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和思路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9721977 上传时间:2023-09-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和思路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和思路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和思路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和思路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和思路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和思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和思路(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和思路以怀宁县江镇镇为例摘要:安庆市怀宁县江镇镇是我国首个“面点师之乡”,常年在外从事面点行业的务工人员超过2万人,全镇2476名在校学生中,留守儿童占70%以上。近年来,当地农村劳动力外出的现象非常普遍,由此引发的“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日益突出。本文采用文献查阅、实地调查等方法,对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和思考探讨,提出了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结论。本论文的基本思路是结合目前掌握的留守儿童的研究资料,对教育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作出分析和解剖,最后提出江镇镇“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思路及建议。关键字:留守儿童 教育问题影响因素 对策措施改革开放以来

2、,我国经济突飞猛进,城乡经济二元结构日益突出。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城乡间人口流动的局限被打破,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规模不断扩大,有效缓解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压力,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但由此引发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日益突出,并引起了党和政府、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为此也成为各界研究和探讨的热点。本文以怀宁县江镇镇为例,通过实地调研,探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进而提出相关对策措施。一、现阶段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长期以来,为了维持在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相对生活水平不过分降低,为了给家庭更好的经济后盾,供子女上

3、学、盖房子,年轻的劳动力不得不外出务工。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和户籍制度的限制,使得进城的农民工其“农民”的身份难以改变。在很多情况下不能和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市民”待遇。孩子教育费用过高,生活消费水平偏高,加上他们本身工作的不稳定性,使得他们不得不将孩子安顿在家,由孩子的祖父、外祖父或是其他亲戚代为监护。这样就衍生了农村留守儿童这样一个群体。这是家长和孩子不得以而接受的痛苦的社会现实。据统计,目前我国涌入城市的农民工高达1.3亿人左右,且多是2035岁之间的青壮年,由此导致的留在农村没有父母照顾的留守儿童约占学龄儿童的20%左右。留守儿童是个特殊的儿童群体,他们的父母外出经商、打工,把他们留

4、在原住处由亲人照顾,这部分儿童由于得不到父母面对面的教育、关爱,身心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集中表现在其性格品质、行为习惯、学习成绩等方面。下面以江镇镇为例对此进行具体分析。二、江镇镇留守儿童基本情况调查怀宁江镇镇,位于皖河之滨,长江之畔,人杰地灵,物华天宝,总人口3.8万,面积77平方公里,下辖十二村,全镇居民以一手绝妙的白案技术亨誉国内外,富甲一方。江镇镇每年约有2万民工外出打工,由此伴随的留守孩子现象也比较突出,目前全镇2476名在校学生中,留守儿童就占70%以上。调查中我们发现:有52%的孩子父母双双外出打工;29%的孩子是单亲在外打工。67%的孩子表示是留在农村和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在

5、一起;12%的孩子表示是留在农村和其他亲戚住在一起;5%的孩子表示是被寄宿在老家的学校。当问及“父母和孩子一般多长时间联系一次?”时,44%的孩子表示是一个星期联系一次,36%的表示半个月或一个月联系一次;10%的孩子表示是两三个月联系一次;另有5%的孩子表示平时很少联系,只是在过年过节时回家看一次。当问及“与父母通过什么方式联系?”时,96%的被访者选择打电话;3%的被访者选择写信;2%的被访者选择通过同乡或亲戚捎口信。当我们问孩子“爸爸妈妈不在身边,要是有了烦心事或困难,你怎么办?”时,14%的孩子表示会闷在心里,自己解决;25%的孩子表示会和自己要好的同学或朋友说;7%的孩子表示会和老师

