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专题1-小说阅读-教师用书-2022届高考语文全面系统总复习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9720834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79.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部分-专题1-小说阅读-教师用书-2022届高考语文全面系统总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第2部分-专题1-小说阅读-教师用书-2022届高考语文全面系统总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2部分-专题1-小说阅读-教师用书-2022届高考语文全面系统总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2部分-专题1-小说阅读-教师用书-2022届高考语文全面系统总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2部分-专题1-小说阅读-教师用书-2022届高考语文全面系统总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部分-专题1-小说阅读-教师用书-2022届高考语文全面系统总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部分-专题1-小说阅读-教师用书-2022届高考语文全面系统总复习(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一小说阅读“阅读和鉴赏中外小说作品” 是高考语文的主要考查方向之一。这一部分主要涉及以下考点:(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2)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3)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4)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5)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6)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7)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8)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一、小说的常见类型按篇幅分微型小说,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等按题材分武侠小说,推理小说,历史小说,科幻小说,讽刺小说,神怪小说,笔记小说等按风格分古

2、典主义小说,现实主义小说,浪漫主义小说,表现主义小说,存在主义小说,意识流小说,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等二、小说的文体特征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节、人物、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反映社会生活是小说的主题。1情节(1)情节构成情节是小说所描写的生活实践发展演变的全过程,一般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组成。有的小说前面还有序幕,后面还有尾声,前者多为对故事背景的交代,用环境描写来渲染气氛,后者多为对故事或人物的后续交代。(2)情节作用小说情节起着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作用。(3)情节结构安排在情节具体安排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到一些技巧处理

3、段与段之间的关系,这样前后情节才能有机结合。情节结构安排除了基本模式外,还有以下几种较为常见的方式:欧亨利式结局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这是欧亨利式情节结构的主要特征和构思要求。这种结构形式是将生活的矛盾凝结成集中、尖锐、强烈的冲突,然后又把笔力凝聚在剧变的关键上,以合乎逻辑的陡变实现矛盾转化的戏剧性效果。如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写小公务员的妻子玛蒂尔德为参加一次晚会,向朋友借了一串钻石项链,不料项链在回家途中不慎丢失,她借钱买了新项链送给朋友,为了偿还债务,她节衣缩食,凡事亲力亲为,整整辛勤劳作了十年,十年后与朋友再次相遇,却得知当年丢失的是假钻石项链。结局让人哭笑不得,极大地讽刺了玛蒂尔德

4、的虚荣,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摇摆式即通常所说的“一波三折”。大多数小说情节运行并不是表现为一条直线,很顺利地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而往往会在发展或高潮处横生枝节,使情节发生波折,经过一定的波折后,再回到正轨。这就出现了情节的摇摆。情节的摇摆往往赋予小说更为摄人心魄的魅力。如王任叔的河豚子,写一农民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社会背景中因穷困而意图自杀的故事:弄回毒鱼,却看到孩子们兴高采烈;怕见惨象而外出,回来后却见妻儿欢笑等待;吃后等死,却因鱼失去毒性,死不成仍要受苦。对话式以人物的特定场景中的富有个性的对话,构成作品的主体。言为心声,这种形式便于突出人物性格特征,结构简洁明快。采用对话的手法

5、,直接切入生活的横断面,透视人物的精神世界,将他们各自所持生活态度的差异显示出来;在有限的篇幅里,折射出较丰富的思想。2人物(1)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这个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造出来的,他不同于真人真事,而是“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代表性。(2)在小说中有作者着重刻画的主要人物形象,也有为了表现主要人物和展现主旨描绘的次要人物,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又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3)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法可以是概括介绍,也可以是具体的描写;可以写人物的外貌,也可以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可以是人物的行动、对话,也可以适当插入作者的议论;可以正面

6、起笔,也可以侧面烘托。3环境(1)小说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和构设的故事情节,总是出现在一定的时空位置(即一定的历史时期和地域、场所),这就是小说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两个方面。(2)不论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都要运用一定的手法去描写,让其特点与人物形象及小说主旨相适应,环境的描写手法十分丰富,既有描写角度的选择,还有各种修辞、表达方式等。(3)环境在揭示人物种种复杂的关系、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的发展、渲染气氛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4主旨小说的主旨可以指作者写作的目的,也可以指故事要告诉我们的事情、道理。它是写作的主要的意义、用意或目的(也就是中心思想)。还指作者在说明问题、发表主张

