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湘教版】高三一轮讲练:第18讲城市空间结构含答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9732478 上传时间:2022-09-01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2.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湘教版】高三一轮讲练:第18讲城市空间结构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新版【湘教版】高三一轮讲练:第18讲城市空间结构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新版【湘教版】高三一轮讲练:第18讲城市空间结构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新版【湘教版】高三一轮讲练:第18讲城市空间结构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新版【湘教版】高三一轮讲练:第18讲城市空间结构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版【湘教版】高三一轮讲练:第18讲城市空间结构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湘教版】高三一轮讲练:第18讲城市空间结构含答案(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 版 地 理 精 品 资 料 2019.4本节复习脉络:考点一|城市区位因素与城市等级体系(对应学生用书第107页)识记基础梳理1城市与城市区位(1)城市含义: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是一定地域的社会、经济、文化中心。特点:人口和产业活动密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比较高、交通运输和信息交流相对发达。(2)城市区位因素含义特点实例自然地理区位指城市与周围的山脉、河流、湖泊、海洋等自然地理事物的空间关系对城市的影响相对稳定水源条件较好的山前平原,荒漠地区的绿洲,有利于形成城市经济地理区位指城市与周围经济事物(如铁路、公路、港口、城市、工矿企业、商品农业基地等)的

2、空间关系随生产力的发展、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经济空间格局的变化而改变邻近矿产地形成工矿城市;邻近港口或边境形成口岸城市;邻近铁路及交会处形成铁路枢纽城市政治文化地理区位从政治文化角度分析某一城市与其他行政单元的空间关系有一定的历史继承性深圳、珠海发展得益于其毗邻香港、澳门的优越地理区位和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3)城市空间布局特点人口密集地区城镇数量较多,并在其人流、物流的集聚部位形成比较大的城市。沿河、沿湖、沿海地区城镇较多,在河流交汇处或入海处形成较大的城市。交通运输枢纽处形成较大的城市。历史文化胜地、著名旅游地、大规模的商品集散地和边境口岸会形成较大的城市。自然因素往往是通过影响人口分布而影

3、响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城市的分布与人口、生产力的分布是一致的,即城市密集地区必然是人口密度高、生产力水平高的地区。2中心地理论(1)概念研究城市空间组织和功能布局的一种城市区位理论。(2)中心地理论的主要内容中心地规模与数量的关系城市是周围乡村的中心地。一个地区城镇规模的大小与数量成反比,规模小的城镇数量多,规模大的城镇数量少;城镇等级越高,数量越少中心地的核心与服务范围中心地理论认为,最便于提供货物和服务的地点,应位于圆形商业区域的中心。在理想的平原上,中心地的服务范围表现为以中心地为核心的正六边形中心地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大小高级中心地服务范围大,彼此相距远,六边形数目少;低级中心地服务范围小,

4、彼此相距近,六边形数目多中心地职能间的关系高级中心地包容低级中心地,高级服务范围覆盖低级服务范围,从而构成层次分明的空间网络系统理解要点突破1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城市区位是指城市与外部自然的、社会的和经济的事物之间所构成的空间关系,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如下图所示: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1)城市等级与城市服务功能之间的关系(2)城市等级体系特征不同等级的城市数目和相互距离是不同的。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相距较近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3影响城市等级体系的因素城市等级的提高和服务范围扩大需要的基本条件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发达的交通和丰富的资源条件支撑。此外

5、,人口条件也是影响因素之一,具体内容对比如下表所示:影响因素影响表现地理位置地理位置优越,腹地广阔,服务范围大,发展条件优越,潜力大优越的地理位置能极大地提高城市等级,扩大服务范围,如上海市的城市规模的变化过程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关系密切资源条件位于资源丰富地区的城市能够获得支撑城市进一步发展的资源条件为城市发展提供丰富的物质(如粮食、副食品等)条件、丰富的动力条件、丰富的城市用地等,如大同市、黄山市交通条件位于交通枢纽上的城市能够通过便利的交通为更远的居民提供服务,使其服务范围扩大铁路枢纽城市、公路枢纽城市、港口城市等,如株洲市、武汉市等人口条件城市为服务区的居民提供货物和服务,服务人口要达到

6、门槛人口位于人口稠密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小;相反,位于人口稀少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大运用考向通关考向1城市区位因素分析下图中甲地所在的国家,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据此完成12题。1在甲地形成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是()A地形B气候C公路交通枢纽D港口2该城市发展成为该国首都的优势条件是()A位置适中B资源丰富C气候宜人D经济中心解图流程答案1.D2.D(2018安徽皖南八校联考)雄安新区,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坐拥“华北明珠”白洋淀,距北京120千米,距天津110千米。雄安新区将与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形成北

7、京发展的新两翼。读图完成35题。3与通州相比,雄安新区的区位优势是()A交通位置好B距离天津近C水资源充足D发展空间充裕4与通州相比,雄安新区的城市定位是()A北京的行政副中心B生态宜居新城市C京津产业集聚中心D京津冀的交通枢纽5雄安新区的建成,将()A根本上解决“大城市病”B提升保定市城市等级C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D减少北京市服务种类3D4.B5.C第3题,根据图示位置,与通州相比,雄安新区距京津地区较远,区位优势是发展空间充裕,D对。通州的交通位置较好,A错。通州距离天津近,B错。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没有水资源优势,C错。第4题,与通州相比,雄安新区的城市定位是生态宜居新城市,B对。通州发展

