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汉中市2019届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9720869 上传时间:2022-12-02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3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汉中市2019届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陕西省汉中市2019届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陕西省汉中市2019届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陕西省汉中市2019届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陕西省汉中市2019届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汉中市2019届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汉中市2019届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陕西省汉中市2019年高三高考全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从普遍意义看,劳动是创造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必要手段,既是人的生存生活之本,也是社会不断进步的根本动力。马克思提出的“劳动创造了人”成为大众常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学会生存”成为国际共识。劳动教育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从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社会积累的生产生活知识技能,着重培养自食其力的本领、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和劳动创造的精神。显然,劳动教育是培养青少年运用知识技能获得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教育实践,可以培养青少年尊重劳动、劳动人民和劳动成果的意识,培养为自我服务的技能以

2、及认真、负责、创造性地对待劳动的态度,培养合作劳动和独立劳动的能力。劳动教育要帮助青少年正确评价劳动的意义和价值,了解社会百业分工和个人职业倾向,明白劳动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职业都有意义,都很光荣。在这个意义上说,劳动教育属于一种高级的社会实践,是了解与服务社会不可缺少的教育活动,是强国富民的大事。而一般意义上的知识学习、科学实验、研学旅行和社会实践等,主要解决认识深化、知行统一问题,单纯的职业技术教育侧重技能培养,都不属于劳动教育的范畴。劳动是生活的第一需要,各国都非常重视青少年学生劳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在社会主义国家,劳动教育被赋予特殊的含义,就是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

3、实现马克思主义体脑结合、全面发展教育理念的有效途径,就是把劳动教育作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重要内容。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贯通,在劳动教育中发现五育、渗透五育、落实五育,在五育中认识劳育、把握劳育、实现劳育。我们一方面要看到劳动教育的独特价值,它关系到青少年劳动素养的培养,这是其他四育无法替代的;另一方面要看到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树德、增智、健体、育美作用。一方面要看到劳动教育的内容价值,生活劳动着重解决个人自理问题,生产劳动侧重解决物质财富创造问题,服务劳动侧重解决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另一方面要看到劳动教育的载体价值,五育并举,发挥协同育人的作用。新时代新形

4、势新任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展劳动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要看到,勤劳节俭是中华民族的宝贵基因,重视劳动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光荣传统,培养时代新人对劳动教育的要求极为迫切。另一方面也要清醒地看到,当今时代传统生活生产方式和组织形态发生重大变革,会对劳动教育产生影响和冲击。要构建科学实用的现代劳动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既培养兢兢业业的普通劳动者,还培养大国工匠,也培养创造发明的科学大师,形成崇尚劳动创造的社会风气,从简单体力劳动引向创新创造复杂劳动,加快教育强国和制造业强国建设。(摘编自曾天山劳动教育的时代价值与落实机制)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5、劳动创造了人是说劳动创造了物质、精神财富,人类持续发展要靠劳动教育完成。B. 职业技术教育的技能培养和知识学习、科学实验、社会实践不属于劳动教育范畴。C. 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贯通,其它四育能在劳育中实现,这体现了劳育的独特价值。D. 劳动教育通过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最终形成整个社会都崇尚劳动创造的社会风气。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点明劳动和劳动教育概念内涵的目的是为后文劳育是五育中最根本的教育张本。B. 在论证劳育对社会的重要作用前,文章论证了劳育在青少年成长中的重要作用。C. 在讨论劳动教育的特殊价值时,文章从五育辩证关系的角度进行讨论,说理明白。D. 文章讨论了构

6、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落实机制,同时指出劳动教育在目前的重要性。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劳动是人类有目的的活动,包括体力和脑力劳动,劳动的对象有自然、社会两方面。B. 劳动和教育结合能帮助青少年正确评价劳动的意义和价值,能培养合格的劳动者。C. 劳动教育中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原因是传统生活生产方式和组织形态的重大变革。D. 社会主义国家的劳动教育被赋予特殊含义,社会主义教育有重视劳动教育的传统。【答案】1. D 2. A 3. C【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

7、、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本题要求选正确选项。A项,“劳动创造了人是说劳动创造了物质、精神财富”表达片面,原文“从普遍意义看,劳动是创造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必要手段,既是人的生存生活之本,也是社会不断进步的根本动力”;“人类持续发展要靠劳动教育完成”夸大其词,原文“劳动教育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B项,“职业技术教育的技能培养和知识学习、科学实验、社会实践不属于劳动教育范畴”缺少限制条件,原文“而一般意义上的知识学习、科学实验、研学旅行和社会实践等都不属于劳动教育的范畴”,缺少“一般意义上的”。C项,“其它四育能在劳育中实现,

8、这体现了劳育的独特价值”曲解文意,原文“在劳动教育中发现五育、渗透五育、落实五育”,并未说“其它四育能在劳育中实现”;“我们一方面要看到劳动教育的独特价值,它关系到青少年劳动素养的培养,这是其他四有无法替代的”这才是“劳育的独特价值”。故选D。【2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本题A项,“目的是为后文劳育是五育中最根本的教育张本”理解错误,原文“要看到劳动教育