7、或反映社会生活现象时,通过文章或作品的全部内容表达出的基本观点,是文章的叙写、议论目的。在记叙文中,主旨与主题是相同的概念。主旨是文章和作品的灵魂,决定文章和作品的质量高低、价值大小、作用强弱,是文章和作品的统帅。如何寻找主旨。找一篇文章的主旨时,需要通读文章,全方面思考,不能局限于一段或几句话来考虑,又不能局限于题目,才可以找出正确的主旨。三、高考常考的两类小说1微型小说微型小说又称小小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应充分认识其特征。(1)短小精悍,以小见大微型小说篇幅短小,最多千余字。它撷取的多半是具有典型意义和概括力的某个场景、某个细节、某个侧面,或者是生活中的一帧速写、一幅剪影、一个镜头、几段

8、妙趣横生的对话,细小而有代表性的事件,从中折射出重大的主题,寓含丰富的意蕴,从而反映大千世界、时代风云。(2)人物典型,情节紧凑典型的人物形象是微型小说凸显作品主题的主要载体。曲折的命运、激烈的冲突、白描的手法等是其塑造人物形象的常用方法。受篇幅限制,微型小说大多浓墨重彩地描写人物在某一特定时间的某一侧面,很少铺叙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过程。微型小说的情节一般发展比较快,前后事件较为紧凑,整个情节常突破思维定式,给读者以惊异感。(3)结构严密,结尾新奇微型小说尽管篇幅短小,但结构严谨。它通常不是靠情节的复杂取胜,而是靠精心布局,以求主次分明。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尾是微型小说最突出的特色之一。微

9、型小说的结尾讲究语结而意不结,意在言外,给读者留下回味和思考的空间,这是受命题者青睐的命题点。2散文化小说散文化小说,是介于散文与小说之间的一种小说文体,是中国现当代小说的新样式。这类小说情节散文化(或淡化情节),结构散化,不以曲折的故事情节取胜,也少有冲突,缺乏悬念,呈现给读者的多是日常生活的自然状态,主张“不装假,事实都恢复原状,展示生活的本色”,叙述者的情致,自然地融注、浸洒在色调平淡的描写中。在现代小说史上,散文化小说的最早出现可以追溯到鲁迅先生的故乡和社戏。从高考而言,如2014年全国卷古渡口,通过湖上渡船这一特定场景,依靠船夫与“我”的对话,讲述了在大革命运动前后中国的遭遇,反映了

10、动荡不安的现实,表达了作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当时社会的不满,2016年全国卷锄,情节平淡,人物也并未进行精雕细琢,只是写六安爷一天的田间锄地劳作,却塑造了一个既遭遇大的时代变动又恰逢个人不幸遭际(即将失明)的农民形象,借“锄”这一农具以及“锄地”这一行为,展现了传统与当代之间的文化碰撞以及像“六安爷”一样的部分人的生存状态;2012年江苏卷师陀的邮差先生,通过邮差的所见、所闻、所想展现小城人的生活情调; 2016年江苏卷沈从文的会明,讲的是一个旧时代军队中的伙夫的事情,借他的视角讲述那个时代生命的卑微和老百姓对生活的基本诉求。这几篇小说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以扣人心弦的情节取胜,甚至没有

11、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人物虚化,甚至没有主要人物;意境丰富,有生活情调和诗一般的意蕴。近几年,文学类文本阅读热衷于选择“散文化小说”,并依据其特点命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散文化小说虽然在情节的复杂性、人物的典型性和宏大主题的关注上比不上传统小说,却长于日常性主题的表达,这种小说叙述贴近生活,有着大量体验性内容,是真实的个体生存中的“小话语“小叙事”,颇能传达创作主体内在的情感与体验,满足创作主体某种表达自我的需要,并体现创作主体的审美情趣,也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二是从命题的便利上来说,命题者所需要的文本材料最好兼具小说与散文的主要特点。三是篇幅短小,文本字数在1 500字左右,特别符