8、成北京的行政副中心,A错。京津产业集聚中心、京津冀的交通枢纽分布在京津地区,C、D错。第5题,雄安新区的建成,将缓解大城市病,不能根本上解决“大城市病”,A错。不会提升保定市城市等级,B错。能够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C对。不会减少北京市服务种类,D错。考向2城市等级体系(2017全国卷)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主要的客流集散地。下图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据此完成68题。6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A站点的用地面积B周边的人流量C站点的信息化水平D周边的环境质量7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测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为()A中心商务区B森林公园C大型住宅区D产业

9、园区8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A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B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C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D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6B7.A8.C第6题,B对:地铁站点主要是供乘客上下车的地点,因而周边人流量的大小决定了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A、C错:地铁站点等级决定了用地面积的大小和信息化水平的高低。D错:周边的环境质量好坏与地铁站点等级高低关系不大。第7题,A对:甲、乙、丙位于城市中心附近,站点等级高,距离近,交通便利,应为人口最密集的中心商务区。B错:森林公园的人流量较小,附近站点的等级应较低。C错:大型住宅区占地面积大,一般不会布局在交通最为便利、地价高的城市中心。D错:产业园区一

10、般位于市区外围、交通便利的地方。第8题,C对,A错:读图可知,地铁沿线分布着多个一级站点,因而有多个核心,故该城市的空间形态是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B、D错:由图中的城市环线可以判读出城市空间形态为团块状。考点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城市功能区的分布(对应学生用书第109页)识记基础梳理1城市土地利用2城市功能分区(1)功能区:商业区、居住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交通与仓储区、风景游览区与城市绿地、特殊功能区等。(2)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状况等。(3)中心商务区:主要功能:具有商务枢纽职能、交通中心职能、房地产开发职能、旅游职能。特点1各功能区人口密度

11、的时间差异: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稠密,夜晚人口稀少;住宅区白天人口密度较小,夜晚人口密度大;工业区白天和夜晚的人口密度变化相对较小。2楼层高度与市中心距离的关系:距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楼房的建设成本越高,为降低生产成本,楼房就向高处发展,因而楼层越来越高。理解要点突破城市中最常见的功能区主要有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其分布、形态及特征对比如下:功能区形态特征位置住宅区集聚成团状,占地面积大,工业化后出现分化建筑质量上中高级与低级住宅区分化;位置上中高级与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中高级住宅区城市外缘,与高坡、文化区联系低级住宅区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相联系商业区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分布商

12、业活动繁忙,昼夜人口数量变化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工业区集聚成片外缘移动,并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运用考向通关下图示意东欧城市的典型空间结构。读图,回答12题。1图中代表的依次是()A工业区、别墅区、绿化区B绿化区、工业区、别墅区C绿化区、别墅区、工业区D别墅区、绿化区、工业区2该城市()A老城区地租最高B中心向西南方向移动C空间形态变化受交通影响D仓储式购物中心地处中心商务区解图流程答案1.D2.C城市三大功能区的判断方法(1)看面积:住宅区面积最大,其次是工业区,商业区面积最小。(2)看距市中心远近:一般情况下,距离市中心由近及远依次为商业

13、区、住宅区、工业区。(3)看形态:商业区一般呈点状、条状,住宅区和工业区一般呈片状。(4)看人口变化:商业区昼夜人口差别最大,白天人口多,晚上人口少;住宅区与商业区变化相反;工业区人口昼夜差别最小。(5)看建筑物密度:商业区建筑物高大稠密,住宅区次之,工业区建筑物密度最小。(6)看分布趋势:住宅区、工业区不断向郊外移动,市中心比例逐年下降;商业区虽也有向郊区交通便捷处移动的趋势,但幅度较小,在市中心上升幅度较大。 (2016北京高考)城市居民往返于居住地和各功能区之间所耗费的能量总和,即出行能耗。下图示意某大城市居民月出行次数与出行能耗的组合关系。读图,回答下题。3据图判断()A甲区多公共服务

14、设施,靠近住宅区B乙是位于郊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C丙区商业网点等级低,服务半径小D丁为中心商务区,能耗昼夜差异大B由材料可知“城市居民往返于居住地和各功能区之间所耗费的能量总和,即出行能耗”。甲区出行次数少,出行能耗高,说明甲远离居住区,A项错误;郊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距离市中心较远,因此出行能耗会较高,同时居住区的人们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上班,出行次数也会较多,B项正确;商业网点等级低的服务网点,主要提供大众服务,居住区的人去的次数多,C项错误;由于中心商务区提供的是全面的高等级的服务,无论居住区在哪个区域,往往寻求高等级服务时才会到中心商务区,因此出行次数较低,D项错误。考点三|城市功能区的影响因素(对应学生用书第111页)识记基础梳理城市功能区的影响因素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因素有多种,主要有经济、社会、历史、行政四方面,它们的影响如下图所示:理解要点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