6、说;45%的孩子表示想和父母说。通过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孩子是非常希望自己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当我们问孩子“如果爸爸妈妈中有一人要出去打工,你最想让谁留在你的身边?”时,65%的孩子想让妈妈留下来;35%的孩子想让爸爸留下来;那么,“如果,爸爸妈妈要带你一起去打工的地方,你是否愿意?”62%的孩子表示愿意;2%的孩子表不知道;36%的孩子表示不愿意。当我们问孩子“你对爸爸妈妈出去打工怎么想?”时,72%的孩子表示不想让父母出去,希望他们和自己生活在一起;27%的孩子表示心里不想让他们走,但是理解父母也是为了生活没有办法;1%的孩子表示父母是一心想挣钱,不想要他们了。孩子长时间不能和父母一起生活,

7、在生活中缺少了起码的和父母交流的机会。使得他们在教育、安全、生活、心理和生理方面会面临更多的困难和考验。调查还发现,部分留守孩子在身体发育、智力水平、学习成绩、思想品行和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明显差于其他孩子。三、江镇镇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其特殊的环境,江镇镇的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着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亲情的缺失,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留守孩子不同程度的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多数农民工每年回家一次,有的甚至几年不回家。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并缺少联系,使孩子长时间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缺乏父母双亲的呵护和相伴,往往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性格极易

8、变得内向、自卑。(二)家庭教育的缺失,影响孩子良好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的养成,造成留守孩子出现行为偏差。家庭教育对孩子有着直接、持久和潜移默化的作用,而留守孩子的家庭教育几乎是空白。临时监护人大多局限于让孩子吃饱穿暖之类的浅层关怀,无法尽到对孩子的教育责任,留守孩子几乎生活在无限制状态下,无形中助长了自私任性、蛮横霸道、易冲动、以自我为中心等极端性格。由于长期在放任自流的环境里,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部分留守孩子出现行为偏差,在家里不听代养人的教导,顶撞祖辈,我行我素;在学校纪律散漫,常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打架等行为,有的迷恋网吧和游戏厅,甚至沾染上不良习气,出现违法犯罪行为。有的留守孩

9、子受父母在外打工的影响,把自己的人生发展方向也定位为打工挣钱,因此产生厌学情绪,学习缺乏热情,不求上进,成绩普遍较差。老师们反映,班上的“双差生”多数是留守孩子。我们调查也发现,留守孩子中,20%的孩子成绩优秀或良好,60%处于中等水平,20%成绩较差。(三)监护权的缺失,导致留守孩子生活中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由于父母疏于照顾,祖父母等临时监护人因年老体弱等多种原因无法认真行使对孩子的监护权,特别是老人防范防护能力弱,安全保护意识不强,导致留守孩子患病不能及时医治和受到意外伤害的事件屡有发生。留守孩子中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带有普遍性、事关下一代健康成长的重要社会问题,如不加以重视,将会给家庭和社

10、会带来不良影响。如何及时研究探讨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显得至关重要。但这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的问题。四、影响江镇镇留守儿童教育的因素分析江镇镇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1、国家政策体制因素。在我国,人地关系紧张的基本国情和城乡二元体制的矛盾,将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存在而且难以改变。在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农民缺少人文的关怀,无论他们在城市务工多长时间,其农民的身份始终难以改变,无法享受“市民”待遇,面对高昂的教育费、生活费、医疗保险费,加上他们本身工作的不稳定性,使得外出务工的农民工不得不将子女留守在家。2、教育体系上的因素。现阶段,虽然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已经

11、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但真正作出努力采取措施的地区还不多。除了极少数地区的学校做出尝试外,大多数学校还没有形成对留守儿童更加个性化、更具针对性的教育管理体制。3、家庭教育方面的因素。儿童成长的环境由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共同构成。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一种好的家庭教育模式会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根据抽样调查显示,目前,江镇镇的居民平均文化水平还不到初中程度。作为家长,他们本身的文化水平不高,而且苦于生计,根本就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更谈不上对孩子进行专门的心理疏导和道德观念的正确引导。对作为监护人的祖辈来说,其文化层次更低,从认知、心理以及精力上都没有能力对留守儿童进行好的管教。这样,给孩子就留下

