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9719555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杨梅主要病虫害及防治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杨梅主要病虫害及防治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杨梅主要病虫害及防治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杨梅主要病虫害及防治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杨梅主要病虫害及防治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杨梅主要病虫害及防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杨梅主要病虫害及防治(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杨梅主要病虫害及防治一、病害1、侵染性病害杨梅癌肿病俗称“杨梅疮是杨梅小枝干及树干上的主要 病害。病部肿大,形成外表粗糙的肿瘤,小枝被害后,形成小圆球肿 瘤,在肿瘤以上的枝条死亡。在树干上发生大量肿瘤后引起全株死亡。 发病初期出现乳白色的小突起,外表光滑,后逐渐增大成肿瘤,外表 变得粗糙或凹凸不平,木栓化,质坚硬,瘤呈球形,最大直径可达 10cm以上。一个枝条上肿瘤少者12个,多达5个以上,一般在枝 条节部发生较多,对枝条生长造成严重影响。病原菌在树上或残枝的 病瘤内越冬,次年4月中、下旬细菌从瘤内溢出,通过雨水、空气、 接穗和昆虫传播只能从伤口侵入,以68月发病最多。防治方法发: 1药剂防治

2、:3 4月,在肿瘤中的病菌传出以前,用刀刮除病斑, 然后伤口涂硫悬浮剂加402抗菌剂843康复剂100200倍液,也 可在病树主干分叉处挖一小孔滴入402药液。也可用石硫合剂涂布伤 口。2剪除病枝要求新梢抽发前进展并烧毁。3在采摘杨梅时,不要弄破树皮。杨梅采后及时喷洒1 :2 : 200波尔多液,80%必备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70%甲基托布 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力可杀得2000型1000倍液或10%农用链 霉素600800倍液。 杨梅褐斑病是杨梅叶片上的一种主要病害,在我县杨梅 产区普遍发生,而且危害越来越严重。杨梅根腐病是90年代在杨梅 上发现的新病害。该病最明显的病症为地下烂根

3、,导致树冠较小的盛 产树从发病至全树枯萎死亡在高温夏秋季节仅几天时间,树冠高大的 老树从发病到死亡也仅能维持1年左右时间。杨梅根腐病以盛果期树 发病最多,以采果后的7 8月病症表现最快死亡率最高,管理精细, 生长茂盛的树也同样患病死亡。该病是由一种世界性分布真菌侵染为 害病原菌为座菌目的葡萄座腔菌。发病树10月份开场落叶,严 重影响树势,产量和质量。杨梅褐斑病:又名炭疽病,俗称杨梅红点。 属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初期在叶面出现针头大小的紫红色小 点,后扩大为圆形或不规那么形病斑,后期病斑中央长出黑色小点, 即病菌的子囊果。病斑多时叶片枯槁脱落,重者全株落光或树体死亡。 病菌在叶中越冬,次年

4、4月底到5月初,病菌随雨水传播,从气孔或 伤口侵入,潜伏期较长,到8月中、下旬才出现病斑。该病1年发生 1次,无再次侵染。防治方法:剪除病叶、枯枝,多施有机肥和钾肥, 排水要良好。喷洒80%大生M-45或70%代森锰锌600倍液,80%必 备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 :2:200波尔多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25%甲霜灵水剂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或50% 多菌灵8001000倍液等。杨梅枯槁病:主要危害枝干,被害部位失水形成凹陷的带 状条斑,病部环绕枝干一周时,枝干即枯死,病原菌为广种弱寄生菌, 一般从伤口侵入,树势差易感病,以增强树势为主,防治上应剪除枯 枝,烧毁,

5、削去病斑,伤口涂以50倍液的402抗菌剂保护。树冠喷 波美0.52度石硫合剂。(4) 杨梅枝腐病:危害枝干皮层,初期病部组织松软,上生密集 细小的黑色粒点,上长有细长的刺毛,发病后枝干腐烂枯死,叶片、 果实同样致死。该病菌是一种弱寄生菌,老年树易发病。防治该病应 增施有机肥和钾肥,剪除病枝并及时烧毁。刮除病斑后伤口涂以50 100倍液的402抗菌剂或鲜牛粪2000g、甲基托布津100g、代森锌50g, 与适量水混合均匀,涂于伤口,外面用塑料薄膜包扎牢。树冠喷波美 0.52度石硫合剂。(5) 杨梅赤衣病:属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枝干,严重的病树几 年内死亡。此病大多发生在枝干分杈处,被害处覆盖一层

6、薄的粉红色 霉层,头年先在枝干背光面树皮上,发生极薄的银白色或粉红色脓泡 状物,次年3月中旬开场发病,后呈现痘疮状小泡,连成长条状病斑, 不久病斑上即覆粉红色霉层。每年56月及10月为发生顶峰期,多 雨易发病,老树发病重。防治上采用增施有机肥、钾肥,剪除病枝烧 毁。病枝上的病斑刮除,后再涂843康复剂或波尔多浆。树冠喷洒65% 代森锌600倍液,70%安泰生600倍液或4%5%硫酸亚铁溶液等。(6) 杨梅白腐病:侵害果实,如成熟期遇上多雨天气,那么发 病严重,果实软腐,果面上滋生许多白色雾状物。防止该病尤以薄膜 避雨设施栽培最正确,或喷洒山梨酸钾600倍液和翠康钙宝营养液, 提高果实硬度,增强

