底-锚杆拉拔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试验技术交底-锚杆拉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验技术交底-锚杆拉拔(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验技术交底书单位:武九高速公路试验 2标项目部交底参数锚杆:锚杆拉力交底人宋林军日期交底内容:一、锚杆拉力1试验规程与判定依据试验规程: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GB 50086-2015判定依据: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2目的和适用范围位锚杆设计和检验锚杆的品质而进行的锚杆试验包括基本试验、验收试验和蠕变试验。3仪器设备锚杆拉力计4 一般规定4.1锚杆的最大试验荷载应取杆体极限强度值的75%或屈服强度标准值的 85%的较小值。4.2锚杆试验的加载装置(千斤顶、油泵)的额定能力不应小于最大试验荷载的1.2倍,并能满足在所设定的时间内持荷稳定。4.3锚杆试验的反力

2、装置在计划的最大试验荷载下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并在试验过程中不发 生故障。4.4锚杆试验的计量测试装置(测力计、应变计、位移计等)的精度应经过确认,并保持不变。5基本试验5.1永久性锚杆工程必须进行锚杆的基本试验(极限抗拔力试验)。临时性锚杆工程应进行锚杆的基本试验。5.2锚杆极限抗拔力试验的地层条件、杆体材料和锚杆参数、施工工艺必须与工程锚杆相同,且试 验数量不少于3根。5.3锚杆极限抗拔力试验应采用多循环张拉试验,其加荷、持荷、卸荷方法应符合以下规定:(1) 预加的初始荷载应取最大试验荷载的0.1倍;分58级加载到最大试验荷载,每级持荷时间宜为10min (粘性土)和5min (砂性土

3、、岩石),锚杆试验的加荷、持荷和卸荷模式应符合附录H图的要求。(2) 试验中的加荷速度宜为 50kN/min100kN/min ;卸荷速度宜为 100kN/min200kN/min。5.4操作步骤(1) 检查油量。拧开注油口盖子,检查油量,如油量不足(储油桶内应留有约20%空间),可加 入干净的N32号耐磨液压油。(2)排气。拧松注油口盖子,将手动泵放在比液压缸稍高的地方,顺时针拧紧卸荷阀,压手动泵, 使液压缸活塞伸出至最大量程,再打开卸载阀,使活塞缩回,如此反复几次即可。(3)检查数字压力表电量是否充足并检查仪器是否正常显示。(4)将锚杆拉力计与被测锚杆连接好,特别注意调整底座使液压缸与锚杆

4、同心,保证锚杆垂直受 力。游刚工作时,保证其底部摆平放稳,垂直受力。(5)换向阀置中间位置,连接好液压缸进、出高压油管,拧松手动泵注油盖。(6)按动数字压力表开关,检查油路是否通畅,调整显示为跟随状态。(7)确认一切正确无误后,将换向阀置于“加荷”和“卸荷”位置,进行预加荷和卸荷试验。(8)上述均无问题后,即可开始锚杆拉力试验。(9)每次试验结束,应及时关闭数字压力表电源,以延长电池使用寿命。(10)拉力计严禁超载使用,数字压力表不许超出最大量程。(11)试验结束,擦拭检查仪器。5.5荷载分散型锚杆的极限抗拔力试验的荷载施加方式应符合以下规定:(1) 采用并联千斤顶组,按每个单元锚杆各安装1个

5、千斤顶,由一个油泵操作并施荷的等荷载方 式加荷、持荷与卸荷;(2) 当不具备上述条件时,可按锚杆前端至底端的顺序对各单元锚杆逐一进行多循环张拉试验。5.6锚杆极限抗拔试验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判定锚杆破坏:2.0mm;(1)在10min持荷时间内锚杆或荷载分散型锚杆的某一单元锚杆位移大于(2)锚杆杆体破坏。5.7极限抗拔力试验结果宜按荷载与对应的锚头位移列表整理并按附录H图模式绘制锚杆荷锚杆载-位移(T-S)曲线,锚杆荷载-弹性位移(T-Se)曲线,锚杆荷载-塑性位移(T-Sp)曲线。5.8锚杆极限承载力取破坏荷载的前一级荷载,在最大试验荷载下未达到锚杆破坏标准时,极限承载力取最大试验荷载。5

