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科协上半年工作进展及下半年工作安排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9722016 上传时间:2023-07-30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科协上半年工作进展及下半年工作安排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安徽省科协上半年工作进展及下半年工作安排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安徽省科协上半年工作进展及下半年工作安排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安徽省科协上半年工作进展及下半年工作安排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安徽省科协上半年工作进展及下半年工作安排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科协上半年工作进展及下半年工作安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科协上半年工作进展及下半年工作安排(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环绕科学发展主题为服务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作出新奉献省科协八届四次全委会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有关的重要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对的领导下,按照八届三次全委会的部署,全省各级科协组织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进一步贯彻贯彻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国科协成立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发言规定,环绕中心,服务大局,切实履行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职责,团结组织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着力为我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科技工作者服务,初步形成了“创新性工作有突破、常规性工作有创新”的发展态势。我省科协事业的发展得到

2、了中国科协的高度注重和大力支持。去年,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邓楠,书记处书记冯长根、程东红、张勤等领导同志先后来我省指引工作,参与了由省科协组织开展的中国(芜湖)第四届科博会揭幕式、中国(芜湖)科普产业园揭牌典礼、安徽省科普产品工程研究中心大厦奠基典礼等重大活动。邓楠书记在“中国科协工作报告”中对我省发展科普产业、开展海智工作、实行常委联系点制度等七项工作予以肯定。在全省各级科协组织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毕了省科协八届三次全委会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科协事业又获得了新成效。一、服务我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获得新成效为充足发挥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推动我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重要作用,全省各级科

3、协组织以大力发展科普产业、加大海智工作力度、进一步实行“5612”工程等为抓手,努力搭建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平台,积极推动科协工作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为科技工作者施展才智、建言献策、投身创新型安徽建设发明条件、提供服务。一是科普产业发展获得新突破。开发科普产品、发展科普产业是我省率先提出的创新理念,通过近年实践,得到了中央书记处和国务院“纲要办”的肯定。按照中央书记处和国务院“推动科普文化产业发展”、“逐渐建立公益性科普事业和经营性科普产业并举机制”的新规定,环绕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我们以服务皖江示范区、合芜蚌实验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为重点,以举办第四届中国(芜湖)科普产品博览交

4、易会为契机,建立了全国第一家省级科普产品工程研究中心和中国(芜湖)科普产业园,推动建立了科普产品的研发、生产、交易、流通和集聚载体,基本形成了科普产业发展的要素支撑和产业发展雏形,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中国科协领导的充足肯定。央视新闻联播、人民网、安徽日报、安徽电视台、新浪网等160多家中央和省内外主流媒体纷纷进行了宣传报道,为我省进一步实行科普法、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和推动科普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以建设安徽省科普产品工程研究中心为重点,打造全国第一种科普产品综合研发基地。全国首家省级科普产品工程研究中心大厦的隆重奠基,标志着我省科普产品综合研发在本来的基本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巩固了我省科普产品

5、研发在全国的领先优势,得到了中国科协和省委、省政府的充足肯定。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党组书记、书记处第一书记邓楠亲临现场,并宣布项目动工。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程东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曹建国,省领导王明方、王秀芳、朱先发、赵韩,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侯建国院士等出席奠基典礼。倪发科副省长在致辞中指出,省科普产品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为我省皖江都市带承办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实验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增添新的亮点。以举办“中国(芜湖)科普产品博览交易会”为重点,打造全国第一种科普产品展示交易平台。科博会已成功举办四届,本届科博会中国科协党组书记邓楠出席并宣布大会

