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78.在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9733057 上传时间:2022-09-2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278.在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力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3278.在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力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3278.在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力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3278.在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力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3278.在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力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278.在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278.在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力(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XX学院成人高等教育毕 业 设 计(论文)在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学习形式:业余 函授 夜大 脱产教育层次:高起本 专升本 高起专教 学 点: XXXX学院理学院 年 级: 2008级 专 业: 物理学 学 号: XXXX 学生姓名: XXXX 毕业论文(设计)原创性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设计)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 日期: 毕业论文(设计)授权使用说明本论文(设计

2、)作者完全了解XXXX学院有关保留、使用毕业论文(设计)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论文(设计)并向相关部门送交论文(设计)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论文(设计)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设计)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保密的论文(设计)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日期: XXXX 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答辩小组)成员名单姓名职称单位备注XXXX副教授XXXX学院理学院主席(组长)XXXX教授XXXX学院理学院组员XXXX讲师XXXX学院理学院组员XXXX讲师XXXX学院理学院组员摘 要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下,教师的教学理念

3、、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将发生根本性变化,原有的教学模式被打破,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学生也要从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获取知识,重视自身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一转变教师起着很关键的作用。如何在课堂中有效地组织教学,对每一位教师而言,都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在中学物理教学中,中学物理对学生抽象思维、空间想象能力要求较高,如何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在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创设具有生活性、形象性、延伸性的物理情景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重要途径。想象力是人的智力因素中极为重要的一种,是创造力的基础和动力。没有想象就没有物理学辉煌的今天,同样,物

4、理学习也离不开想象。新时期需要创新人才,创新人才离不开想象。 关键词:空间想象;物理情景;方法途径 目 录1. 前 言 12. 空间想象力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221想象力是人的智力因素中极为重要的一种,是创造力的基础和动力22. 2 物理学的发展离不开想象,同样,物理学习也离不开想象23. 物理情景创设331密切联系生活332利用像象直观,创设问题情境333 用学生亲身体验,创设问题情境334 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34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541创设宽松环境,诱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542 训练直觉思维,发展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543 培养学生画情景图的习惯64. 4拓展思路,

5、培养发散思维65. 结论8参考文献9致谢101 前 言所谓空间想象力,就是对客观事物的空间形式进行观察、分析和抽象思维的能力。物理空间想象能力是指在解决物理问题时,在头脑中形成的物理情景和物理模型。创设物理情景是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的前提条件,空间想象能力是物理情景的再现和升华。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教育不能只停留在传承人类原有文化的层面上,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探求科学的学习方法和途径,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手段和技能,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的习惯,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运用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给学生开辟思维的广阔空间,在教学中去拨动学生思维

6、的琴弦,激发学生封存的记忆,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让他们敢于越超前人,勇于挑战自我,充满信心,大胆开拓。在当今的教学中,教师在重视知识的传授,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进行知识和信息的储存,尽可能多地吸收前人已总结出的思维成果的同时,更应该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思维的方法和技能、技巧,让学生在头脑中进行搜索联想,考虑采用什么。凡尔纳曾说过:只要世界上有人能够想象得出来,就一定会有人将想象变成现实1。他的说法已经得到了有力的验证。比如,电话、电视、飞机、火箭等等,不都是人们受到某种启发或看到某种现象,从而产生想象,在大脑里构建蓝图,然后通过艰苦地努力和尝试实现的吗?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每一个脚印都蕴含着想象的

7、火花,每一点成功都闪烁着创造的光芒。很多学生普遍反映物理难学,其根本原因在于理不清物理过程,空间想象能力不够,在头脑中不能形成正确的物理情景,因此对一些物理问题无从下手。在物理教学中,如果创设合适的物理情景,帮助学生形成概念、建立模型、得出规律,便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2 空间想象力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21想象力是人的智力因素中极为重要的一种,是创造力的基础和动力物理学科是一门以物理现象和物理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这就决定了物理概念和规律本身隐含着想象特色。翻开物理学发展的历史,从牛顿到爱因斯坦,从经典力学到相对论,物理学的每一个新理论的建立,无不是从科学家的想象起

8、步的。在世界科学发展史上做出卓越贡献的大科学家牛顿就曾经设想:从高山上用不同的水平速度抛出物体,其速度一次比一次快,落地点也就一次比一次离山脚远。如果没有空气阻力,当速度足够大时,物体就永远不会落到地面上,它将围绕地球旋转成为一颗绕地球运动的“人造地球卫星”,正是这想象中的情景奠定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基础,并且引发了后来航天史上的革命;伽利略用重轻球自由下落的想象实验推翻了“重物比轻物下落快”的千古教条;法拉第为电场和磁场引入了神奇的磁感线和电场线;汤姆逊依据电子的发现,想象了原子枣糕式模型这些都是著名的极富独创性的想象的产物。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物理学辉煌的今天。22物理学的发展离不开想象,同