12、合高考命题的字数需要,即使是节选部分也具有一般文章的整体性,命题者只需要对其稍加修改即可。小说是历年高考中常见的文学体裁,选材可谓兼顾中外,近几年考查情况如下:年份卷别命题材料考点核心价值2020新高考全国卷双雪涛大师(节选)鉴赏艺术特色分析物象作用理解重要句子含意分析人物心理分析情节结构探究文本意蕴礼赞技艺高超、淡泊名利的君子风度表现不甘平庸、热爱冒险生活的精神追求弘扬精益求精、不懈努力的匠人精神全国卷海明威越野滑雪全国卷葛亮书匠(节选)2019全国卷鲁迅理水(节选)鉴赏塑造人物手法分析文本特征分析环境作用分析情节结构讴歌从古到今 “中国式脊梁”的精神讽刺固步自封、不能与时俱进的生活状态歌颂

13、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全国卷莫泊桑小步舞全国卷何士光到梨花屯去2018全国卷阿成赵一曼女士鉴赏人物形象分析表达技巧鉴赏语言特色赞扬坚强不屈、从容淡定、不忘大义的高尚品质, 弘扬坚强不屈的英雄主义精神赞扬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全国卷老舍有声电影全国卷刘慈欣微纪元(节选)2017全国卷赵长天天嚣分析情节结构鉴赏人物形象分析表达技巧赞扬军民鱼水情赞扬斗志昂扬、不怕牺牲的精神和男子汉应有的不屈气概山东卷乌热尔图七岔犄角的公鹿一、(2020新高考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8分)大师(节选)双雪涛母亲还在的时候,我就跟着父亲出去下棋,父亲走在前面,我在后面给背着板凳。母亲常说:儿子,你也不学好,让你

14、妈还活不活?我说:妈,作业也写完了,去看大人玩,算个什么事儿啊。你好好活着。就背上板凳跟着父亲走。父亲从不邀我,也不撵我,愿意跟着走就走,不跟着也不等,自己拿起板凳放在自行车后座,骑上车走。只是看了两年,父亲的棋路还没看懂,大树下,修车摊,西瓜摊,公园里,看父亲下棋,大多是赢,有时也输,一般都输在最后一盘。终于有一天,我好像明白了一些,回家的路上,下起了雪,我把板凳抱在怀里,肩膀靠着父亲的后背。我说:爸,最后一盘你那个“仕”支得有毛病。到了家,父亲拿出象棋,说:咱俩来三盘,不能缓棋,否则不下。那次我输了个痛快,每一盘棋都没有超过十五分钟,我心中所想好像全被父亲洞悉,而父亲看起来的闲手全都藏着后

15、续的手段,每个棋子底下好像都藏着一个刺客。父亲说:现在来看,附近的马路棋都赢不了你,但你还是个臭棋,奇臭无比。今天教你仕的用法。现在我回想起来,那个夜晚特别长。从那以后出去,背上了两个板凳。我十一岁的时候,有人从新民来找父亲下棋。那人坐了两个小时的长途车,到父亲常去的大树底下找他。“黑毛大哥,在新民听过你棋好,来找你学学。”那人戴着个眼镜,看上去不到三十岁,穿着白色的衬衫,汗把衬衫的领子浸黄了,用一块手帕不停地擦着汗。眼镜不是第一个。从各个地方来找父亲下棋的人很多,高矮胖瘦,头发白的黑的,西装革履,背着蟑螂药上面写着“蟑螂不死,我死”的,什么样子的都有。有的找到棋摊,有的径直找到家里。找到家里的,父亲推开一条门缝,说:辛苦辛苦,咱外面说。然后换身衣服出去。一般都是下三盘棋,都是两胜一负,最后一盘输了。有的人下完之后说:知道了,还差三十年。然后握了握父亲的手走了。有的说:如果那一盘那一步走对了,输的是你,我们再来。父亲摆摆手说:说好了三盘,不能再下了。不行,对方说,我们来挂点东西。挂,就是赌。所谓棋手,无论是入流的还是不入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