6、揭幕,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程东红,省领导王秀芳、倪发科、方兆本,中科院院士伍小平、王颖、顾逸东,解放军总装备部少将唐贤明,英雄航天员景海鹏等出席揭幕式。本届科博会以“共建创新平台、发展科普产业”为主题,设立0个原则展位,有境内外近300家单位参展,现场交易及合同交易额3.5亿元。展会期间,还分别举办中国科普资源共建共享论坛、院士专家报告会、英雄航天员事迹报告会、优秀科普产品和优秀组织奖颁奖等活动,吸引了国内外约29.5万观众到现场参观体验。参与公众数和成交额均为历届最多。以创立中国(芜湖)科普产业园为重点,打造全国第一种科普产业集聚基地。科博会期间,在芜湖高新区举办了中国(芜湖)科普产业园揭牌暨

7、入园公司签约典礼。邓楠、倪发科共同为科普产业园揭牌。程东红代表中国科协致辞,省委常委王秀芳,省政协副主席方兆本,芜湖市党政重要领导等出席揭牌典礼。目前,科普产业园一期启动区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已建成投入使用,16家科普产品研发公司入驻。二是海智工作迈上新台阶。海智工作是新形势下科协系统发挥优势、服务经济建设的创新载体,是引进海外科技资源服务我省加速崛起的重要抓手。一年来,我们坚持“以引智为桥梁,以引进高新项目为目的”,积极为海外科技人才来皖创新创业、技术征询、项目开发与对接提供服务,大力推动中国科协海智筹划合肥工作基地建设,初步形成了省科协牵头,省直有关厅局配合支持,地方科协和学会参与实行,各

8、方力量共同推动的海智工作格局,摸索出一条具有安徽特色的海智工作新途径。我省海智工作得到了省政府和中国科协的肯定,受到地方党委、政府和海智专家及公司的欢迎。,海智合肥基地被中国科协列为年度重点支持项目,安徽海智工作经验被中国科协海智办多次宣传推广。引进海外高科技项目和高层次人才初见成效。在科协的积极联系和推动下,根据我省有关单位需求,运用所联系的海智专家资源,我们积极对接,分别协助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和省农科院、高新区等单位引进13名高层次科技人才,共有11个高科技项目在我省落户。合肥市科协海智工作成效明显,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足肯定和大力支持。海智工作常态化平台初步建立。海智工作常态化

9、平台是增进海智工作健康持续发展的基本,为此我们依托省科技征询中心、安徽科技开发公司、合肥经开区、合肥高新区及安徽农业大学,分别建立了五个海智工作平台。集成所联系的3个海外科技团队和712名海外科技人才资源,建立了以安徽海外科技人才专家库和海智项目库为支撑的海智资源平台。依托“安徽海智网”、“安徽公众科技网”、安徽科技报等媒体,建立了海智工作宣传平台。搭建海智工作新平台。在以往工作的基本上,去年我们成功举办中国(合肥)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论坛及海智项目与人才对接会。倪发科副省长出席并宣布会议揭幕。8位海外高层次人才参会,征集高科技项目100多项,并编印成中国科协海智筹划合肥工作基地项目汇编。其

10、中,“个人消费品物联网”等5个高科技项目现场签约;28项高科技项目达到初步合伙意向;有个项目已重点对接进入洽谈磋商环节。组织开展了与中国留学人员创业协会项目对接、美国华人专家科学家学社服务安徽科技行、欧洲华人微电子专业论坛回国创业团队安徽行等活动。举办了皖江都市带地方科协海智工作座谈会,推动海智工作向皖江示范区辐射延伸。三是进一步实行“5612”工程。环绕增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服务皖江都市带承办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为重点,积极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公司科技创新服务,增进创新要素向公司集聚。我会结合新形势规定,制定下发了有关进一步夯实推动“5612”工程进一步实行的告知,明确了为公司创新提供科

11、技服务的措施和目的。对以来在实行“562”工程工作中体现突出的10个省级学会、15个市科协进行了表扬奖励,通过典型带动,推动“5612”工程进一步开展。据不完全记录,共为561个公司提供了多种形式的科技服务97项。实现总效益.37亿元,节省资金8.5亿元。与相比,各项指标均有大幅度提高。四是积极推动科技思想库建设。开展了安徽省公民科学素质研究、安徽省科普产业发展研究、安徽省青少年科技创新状况调查研究等课题研究活动,其中,由我会组织完毕的安徽农技协发展研究课题,得到了中国科协的全额资助,并由中国科技出版社正式公开发行,这是国内第一部有关农技协工作的专著。第三届环境技术及知识转化国际会议论文集被E

