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专题二十实验题第3课时实验结论的表述方法复习学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9735090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专题二十实验题第3课时实验结论的表述方法复习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考物理专题二十实验题第3课时实验结论的表述方法复习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考物理专题二十实验题第3课时实验结论的表述方法复习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考物理专题二十实验题第3课时实验结论的表述方法复习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专题二十实验题第3课时实验结论的表述方法复习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专题二十实验题第3课时实验结论的表述方法复习学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版中考物理 专题二十 实验题 第3课时 实验结论的表述方法复习学案中考导航 1.正确处理实验数据,不仅得出了最终的探究结论,更重要的是学会了运用归纳、比较、推理等各种思维方法。针对不同的实验数据,应该采用不同的数据处理方法,初中物理的实验数据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比较法。计算法。图像法。另外,处理实验数据时还要正确对待数据中的误差因素和偶然因素。2.物理结论常用的表述方式有:文字叙述、数学语言表达、特定表示法等。初中物理中以文字叙述最为常见。其基本表述模式可分为:定性关系(即:在相同时,越,越。)和定量关系(在相同时,跟成正比(反比)两种基本类型。物理结论的表述要求科学、准确,同时必须注

2、意结论的严密性和逻辑性。不少同学由于颠三倒四、丢三落四导致结论表述错误或不准确。现将同学们表述物理结论时易出现的几个主要问题汇总如下:结论表述缺少规律成立的实验条件。实验条件表述错误。结论表述不准确(定量关系与定性关系混为一谈)。结论表述的因果关系颠倒。被研究问题判断错误。考点透析考点1:实验数据的处理【例1】(宿迁中考)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四个实验小组测得水的沸点如下表所示: 组别1234水的沸点/98.298.998.598.6对于上述实验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个小组实验都失败了,因为水的沸点是100B只有第2小组数据可以接受,因为他们的数据最接近100C只有第1小组数据不

3、可以接受,因为他们的数据偏离100最大D只要实验操作正确,数据真实,上述数据均有效【变式练习1】(襄阳中考)王红做“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的实验。(1)她记录了有关实验数据,但还有一空未填出,请按表中规律,完成表格内容。(2)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得到的结论是: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 。【例2】(泰州中考)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物理属性同学们找来大小不同的蜡块和干松木做实验,得到的数据如表。(1)在图中的方格纸中,用图线分别把蜡块和干松木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情况表示出来。(2)分析图表可知,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不同物质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以上两格

4、选填“相同”或”不同”)物理学中将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定义为密度初中物理中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还有 (写一个即可) (3)本实验测量多组数据的目的是 【变式练习2】(东营中考)下图甲是李刚同学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时使用的电路图。实验中他用电流表分别测出A、B、C三处的电流IA、IB、IC,李刚没有及时将数据整理到相应表格中而是随手记录到了草纸上如图乙。已知L1的电阻大于L2的电阻。下列选项中三处电流均正确的是( )AIA=0.5A IB=0.3A IC=0.8ABIA=0.5A IB=0.8A IC=0.3ACIA=0.3A IB=0.5A IC=0.8ADIA=0.8A IB=0.3A IC=

5、0.5A考点2:实验结论的表述【例3】小明同学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对比实验.比较甲、乙两图能够得到的实验结是 .【变式练习3】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两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某同学借助下图中甲、乙汽车行驶的结果来说明: .【例4】小明同学在探究“保持电压不变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时,得到的数据如下表:U3V电阻R/5102030电流I/A0.60.30.150.1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变式练习4】某同学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系”的实验中,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测出它们受到的重力,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质量m/g10020

6、0300500重力G/N1235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由此可知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的关系是: . .考点达标“见当堂达标题”学后反思专题二十:实验题 第3课时数据处理与表述方法 答案考点透析【例1】解析:水的沸点与大气压有关,水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为100,在实验中测得的水的沸点不是100的可能原因有:一是外界大气压不是一个标准大气压,二是测量中存在误差,所以只要实验操作正确,数据真实,上述数据均有效.故选D。【变式练习1】解析:(1)由表中数据可知,电压为1V时,电流为0.2A,电压为2V时,电流为0.4A,电压为3V时,电流为0.6A,由此得出的规律是:电压增大几倍,电流也将增大几倍,

7、所以当电压增大为4.5V时,电压变为原来的4.5倍,电流也应变为原来电流的4.5倍,即电流为;(2)由表中的数据得到的结论是: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答案:0.9 成正比【例2】解析:本题考查根据实验数据表格分析问题的能力。(1)采用描点法作图像,先描点,再连线。(2)在分析表格时,按要求分析数据,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不同物质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只要这个物理量的定义式是分式的,这个物理量就是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如速度、机械效率等。(3)在实验中一般要多次测量,目的是使实验结论更具有可靠性和普遍性。【答案】(1)如图所示(2)相同 不相同

8、(3)使实验结论更具有可靠性和普遍性【变式练习2】A【例3】解析:错误结论: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正确结论:在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本实验是在保持海绵的受力面积大小不变的情况下,比较凹陷程度得出压力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的变化关系因此,结论表述时不仅要描述所探究的物理规律,还要客观地指出这一规律所成立的实验条件应得出的结论是:“在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在这段描述中,“在受力面积相同时”,讲的是实验条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则是物理规律,如果缺失了实验的前提条件,则规律并不一成立,如比较图甲与图乙【变式练习3】时间相同时,运动路程长的,运动的快【例4】解析:不准确结论:在电压不变时,导体的电阻越大,电流越小.正确结论:保持电压不变时,电流跟电阻成反比.实验中研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的方法是:保持导体两端电压不变,通过改变导体的电阻,来观察电流的变化情况也就是说,电阻的变化是原因,电流的变化是结果因此只能说电流跟电阻成反比,不能说电阻跟电流成反比(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变式练习4】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 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