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才不遇,惜时奋进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9729410 上传时间:2022-07-1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怀才不遇,惜时奋进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怀才不遇,惜时奋进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怀才不遇,惜时奋进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怀才不遇,惜时奋进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怀才不遇,惜时奋进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怀才不遇,惜时奋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怀才不遇,惜时奋进(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思乡)经典回放望月怀远 唐 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共此时。情人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 手赠,还梦佳期。妙文赏析【原文注释】怀远:怀念远方的亲人。海上二句: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使人想起了远在天涯海角的亲友,此时此刻也该是望着同一轮明月。情人:多情的人,指作者自己;一说指亲人。遥夜:长夜。怨遥夜:因离别而幽怨失眠,以至抱怨夜长。竟夕:终夜,通宵,即一整夜。怜:爱。滋:湿润。光满:月光照射到屋内。怜光满:爱惜满屋的月光。不堪二句:月华虽好但是不能相赠,不如回入梦乡觅取佳期。【原文翻译】诗人望见明月,立刻想到远在天边的亲人,此时此刻正与我同望。有情之人,彼此都终夜相思,

2、彻夜不眠。身居室内,灭烛望月,清光满屋,更觉可爱;披衣出户,露水沾润,月华如练,益加陶醉。如此境地,忽然想到月光虽美却不能采撷以赠远方亲人,倒不如回到室内,寻个美梦,或可期得欢娱的约会。【诗歌赏析】这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是作者在离乡时,望月而思念远方亲人而写的。天涯共对的一轮明月竟是这样撩人心绪,使人见到它那姣好圆满的光华,更难以入睡。作者细巧地写出了深夜对月不眠的实情实景。构思奇妙,意境幽清。这里诗人翻古为新,悠悠托出不尽情思。读完诗只觉余韵袅袅,令人回味不已。趣味点击【作者简介】张九龄(678-740),唐朝大臣。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景龙(唐中宗年号,707-7

3、10)初年进士。唐玄宗时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是唐朝有名的贤相。开元二十四年(736年)为李林甫所谮,罢相。其感遇诗以格调刚健著称,有曲江集。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创作背景】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张九龄在朝中任宰相。遭奸相李林甫诽谤排挤后,于开元二十四年(736)罢相。望月怀远这首诗应写于开元二十四年张九龄遭贬荆州长史以后,同感遇十二首应该属于同一时期的作品。牛刀小试1.这首诗描写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怀?2.读读这首古诗,试着背一背。(咏物)经典回放梅 花 宋 王安石墙角数枝梅

4、,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妙文赏析【原文注释】凌寒:冒着严寒。遥:远远的。知:知道。为:因为。暗香:指梅花的幽香。【原文翻译】墙角有几枝梅花,正冒着严寒独自开放。为什么远看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那是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诗歌赏析】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作者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积极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这首小诗意味深远,而语句又十分朴素自然,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趣味点击【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

5、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创作背景】王安石变法的新主张被推翻,两次辞相两次再任,放弃了改革。这首诗是王安石罢相之后退居钟山后所作。牛刀小试1.诗人通过梅花,赞美了梅花的什么品德和怎样的生命力?2.古有“四君子”,除了“梅”,还有什么?(节日)经典回放中 秋 月 宋. 苏轼云收尽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妙文赏析【原文注释】银汉:即银河。玉盘:指

6、月亮。【原文翻译】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诗歌赏析】这首词从月色的美好写到“人月圆”的愉快,又从今年此夜推想明年中秋 ,归结到别情。形象集中,境界高远 ,语言清丽,意味深长。趣味点击【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

7、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创作背景】这首诗叙述的是诗人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牛刀小试1. 诗中的“玉盘”指什么?2.请你谈谈对一、二句的理解。3.中秋月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山河经典回放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 眉 山 月 半 轮 秋 , 影 入 平 江 水 流。 夜 发 清 溪 向 三 峡, 思

8、君 不 见 下 州 。妙文赏析【原文注释】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影:月光。平羌:即青衣江。源出四川芦山县,流经乐山县汇入岷江。清溪:指清溪驿。三峡:长江三峡,即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君:指峨眉山月。渝州:今重庆一带。【原文翻译】峨眉山上,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夜里我从清溪出发奔向三峡,到了渝州就能看到你(峨眉山上的月亮)了,多么思念你啊!【诗歌赏析】这首七绝包含了五个地名,写出一种空间上的变化,这种变化又由一个“月”字联系成一个整体,抒发了诗人远离故土时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五个地点的运用也进行了不同处理,读来不觉繁琐呆板。趣味点击【作者简介】李白(701年762年)