9、的载体价值,五育并举,发挥协同育人的作用”,并没有体现“劳育是五育中最根本的教育”。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本题C项“劳动教育中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根本原因是传统生活生产方式和组织形态的重大变革”表述不全面,原文“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展劳动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另一方面也要清醒地看到,当今时代传统生活生产方式和组织形态发生重大变革,会对劳动教育产生影响和冲击”,可见“传统生

10、活生产方式和组织形态的重大变革”只是“劳动教育中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其中一个原因。故选C。(二)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历史与我何干”的心态、诋毁英烈的谣言,背后是历史虚无主义的危险心态。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突出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否定中国历史和现实,否定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二是宣扬我们民族的文化不及西方文化。历史虚无主义的沉渣泛起,进一步凸显了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艰巨性、重要性。正因为形势严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更要有一种阵地意识。如何守护好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南京市以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渡江战役纪念馆等为爱国主义教育主阵地,加大了对历史文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力

11、度。前来参观学习的游客成倍增加,有效地发挥了爱国主义教育人、鼓舞人、引导人的作用。整个社会应该形成一个保护、开发、传承爱国主义遗产的良好循环。加大公共投入,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可持续发展能力。环境美化、展品创新、纪念品开发等环节,都要突出教育功能,要让参观者在浸润式的环境中感知感受、认知认同爱国精神。(摘编自蒋芳守好爱国主义教育的阵地)材料二:您觉得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什么作用?你通过什么渠道了解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多选)(资料来源于网络)材料三:在讲好爱国故事这一点上,目前一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存在困扰。“看不懂”“靠自悟”的现象,在一些传统的文物博物馆、革命历史纪念馆中普遍存在。有的展览多

12、年不变,有的解说艰涩难懂,有的摆放山寨文物,等等。这样,很难让公众尤其是青少年感知爱国故事、历史文化的魅力。有的爱国主义教育仅停留在参观旧址、实物和照片及其他文献资料,跟不上时代脚步,缺乏深层次的文化探索,很难有时代感;有的爱国主义教育简单拼凑,打造不出品牌特色。讲解方式千人一面,讲解员队伍建设问题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的一大难点。(摘编自张璇警惕部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失能”)材料四:目前,公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较为滞缓的建设速度不相匹配,已成为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我们应该多方位做好延伸和保障工作,提升爱国故事的影响力和传播力。一方面要加大免费开放的力度,突显其教育价值,并保

13、障经费的投入与使用切实到位,实现基地的可持续发展。自2008年起,国家要求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部向公众免费开放。记者了解到,免费开放补助经费多年没有增加,而场馆陈展及建设现代化水平高,对科技手段、现代化设备设施依赖程度深,导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资金吃紧。另一方面要丰富基地构成类型,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要使爱国主义教育真正深入人心,就要融入到人们生活中去。文物博物类、革命历史纪念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传统基地构成模式,还可增加风景旅游区类、科学技术观念教育类、劳动实践体验类基地,尤其应该多建设一些改革开放成果教育类基地,如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科研基地,让大家感受改革发展的成果。(摘

14、编自滕军伟讲好爱国故事,发力何处)4.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材料内容的一项是A. 有人认为“历史与我何干”,有人诋毁英烈,其实质是历史虚无主义在作祟。对这些人更应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B. 在守护爱国主义教育阵地方面,南京做得不错,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渡江战役纪念馆等都发挥了有效作用。C. 既要加强传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又要丰富基地构成类型,只有增加风景旅游区类等基地,这样才可提高教育的实效性。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如果在环境美化、展品创新、纪念品开发等环节突出了教育功能,那么就能够让参观者感知感受、认知认同爱国精神。B. 他人介绍、学校组织参观、媒

15、体宣传是公众了解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主要途径,参观人数越多,基地的影响力可能越大。C.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普遍存在的“看不懂”“靠自悟”现象,使其很难达到对公众的爱国主义教育目的。D. 材料三指出了我国目前一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存在诸多问题,材料四则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方法。6. 当前,应当怎样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请根据材料概括说明。【答案】4. C 5. B 6. 加大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文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力度;保障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经费投入;解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存在的困扰;加快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的速度;加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免费开放的力度;丰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构成类型。【解析】【4题

16、详解】本题考查理解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仔细分析选项中的每一个重点,联系文章内容、主题、结构思路、观点态度、句段含义、创作意图等进行进行比对分析,找出选项内容与材料具体内容的区别,且要注意题干要求。C项,“只有增加风景旅游区类等基地,这样才可提高教育的实效性”表述错误。“只有才”不符合原文关系,“只有才”表示条件关系,且条件唯一,而材料四中说“还可增加风景旅游区类、科学技术观念教育类,劳动实践体验类基地”,“增加风景旅游区类等基地”,说明“增加风景旅游区类等基地”并非唯一条件。故选C。【5题详解】本题考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