12、了生活行为上的无限制空间,认知能力上的局限空间。这种家庭教育的突然缺位,潜藏着留守儿童产生性格极端、行为偏畸、心理障碍的危险。五、有效解决江镇镇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途径与措施农村留守孩子问题是在农村社会转型过程中,由于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而伴生出的新矛盾。今后一个时期内,这一问题将会长期存在并日益凸显。妥善解决农村留守孩子的教育管理问题,对于提高全民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我国的基本国策和江镇镇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解决江镇镇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应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政府方面。一是强化政府职能作用。政府职能部门要重视和加强对留守孩子的关爱工作,各级政府可以成立留守孩子相应的

13、办事机构,专门负责留守孩子问题的协调解决,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要大力构建“留守孩子”五大关护网络。一是以父母亲属为主体的家庭监护网络,依法履行法定监护人的责任;二是以基层党政组织为主体的村(居)管护网络;三是以教职员工为主体的学校帮护网络;四是以群团为主体的社会呵护网络;五是以政法部门为主体的法律保护网络。五条关护网络要紧密联系,相互配合,齐心协力,为留守孩子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事实上,近年来,许多地方政府都纷纷采取措施来解决“留守孩子”面临的现实问题。南京市希望工程办公室在2005年年底,为南京市相关涉农区县的农村留守孩子建立10所社区援助站,帮助农村留守孩子解决实际困难。江苏如皋地区成立

14、了“关心留守孩子工作委员会”,扬州市则采取岗位培训方式,提高农民致富技能,使其不出家门口就能致富。合肥市近期也推行了关注关爱“留守孩子”试点工作,要求从调查研究、具体办法、网络构建、组织制度等方面进行实践探索,总结经验,不断提高。(二)学校方面。一是要完善制度。各级教育部门要把寄宿制建设纳入学校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在财力、人力、物力上加强投入,为留守孩子提供住宿便利。要加强寄宿制学校的规范管理,严格执行各项纪律制度,实行工作责任制,督促责任人履行好职责。学校要为寄宿学生配备高素质的生活教师,给孩子提供更好的学习生活空间,使学校和教师及时填补留守孩子家庭教育的空白。二是为留守孩子聘请“代管家长”

15、。三是要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制度,培养一批有一定水准的心理教育咨询队伍,为留守孩子提供咨询辅导。对有心理问题的留守孩子,要做到及时发现、正确疏导、悉心矫正、有效化解。四是建立留守孩子家长联系制度。要运用书信、电话、家访等途径,与相对应的留守孩子家长经常性联系,让家长及时掌握孩子的情况,重要问题要责成其回家亲自参与解决。有条件的学校要利用假期组织“留守孩子”到城里与父母团聚。(三)家庭方面。家长要转变观念,重视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并尽可能地保持和孩子的密切联系和沟通。家长要破除“只要给孩子留下更多的钱,让孩子有实力接受更高的教育,就是对孩子负责”的思想,树立孩子的教育和全面健康发展需要家长的

16、精心呵护和全面关怀的理念。有条件的父母,应该把孩子接到身边,让其在打工地接受义务教育,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条件。一时无法把孩子接到城市的,要认真从孩子成长需求的角度出发,寻找和确立孩子的监护人,细致地落实孩子的被监护权。要加强与孩子联系,多与孩子沟通,对孩子的道德发展和精神需求给予更多关注。(四)社会方面。留守孩子教育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需要社会各方面统一认识,密切协作,共同为促进解决留守孩子问题出谋划策、办实事,形成关心留守孩子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关心关爱留守孩子,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不但外出务工的家长应尽到关爱的责任,当地政府和学校也同样需要付出诚心和爱心。只有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带给留守孩子一份快乐和幸福。六、结语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的社会问题,并非最近才出现的社会现象,而且将会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存在。什么时候“三农”问题得到了缓解,农民能在国家的系列政策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