9、样,物理学习也离不开想象物理学中的理想模型(质点、点电荷)、理想过程(自由下落、等温、等压)、理想实验(理想斜面实验)都是以一定事实为依据,以一定形式为支持建立起来的正确、鲜明、概括化的理想化形象,是丰富想象的产物。2在物理学习中要理解它们需要想象,要针对某一具体问题建立一个理想化的形象更需要想象。要使学生养成习惯:每遇到一个问题都能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思考、联想,唤起大脑中与该问题有关的表象,并将其与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比较、重组,构建出新的物理形象,寻找出多个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而筛选出最佳方案。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针对某一问题,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联想,从而提高想象的自觉性和目的性

10、。在物理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想象发挥着重要作用。解决物理问题不仅需要想象得出问题的空间关系和物理图景,而且需要想象在整个解题思路中起导向和创造作用,这种导向作用表现为通过想象获得对问题轮廓整体的认识,引导解题活动有目的地向着预想的方向发展。3 物理情景创设31密切联系生活。 物理现象无处不与生活相联系。在中学课本中,有些物理问题是形象的、直观的,但也有一些物理问题是抽象的、概念化的物理模型,在教学过程中若能转化为生活实例,对学生来说既易接受,又易掌握。例如,在讲单摆问题中速度与位移的关系时,以生活中荡秋千为实例,让学生亲身体验或根据以往的经验,就能够很容易地使学生认识到往最低点运动时速度增大,往

11、两侧运动时速度减小。32利用像象直观,创设问题情境物理上的直观教学和实验教学就是重视学生感性认识,利用想象直观的教具和图片、声音等素材,展现物理情景的。比如在讲解,杠杆知识的引入中,出示生活中常见的剪刀,夹蜂窝煤的火钳等,给学生以最直接的感官刺激。学生首先接受他们是简单机械,同时产生兴趣。在这样的时机,教师把要研究的问题界定在“杠杆”,对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很积极的促进作用。33 用学生亲身体验,创设问题情境在“做功和内能的改变”教学中,使让学生“摩拳擦掌”感受一下自身的摩擦生热,在学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教学课堂上,体会一下手拍桌子时手也有火辣辣的感觉。通过具体操作,引导学生参与了观察、分析

12、、抽象、概括这一生动的过程,概念的理解、表述、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而且对后面相关知识的理解都奠定了基础34 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如果不学习新知识,则新问题将将无法解决,或者解决了问题后,要说明解题过程的正确性时,不用新知识便无法说明理由。在教师设置的此种“新冲突”中,学生产生的兴趣和迫切心情是课堂上最珍贵的波澜。例如:在明确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以后,学生会解释“空中下落的雨滴速度越来越快,是重力改变了他的运动状态”,此时教师马上提出“教室里的日光灯受到重力和两绳向上的拉力,共三个力的作用,它却一直静止,为什么如此多的力却没能改变日光灯的运动状态?学生必

13、然被新的问题,新的矛盾深深吸引,在这样的冲突“刺激”下提出平衡力的教学,效果不会差。根据奥苏贝尔的同化理论,任何一个新知识均可以通过上位学习、下位学习、组合学习,设计恰当的先行组织者,寻求它与旧知识的联系作为新概念的增长点,促进新知识的学习。可见在教学中,利用学生原有知识来创设情景,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促进思维的敏捷性和创造性。如在“电磁振荡”教学中,提出以下问题:电容器具有什么本领?当电容器的带电量增加时,其两端的电压、电场强度以及它所储存的电场能如何变化?(得到上述物理量是同步变化的)当电流通过自感线圈时,将产生何现象?如电流增加时,它内部的磁场能如何变化?自感电动势的作用如何?如果

14、把一储存电荷的电容器与一自感线圈组成一个回路,电路中的电流将是怎样一种情况?通过上述问题的回答,学生不但把原有知识回忆起来了,而且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同时,让学生猜想情况,提出各种假说,学生的求知欲得到充分的调动。4 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41创设宽松环境,诱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对于刚接触物理的学生一般都觉得物理比较有兴趣,这是因为物理知识、物理现象来源于生活,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许多物理实验都能让学生浮想连翩。但过不了多久,一部分学生就会对教师自认为是很精彩的物理现象、物理知识麻木,甚至是讨厌。这是因为教师在讲解这些知识时没有及时满足学生好奇的各种提问,折断了学生联想的翅膀,把学生的思维一个个地抓进了他们不心甘情愿进去的知识框框中。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发展想象力、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空间、机会和舞台,为学生的成材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在物理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联想和善于联想。敢想才是敢做的起点,教师对学生稚嫩、离奇的想象不要讽刺、讥笑,要珍惜并加以引导。爱因斯坦在回答别人问他为什么能做出创造时说:“我没有什么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