12、I(工程索引)和TST(国际科技会议索引)收录。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提出的有关“皖江都市承办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六点建议被省政府采纳,并在示范区规划和建设中得到体现。省食用菌技术协会开展了安徽省食用菌产业发展软课题研究。据记录,各级科协组织开展集体调研23次,开展课题研究14项,反映科技工作者建议68条,其中208条得到了各级领导批示。五是学术交流质量和实效进一步提高。通过省、市、县三级联动的形式,以“服务自主创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题,举办了安徽省科协年会,共组织万余名各级科技工作者在4个分会场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承办中国科协“淮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科技论坛”,国家及淮河流域

13、有关省、市有关科技专家开展了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区的实地调研和学术研讨,共同为淮河流域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宿州市、淮南市、安庆市、黄山市、铜陵市、蚌埠市分别结合各本地实际组织举办了专项学术论坛。据记录,全省各级科协及所属学会共举办国内学术会议911个、国际及港澳台地区双边或多边学术会议5个,参与科技工作者12.9万人次。刊登学术论文10413篇,编辑出版学术论文集种。对台学术交流有了新进展。组织7批团组共113人次赴台考察交流,增进了皖台民间科技合伙。二、实行全民科学素质纲要获得新进展一是以迎接国务院纲要督查工作为契机,进一步推动纲要实行。组织省纲要工作领导小构成员单位对市、县贯彻纲要“十一五

14、规划”状况进行督查,征求对我省纲要“十二五规划”的意见和建议,认真总结我省五年来纲要实行状况。启动安徽省科学素质纲要“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和新一轮全国科普示范县的创立工作。支持省级示范农技协和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建设科普惠农服务站,争取中国科协支持,为亳州市、宿州市、六安市、全椒县、阜南县配备了科普大篷车,增强了基层科普服务的能力。国务院纲要工作督查组对我省以创新的思路,积极摸索公益性科普事业与经营性科普产业并举的机制,大力发展科普产业,推动纲要贯彻贯彻,予以了高度评价。二是积极推动纲要目的任务纳入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注重和关怀下,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

15、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把“全省人民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作为将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目的之一,明确规定“弘扬科学精神,加强科学素质服务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公众科学素质”,中国(芜湖)科博会被列为我省会展经济的三大重要平台之一,“科普教育产业”被作为创意服务业的重要构成部分,这是科学素质工作初次写入我省五年规划,为进一步实行纲要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合肥市科技馆二期工程、科学会堂和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建设,被列为该市“十二五”规划社会事业重点项目;蚌埠、芜湖、池州等市也积极推动纲要目的任务进入了本地“十二五”规划。三是着力打造培养优秀科技创新人才的“摇篮工程”。为了进一步摸索实行纲要工作的新途径,提高大

16、学生群体的创新创业意识和科普工作社会责任感,我会联合省教育厅、团省委等单位,共同组织举办了首届“安徽省百所高校百万大学生科普创意创新大赛”,这是国内初次面向大学生群体的科普创意创新比赛。本次活动得到了省内各高校和大学生的积极响应。共有12849人参赛,征集各类作品5755件,基本覆盖了省内的所有高校,辐射影响近百万大学生群体,展示了科协良好的社会形象,受到省委、省政府和中国科协领导的肯定。王秀芳常委代表省委、省政府,规定把大学生创意创新大赛办成培养优秀科技创新人才的“摇篮工程”,为兴皖富民储藏优秀人才。 四是充足发挥农技协作用,大力培养农村科普人才。与省委组织部、省农委联合下发了有关组织开展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负责人轮训工作的告知,省、市联动开展农技协骨干大规模培训。我会率先组织举办了以皖北地区为重点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