7、抗病力。2、非侵染性病害 杨梅小叶病:属生理性病害,或称缺素症,表现各类枝梢 停顿生长提前,顶端枝梢节间变短,或焦枯死亡,其侧部抽生短缩的 丛生枝,叶片较小、增厚、粗糙、质硬而脆,叶脉凸起木栓化或纵裂, 叶片不能转绿老熟,早死,顶芽萎缩,不结果或结果少等病症。防止 此病应不施磷肥,增施有机肥,剪除丛生枝。土施硫酸锌、硼砂m 直径树冠施50100g +尿素100200g,再浇水溶解。树冠喷洒0.2% 硼砂+ 0.4%尿素混合液,0.2%硫酸锌,或喷液体硼肥、锌肥6001000 倍液,连喷23次。 杨梅梢枯病:该病是因土壤缺少有效硼而引起的生理性病 害。出现叶小、梢枯、枝丛生,不结果或少结果。有半

8、株、假设干枝 或全株发病,也有树冠顶部发病而四周正常。以喷施硼砂溶液0.2%, 并加2倍于硼砂重量的尿素;或土施以每株用硼砂50100g,参加 100300g尿素混用,在树冠外围滴水线附近开沟施入。二、虫害蚧类:蚧类多种,以柏牡蛎蚧、榆牡蛎蚧、樟网盾蚧等为主。以雌成虫和假设虫群集在枝条或叶片上危害,被害后落叶,重者 枝枯树死。1年发生2代,以雌成虫在树梢、叶片上越冬。4月产卵, 5月孵化,即可危害枝叶。防治蚧类害虫应首先剪除虫枝、枯枝,并 及时烧毁;去除园内外杂草;加强肥培管理。其次是保护利用天敌。 最后喷药,药剂可选用40%速扑杀杀扑磷乳油10001500倍液、25%扑虱灵1500倍液、99

9、.1%敌死虫200倍液、机油乳剂120倍液或 25%优乐得10001500倍液。 蛾类:有蓑蛾、小细蛾、尺蠖、毒蛾、拟小黄卷叶蛾及吸 果夜蛾等。危害杨梅的袋蛾主要有大袋蛾、小袋蛾和白囊袋蛾三种。 防治方法:1人工摘除:幼虫和蛹均藏于袋囊中,幼虫危害初期, 虫口比拟集中,便于摘除,特别在冬季和早春,是捕杀越冬幼虫的好 时机。2保护利用天敌:蛾的天敌种类很多,因此,在平时必须 注意保护和利用天敌。药剂防治的关键时间,是在幼虫孵化盛期或幼 虫初龄阶段,以黄昏最好,清晨次之,药剂可选用2.5%敌杀死乳油 3000倍液。大多以危害叶片,取食嫩叶。防治蛾类应以综合治理为主。 冬季清园,扫除落叶,铲除园边杂

10、草,集中烧毁;摘虫袋、剪虫叶、 灭卵块;保护利用螳螂、瓢虫、草蛉、蜘蛛等有益天敌;灯光或糖酒 醋诱杀成、幼虫;喷洒药剂;用5%锐劲特1500倍液或10%吡虫啉 20003000倍液防治蛾、毒蛾、尺蠖;用50%马拉松或50%辛硫磷8001000倍液或20%速灭杀丁 2000倍液、90%敌百虫1000倍液、5% 农梦特1000倍液或25%灭幼脲3号1500倍液喷杀卷叶蛾、小细蛾。 青虫菌、白僵菌或苏云金杆菌也能防治多种害虫。5.7%百树得1000 1500倍液喷树冠,对防治吸果夜蛾较好。 果蝇:杨梅果实成熟期,肉柱间有许多果蝇食害杨梅,并 产卵或胎生蛆于肉柱间,影响果实。防治果蝇成熟期不能喷药,只

11、能 在地上喷洒90%敌百虫或80%敌敌畏8001000倍液,或用敌百虫、 香蕉、蜂蜜、食醋按10:10:6:3的比例配制成诱杀剂,放在园内 诱杀果蝇。4 白蚁:有家白蚁、黄翅白蚁和黑翅土白蚁3种。以啃食 杨梅树主干和根部,并筑起泥道,损伤韧皮部及木质部,造成叶黄、 枝枯、树死。防治方法:1人工诱杀。选择白蚁爱吃的食物,如 松木、甘蔗、狼箕等,堆放在白蚁危害的四周地面上,保持一定水份, 在白蚁诱集较多时,用灭蚁灵或氯丹水剂喷杀。或在白蚁为害区挖穴, 每667平方米10穴左右,穴内放入蕨类或嫩草,喷上48%乐斯本乳 油1000倍液或5%锐劲特乳油2000倍液,加1%红糖更佳,后覆盖泥 土。或者耙去