6、.9每组锚杆极限承载力值的最大差值不大于30%寸,应取最小值作为锚杆的极限承载力,当最大差值大于30%寸,应增加试验锚杆数量,按95%保证概率计算锚杆的极限承载力。6蠕变试验3根。6.1塑性指数大于17的土层锚杆、极度风化的泥岩或节理裂隙发育张开且充填有粘性土的岩层中 的锚杆应进行蠕变试验。用作蠕变试验的锚杆不得少于1、 2、 3、 4、 5、 10、6.3每级荷载按持荷时间间隔210、240、270、300、330、360min 记录蠕变量。15、 20、 30、 45、 60、 75、 90、 120、 150、 180、6.4试验结果按荷载-时间-蠕变量整理,并按附录I图绘制蠕变量-时间

7、对数(S Igt )曲6.2锚杆蠕变试验加荷等级与观测时间应满足表1的规定。在观测时间内荷载必须保持恒定。表1锚杆蠕变试验加荷载等级与观测时间表加荷等级观测时间(min)临时锚杆永久锚杆0.25Nd-100.50Nd10300.75Nd30601.00Nd601201.10Nd1202401.20Nd-360线,蠕变率由下式计算:S2S1KcIg t2 lg t1式中:S111时所测得的蠕变量;$2 t2时所测得的蠕变量。2.0mm/对数周期。6.5锚杆在最大试验荷载作用下的蠕变率应不大于7验收试验7.1工程锚杆必须进行验收试验。多循环张拉验收试验的数量为工程锚杆总数的5%并应不少于3根。进行

8、单循环张拉验收试验占锚杆总量的95%7.2锚杆多循环张拉验收试验由业主委托第三方负责实施,锚杆单循环张拉验收试验可由施工单位 在锚杆张拉过程中实施。7.3锚杆多循环验收试验方法应符合以下规定:(1) 最大试验荷载:永久性锚杆取锚杆拉力设计值的1.2倍;临时性锚杆取锚杆轴向拉力设计值 的1.1倍;(2)荷 载级数宜大于 5级,加荷速度宜为 50kN/mi n100kN/min ;卸荷速度宜为 100kN/min200kN/min ;(3) 多循环加荷、持荷、卸荷方式应按本规范附录K图的规定实施;(4) 每级10min的持荷时间内,按持荷 1、3、5、10min测读一次锚杆位移值;(5) 荷载分散

9、型锚杆多循环张拉验收试验施荷方式按本规范附录C所规定的荷载补偿张拉方式进 行荷载加荷、持荷和卸荷。7.4锚杆多循环张拉验收试验结果的整理与判定应符合以下规定:(1) 试验结果应绘制出荷载-位移(N )曲线、荷载-弹性位移(N e)曲线,荷载-塑性 位移(N p)曲线。(2)锚杆验收试验结果满足验收合格的标准:a最大试验荷载条件下,在10min持荷时间内锚杆的位移量应小于1.0mm若不能满足,则在持荷至60min时,锚杆位移量应小于2.0mm;b压力型锚杆或压力分散型单元锚杆在最大试验荷载作用下实测的弹性位移应大于锚杆杆体非粘结 长度的理论弹性伸长值的90%且小于锚杆杆体非粘结长度理论弹性伸长值

10、的110%。c拉力型锚杆或拉力分散型单元锚杆在最大试验荷载作用下,所测得的弹性位移量应超过该荷载下 杆体自由段理论弹性伸长值的90%且小于杆体自由段长度与1/3锚固段之和的理论弹性伸长值。7.5锚杆单循环验收试验应符合以下规定:(1) 最大试验荷载:永久性锚杆取锚杆轴向拉力设计值的1.2倍,临时性锚杆取锚杆轴向拉力设 计值的1.1倍;(2) 荷载级数宜大于 4级,加荷速度宜为 50100kN/min,减荷速度宜为 100100kN/min ;(3) 预加的初始荷载为最大试验荷载的0.1倍,之后的加荷、持荷与减荷方法应采用附录J图的模式;(4) 在最大试验荷载持荷时间内,测读位移的时间为1、3、5min后;(5) 荷载分散型锚杆单循环张拉验收试验施荷方式按本规范附录C所规定的荷载补偿张拉方式进 行施荷、持荷和卸荷。7.6锚杆单循环张拉验收试验结果整理与判定应符合以下规定:(1)试验结果绘制锚杆-荷载位移关系曲线;(2)锚杆验收合格的标准:1)与多循环验收试验结果相比,在同等荷载作用下,两者的荷载一位移曲线包络图相近似;2)所测得的锚杆或单元锚杆弹性位移值应符合7.4条(2)款的要求。8.报告检测结论:经检测,该锚杆拉拔力符合/不符合JTG F60-2009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的技术要求。交底人:日期:接收交底人: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