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材料管理制度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9718323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感染性材料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感染性材料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感染性材料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感染性材料管理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感染性材料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染性材料管理制度(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感染性材料的管理制度1.目的:加强安全意识,防止病原微生物外泄及感染性标本的污染。2.范围:适用于本科菌、毒株及其它样本与培养物的管理。3.职责:在科室生物安全管理小组指导和监督下由全科工作人员执行。4.操作程序4.1 感染性标本的采集4.1.1 所有血标本均使用真空采血管,不得使用普通试管采集。真空采血管必须有“三证”。4.1.2 尿常规与粪常规必须用有盖塑料容器收集。4.1.3 其它要求按管理程序标本采集管理程序4.2 感染性标本的运送4.2.1 病区运送标本的工人均应经过培训,由护理部组织实施。4.2.2 所有标本在运送过程中,必须置于有盖容器中,其盖必须完好无

2、缺。4.2.3 高危HIV标本及菌、毒株的运送分别由免疫室与细菌室分别制订相应的操作程序。4.3 感染性标本的接收4.3.1 接收人员应观察病区工人运送标本的容器是否有破损,容器中的标本是否有泄漏现象,如发现容器破损及标本泄漏应采取适当的消毒措施,同时汇报专业组长,认真做好记录,如有必要须及时与病区护士长取得联系。4.3.2 标本接收的其它要求见管理程序标本签收和管理程序。4.4 感染性标本的保存4.4.1 感染性标本必须在可控状态下保存,本科室以外的人员未经同意不能接触。4.4.2 按照各专业组规定的保存日期存放,在冰箱内或其它容器内正立置放,不得倒置或横置。4.5 菌(毒)株的保藏4.5.

3、1 菌(毒)种的保存应符合安全可靠的要求,并确保电源的正常供电。4.5.2 菌(毒)种必须由专人负责管理,取、存毒种应有2人或以上人员同时在场进行。4.5.3 菌(毒)种中的冰箱运行情况应定时进行观察记录,并定期进行设备维护,确保冰箱等设备的正常运行.4.6 感染性材料的销毁4.6.1 按标本的销毁管理程序和医疗废物管理标准程序进行销毁。4.7、医院垃圾分类:4.7.1 生活垃圾:一次性生活及办公用品,未被病人体液、试剂以及药物等污染的其他物品,用黑色垃圾袋装。4.7.2 医疗废物:包括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五类,用黄色垃圾袋装。其中:1感染性废物:被病人血

4、液、体液或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如棉球、棉签、纱布、一次性医疗用品与器械及废弃的被服等;隔离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和毒种保存液;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废弃的血液和血清;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与器械。2病理性废物:废弃的人体组织和器官;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和尸体;病理切片废弃的人体组织和病理切片。3损伤性废物:医用针头和缝合针;各类医用锐器;载玻片、玻璃试管和玻璃瓶等。4药物性废物:废弃的一般性药品;废弃的细胞毒性药品和遗传毒性药品;废弃的疫苗和血液制品等。5化学性废物:实验室废弃的化学试剂;废弃的过氧乙酸和戊二醛等化学消毒剂;废弃的汞血压计和汞温度计。4.7.3

5、检验科工作人员将产生医疗垃圾按照上述标准分类放置,由保洁公司派专人收集并登记,专人按照规定时间和路线运送至医疗废物贮存处理站处置。4.8有效氯消毒剂:500mg/片,检验科常用消毒浓度为500、2500、3000mg/L,应用1、5、6片配制1L,对处理上述生物危害(感染)的标本的桌地面及物品的消毒液为500mg/L,处理废液为2500mg/L,如处理高危病菌、HIV标本则用3000mg/L,并用检测试纸定期检测。4.9本科室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在科内进行化学消毒或压力蒸汽灭菌,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4.10、全自动生化仪的废液直接进入医院污水处理系统。血球仪排出的废液经消毒、无害化处理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