12、树冠下表土,喷上2.5%天王星乳油1000倍液加1%红糖, 然后覆土。诱杀白蚁啃食中毒死亡,或白蚁带毒归巢后相互传递致其 他白蚁死亡。2、甘蔗渣扎成粉,混拌上灭蚁灵后,装进透气的薄膜 袋里,零星分散地放在杨梅树地面上,再压上1 一 2块石块。3 定植杨梅时用泥浆加茶子饼粉蘸根防治上以堆草诱杀,即在白蚁为害 区挖穴,每667平方米10穴左右,穴内放入蕨类或嫩草,喷上48% 乐斯本乳油1000倍液或5%锐劲特乳油2000倍液,加1%红糖更佳, 后覆盖泥土。或者耙去树冠下表土,喷上2.5%天王星乳油1000倍液 加1%红糖,然后覆土。诱杀白蚁啃食中毒死亡,或白蚁带毒归巢后 相互传递致其他白蚁死亡。杨

13、梅主要病虫害及防治一主要病害及防治 1、杨梅褐斑病又名杨梅炭疽病,属真 菌性病害,凡杨梅产地几乎都有分布。为害叶片,进而使花芽和小枝 枯死,严重影响树势和产量。病症及发病规律:开场在叶面上出现针 尖大小的紫红色小点,以后逐渐扩大,呈园形或不规那么形。病斑中 央红褐色,边缘褐色或灰褐色,直径48 毫米。后期病斑中央转变 为浅红褐色或灰白色,上面散生黑色小粒点病菌子囊孢子,多数 病斑可联接成斑块,病叶最后枯槁脱落。病菌以子囊果在病叶中越冬, 在浙江5 月中旬以后借雨水溅泼传播蔓延,8 月中下旬出现新病斑, 10 月份病斑增多,1011 月份出现大量落叶。云南富民约34 月间 开场发病,进入雨季后,

14、6 月下旬在去年感病植株的新梢叶片上就有 病斑出现。该病一年发生一次,无再次侵染。土壤贫瘠,缺少肥料, 树势弱容易发病,排水不良的粘重土壤上的杨梅发病严重。 防治 方法:a、加强栽培管理措施,多施有机肥和钾肥,增强树体抵抗力。 注意及时排除树盘积水。b、及时去除园内枯枝落叶,集中烧毁,减 少越冬病原。c、药物防治:在4月上、中旬发病初期相隔10天左右连续喷药两次,采果后再喷一次,可起到良好效果。药剂可用1:2: 200 倍的波尔多液,或70%甲基托布律 800 倍液,或 70%防褐灵 800 倍液,或50%多菌灵1000 倍液,或65%代森猛锌 600 倍液等。2、杨 梅癌肿病:又叫杨梅溃疡病

15、或杨梅疮,是一种细菌性病害。主要为害 杨梅枝干,尤以23 年生枝条受害严重。 病症及发病规律:开 初枝干上病部产生乳白色的小突起,外表光滑,以后逐渐增大形成外 表粗糙的肿瘤。小枝被害,形成小园球状的瘤体,直径一般为1.52 厘米,大的可达10 厘米以上,造成肿瘤以上的部位枯死。一个枝上 的肿瘤少者 12 个,多者达 45 个或更多,一般多在枝节部位发生。 树干被害,树皮粗糙开裂,凸凹不平,也有隆起的肿瘤。由于肿瘤阻 碍树体内营养物质的运输而导致树势早衰,严重时引起全株死亡。 病菌在病枝的肿瘤组织中越冬,次年春天从瘤体外表溢出菌脓,借雨 水传播,从树体伤口和叶痕处侵入。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管理粗

16、放 的果园,树龄较大,树势衰弱的杨梅容易发病。防治方法:a、认真做好冬季清园:春季萌芽前剪除带瘤小枝,集中烧毁。大枝干上 的肿瘤可用利刀削除,削口可用80%420 抗菌剂 50 倍液或硫酸铜 100 倍液进展涂抹消毒。b、喷药保护,清园后及时全面喷布一次1: 2: 200的波尔多液。果实采收后喷一次1 : 2 : 200的波尔多液保护树体。 c、注意树体保护,尽量减少伤口。在日常管理中尽量防止树体机械 损伤,以防病菌侵入感染。增施有机肥和钾肥,增强树体抵抗力d、 加强检疫,制止从病树上采穗和出售带病苗木或接穗,严防该病传入 新区。 3、杨梅赤衣病:是20世纪 90 年代在浙江新蔓延的一种真菌 性杨梅严重病害。主要为害枝、干,引起树势衰弱,枝条枯死,直至 全树死亡,浙南温州地区和丽水地区约占总面积1/3 的杨梅树已发此 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