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踩踏措施及应急预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9732739 上传时间:2023-12-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踩踏措施及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防踩踏措施及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防踩踏措施及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防踩踏措施及应急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防踩踏措施及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踩踏措施及应急预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岩滩镇中心小学2011年度防踩踏措施及应急预案为了加强学校教学楼楼梯的安全管理工作,防止学生因上、下课 拥挤或在地震、火灾等意外事故时发生踩踏,根据我校的安全工作条 例特制订学生密集出入时防踩踏措施及预防学生踩踏应急预案:一、成立处置突发事件的领导小组组长:覃介平副组长:韦羡葵 韦富严 覃万录组员:各班班主任科任教师覃振江二、机构职责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制定应急预案和落实 各项措施,完善工作机制和完善应急保障系统。2、学校领导要识别容易出现踩踏的风险所在,重点防范,运用 各种形式,加强对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安全教育,守秩序教育,增强 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3、学校领导要经常性地对

2、学校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以及场地、 和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要及时整改。4、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5、值日教师、领导履行值日工作职责,坚守学校。6、各班班主任要在身边常备家长通讯录。三、教师职责及对学生的安全教育要求:1、各班班主任要经常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教育学生行走 要靠右,不要拥挤,防止踩踏挤压等不安全事故的发生,对有这样现 象的学生要给予批评教育,责令其改正错误行为。2、上放学路上如有学生故意打闹等不良行为要给予制止,防止 拥堵现象的发生。3、学生在经过楼梯发生踩踏等安全事故时,所在教师要及时组 织疏导,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4、一旦发生踩踏等安全事故,值班教师或所在教师要马上报

3、告 学校领导和教办,同时根据伤情拨打120急救电话,组织送往镇医院 进行抢救处理。5、教师有责任教育学生遵守学校规定,特别是路上应该注意的 安全问题要经常讲,以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6、上课期间一旦发生灾情,所有老师都有责任及时报告学校领 导,并负责组织好本班学生,做好疏散等工作,还要马上组织人力抢 救,但不能要求学生走近危险地方;要及时切断电源,防止灾情的进 一步蔓延。要及时电话报警(电话119)同时组织学生疏散,防止损 失扩大。7、在出现紧急情况的时候,在场的教师和领导要注意按照应急 疏散指示、标志和图示进行合理正确的疏散学生。8、在出现重大灾情等事故时,要及时通知学校应急行动小组, 疏散安

4、全小组,通讯防护救护小组,保证在最短时间赶赴出现危险的 地点。9、要学会正确的基本逃生常识,掌握灵活的应急处理措施。10、未依法履行安全职责,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或违反本规定 的,经校务会,行政会议以及有关部门的认定,由学校依照有关规定 对责任人员给予行政纪律处分或者其他处罚。因渎职、失职或者管理 失控发生事故,造成恶劣影响的,由有关管理部门和公安机关依照有 关法律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四、应对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发生事故后,目击者要立即向领导小组反映,领导小组立即启动 应急预案,所有成员必须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抢救。同时,迅速拨打报 警电话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请求援助。报告应该

5、包括以下信息: 事故发生的时间与地点、种类、程度、危害;己采取和准备采取的应 急行动。发生事故后,领导小组按以下原则组织学生进行紧急疏散:1、发生突发事件后立即吹哨报警,安全领导小组迅速组织全校 师生疏散逃生。2、具体疏散工作安排:(1)课余时间各班班主任负责指挥木班学生疏散,上课时间由 授课教师负责指挥学生疏散。(2)每楼层安排一名教师维持秩序(当天在楼梯间旁当堂上课 的教师负责)。(3)操场及运动场指挥员:覃介平 覃振江(4)紧急疏散后集中地点:疏散下来的学生按指定线路到运动场集合,不能影响其它班级。五、疏散要求与注意事项1、听到学校发生的警报声后,全校师生立即快速、安全进行疏 散,不能再收拾物品。2、疏散集合地点:东校区全部疏散到操场,西校区疏散到教学 楼的一楼教室前的运动空旷地。3、疏散顺序:教师指挥学生按计划安排依次快速、安全疏散, 不能抢先,以免发生拥挤践踏事故。4、疏散过程中如果发生意外伤害,首先进行简单救助,为伤员 包扎伤口,然后安排专人进行护理并送到镇医院救治。岩滩镇小2011年11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