9、,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有李太白集传世。牛刀小试1.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中写的月亮是什么月相?2.峨眉山月歌作者是( )(朝代)的( )(姓名)。3.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山水经典回放湖口望庐山瀑布水唐.张九龄万丈红泉落,迢半。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日照虹似,天清风雨闻。灵山多秀色,空水共。妙文赏析【原文注释】湖口:江西省九江市下辖县,因地处鄱阳湖入长江之口,故称湖口。湖口遥对庐山。红泉:指阳光映照下的瀑布。迢迢:形容瀑布之长。紫氛:紫色的水气。重云:层云。虹霓:阳光射入窜的水珠,经过折射、

10、反射形成的自然现象。灵山:指庐山。氤氲:形容水气弥漫流动。【原文翻译】万丈瀑布飞流直下,好像从天上落下,四周呈现半红半紫的雾气。它穿过杂树而直下,它穿过重重云雾。阳光照射上去像一条彩色的虹霓,在这晴朗有天气里,又好像听到风雨的声响。这庐山就如同仙山一样,多么壮美啊,烟云与水气融成一片。【诗歌赏析】这首诗描写的是庐山瀑布水的远景,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手法,重彩浓墨,渲染烘托,描绘了一幅雄奇绚丽的庐山瀑布远景图。诗人欣赏瀑布,突出赞叹它的气势和神采等。趣味点击【创作背景】这首诗大约作于张九龄出任洪州都督转桂州都督之时。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年),时为宰相的张说十分赏析张九龄的才华和能力,任张九龄为

11、中书舍人。三年后,张说因遭人弹劾被罢相,诗人也随之被贬。旋即,又迁为冀州刺史,他以照顾年迈老母为由上疏奏请固授江南一州。唐玄宗准他“改为洪州都督,俄转桂州都督”,张九龄因获玄宗恩遇对朝廷感恩戴德,也从失去张说依靠的阴郁中走了出来,因自己的才华和德行获得皇帝的肯定而壮志满怀。怀着这样的心情,张九龄写下了这首诗。【作品介绍】张九龄(678740),唐朝大臣。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景龙(唐中宗年号,707710)初年进士。唐玄宗时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是唐朝有名的贤相。公元736年(开元二十四年)为李林甫所谮,罢相。其感遇诗以格调刚健著称,有曲江集。牛刀小试1

12、.这是一首( )诗。2.本诗与( )(作者)的 皆写庐山瀑布。3.课后再读一读张九龄的诗。山河经典回放归嵩山作 唐.王维清川带长,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相与。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妙文赏析【原文注释】嵩山:五岳之一,称中岳,地处河南省登封市西北面。清川:清清的流水。 薄:草木丛。闲闲:从容自得的样子。迢递:高远的山。【原文翻译】清澈的川水环绕一片草木,驾车马徐徐而去从容悠闲。流水好像对我充满了情意,傍晚的鸟儿随我一同回还。荒凉的城池靠着古老渡口,落日的余晖洒满金色秋山。在遥远又高峻的嵩山脚下,闭上门谢绝世俗度过晚年。【诗歌赏析】此诗是作者在终南山归隐时所作:清晰的河川沿

13、着草丛缓缓流淌,回归的马车从容不迫十分安详。河水汩汩,陪伴着我,归巢的禽鸟展翅与我同行。荒凉的城池临靠古老的渡口,秋山间洒满了绯红的夕阳。远处高峻的嵩山就是我的新家,回去后休问世事把一切都淡忘。趣味点击【作者简介】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有王右丞集。【作品介绍】归嵩山作是唐代诗人王维所写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通过描写作者辞官归隐嵩山途中所见的景色,抒发了作者恬静淡泊的闲适心情。【创作背景】开元(唐玄宗年号,公元713741年)中,唐玄宗常住东都洛阳,所以王维从济州(今山东省济宁市)贬所返回后,在洛阳附近的嵩山也有隐居之所。此诗就是王

14、维从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回嵩山时所作的。牛刀小试1.王维是盛唐( )诗派的代表。2.本诗描绘的是( )(季节)的景色。3.请试着把这首诗背下来。四季景色经典回放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x)。日长篱(l)落无人过,惟(wi)有蜻蜓蛱(ji)蝶飞。妙文赏析【原文注释】梅子:梅树的果实,夏季成熟,可以吃。麦花:荞麦花。花为白色或淡红色,果实磨成粉可供食用。篱落:篱笆。蛱蝶:蝴蝶。【原文翻译】一树树梅子快要成熟了,变成了金黄色,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白天变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人们都忙着在地里干活,中午也不回家,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诗歌赏析】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前两句写出梅黄杏肥,麦白菜稀,色彩鲜丽。诗的第三句,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最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后两句写出昼长人稀,蜓飞蝶舞,以动衬静。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趣味点击【作者简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