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视知觉读后感1500 字艺术与视知觉读后感好书推荐/ 《艺术与视知觉》鲁道夫 阿恩海姆生于1904年,原籍德国1928年因对视觉表现心理学、 哲学和美术音乐史的研究卓有成就而获得柏林大学的博士学位他对中国的美术界来说知名度是很高的同时,作为一位心理学家和艺术理论家,他对教育问题也非常关注阿恩海姆对美术教育的最重要的贡献, 应该表现在他对视知觉的重要性所作的令人信服的充分论证, 从而为美术教育在我们社会和学校的中的地位确立了牢固的基础 阿思海姆对美术教育的见解主要集中在他的那篇《关于艺术教育的思考》的专论上现代心理学已经证明了, 视知觉过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物理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 对此, 解剖生理学也证明了人的视神经实际上是脑神经的一部分, 视神经与脑神经甚至有着一种一对一的联系观看的过程, 必然要伴随着大脑的话动 知觉意味着对事物意义的识别和判断 在这一判断过程中, 阿恩海姆对知觉作了这样的解释: “所谓知觉,就是那些具有相对说来较为简约形态的模态和样式(我称之为视觉概念或视觉范畴), 与刺激达到一致(或用之取代它) ” 因此, 知觉的过程必然包括抽象、分析、综合、补足、纠正、比较、结合、分离,在背景中分离和突出某物等方法。
正是在这一认识基础上,阿恩海姆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 视觉思维在知觉对客观事物的把握过程中, 人们逐渐形成了心理意象 这种心理意象在我们的思维过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所谓心理意象, 是具有一定的抽象程度能反映事物样式特征的形象 它比实际事物更抽象,但比概念要具象,居于中间成为沟通两者的中介,将表象世界与抽象思维联系起来 阿恩海姆高度评价了意象在思维活动中所具有的作用; “思想是借助于一种更加合适的媒介—— 视觉意象 —-进行的而语言之所以对创造性思维有所帮助, 就在于它能在思维 展开时,把这种意象提供出来他主张专门从事概念思维的人,必须 时时将思维向意象回复,否则,就会陷人一种 贫血的思考”思维需要意象,意象中又包含着思维因此,包含意象的视觉艺 术乃是视觉思维的故土 正是从这一意义上,美术教育就非常值得 重视了阿思海姆基于自己对人的基本素质的理解,将学校的教育基础课 程分为三大中心领域其一是哲学,它主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其二是视觉训练,使学生学会将视觉现象作为对待有组织的思维的主 要途径来处理;其三是语言训练,使学生能够用语言交流自己所思考 的问题阿恩海姆对儿童美术有独到的解释, 他认为儿童美术之所以 有一种简化和几何化倾向,可以用格式塔理论来解释,就是人类的认 识是从整体到局部逐渐分化的。
儿童绘画是从最简单的因素 一一线条 开始其美术活动的,而后进入最简单的形状一一圆形随着区别律的 强化,儿童开始将最简单的圆形加以分化在更进一步的发展中,儿 童在作品中形成了用水平和垂直关系来表现物体最终,儿童在自己的作品中增加了倾斜关系,而使作品变得越来越复杂起来儿童美术 正是这种由整体到分化、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中,逐渐走向成人美术 的阿恩海姆找到了教育的最基础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