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9718250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77.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化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化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化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化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Fe56 Cu64 Zn65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2分,计36分)1人类使用材料的历史就是人类社会的进步史。下列物品的主要材质当时不是通过化学变化获取的是 ( )A青铜器 B铁器 C黄金饰品 D塑料器具2臭氧(O3)主要分布在离地面10-15的高空,它能吸收95%的紫外光,保护地球生物生活环境。下列有关臭氧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臭氧是氧气和氧原子的混合物 B臭氧与氧气性质相同 C臭氧比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大 D臭氧是空气的主要成分3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淡水储备库

2、B天然淡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处理后即得纯水 C水的电解和水的蒸发都属于水由液态水变为气态水的过程 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也是氢的氧化物4航天飞机表面覆盖石墨瓦可以起隔热和保护作用,这是因为石墨( ) A能导电 B熔点高、耐高温,化学性质稳定C密度小 D硬度小,有润滑作用5用分子、原子的相关知识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现象或事实解释A物质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性质不相同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C稀有气体可作焊接保护气它们是单原子分子,构成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达到了稳定结构D水通电分解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A过滤B倾倒液体C检查气密性D

3、滴加液体6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7要区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择的方法(或试剂)不正确的是( ) A氧气和氮气带火星的木条 B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澄清的石灰水C硬水和软水肥皂水 D氮气和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 8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B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C硫在纯氧中燃烧比空气中剧烈,发出蓝紫色火焰,并放出热量 D煤矿瓦斯爆炸是由于一氧化碳在有限空间中剧烈燃烧导致3乙甲甲丙表示A原子表示B原子b收集气体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验满 e清洗仪器、整理桌面表示B原子9右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2个甲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1个丙

4、分子和3个乙分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图示中共有4种分子C该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1个乙分子中含有6个A原子 10在Cu、Mg、C、Hg CO2、CuO、P2O5、H2O 液氧、糖水、加碘食盐、空气三组物质中,各有一种物质在分类上与同组内其它物质不同,这三种物质分别是( )ACu、P2O5、糖水 BHg、 CO2、加碘食盐 CC、CuO、液氧 DMg、H2O、空气1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原子可能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也可能是金属元素的原子B. KClO3与KMnO4中酸根的化合价不同C. 在化合物里,

5、金属元素通常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不一定显负价D. 原子结构示意图为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3个电子12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点燃气体,将干燥冷烧杯罩在火焰上,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则该气体是H2B点燃气体,火焰呈蓝色且燃烧产物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气体是COC气体通过灼热氧化铜后的产物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原气体中一定含COD灼热的氧化铜中通入氢气后变成了红色,说明氢气具有还原性 13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S + 2OSO2 BKClO3=KCl + O2C2H2 + O22H2O DMg + O2MgO214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用10mL量筒量

6、取8.2mL水 C用排水集气法可收集到比较纯净的氧气B用托盘天平称取5.6g氧化铜粉末 D用5mL水和5mL酒精配制成10mL酒精溶液20 Ca钙40.0815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图是周期表的一格,从中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A该元素的质子数为20B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C该元素原子的核外有20个电子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16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四种物质,它们有如下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略去): 甲+丁H2O 乙+丁CO2 丙+丁H2O+CO2。则丙可能是( )A H2 B O2 C. CO D. C2H5OH17下列关于过滤操作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取一张

7、圆形滤纸,对折两次,打开成圆锥形,放入漏斗B用玻璃棒轻轻搅动漏斗中液体,以加快过滤 C用少量水润湿滤纸,使滤纸紧贴漏斗,滤纸层与漏斗壁间不留气泡D如果滤纸高于漏斗边缘,用剪刀剪去多余部分,使滤纸的边缘比漏斗口稍低18 维生素C(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下列关于维生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维生素C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4:3B. 1个维生素C分子由6个一定含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C. 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6D. 维生素C中氢元素质量分数约为4.5%二、填空及简答题(共4小题,计32分)19(6分)根

8、据下列要求用化学符号表示:(1)个高锰酸根离子 ; (2)干冰的化学式 ;(3)标出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 ; (4)硫酸分子 ;(5)具有优良导电性的非金属单质是 ; (6)带2个正电荷的镁离子 。20(4分)根据以下A、B、C、D四幅元素含量示意图,试推测元素分布领域,将图下字母序号A、B、C、D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1)分布在人体中的是 ;(2)分布在海水中的是 ;(3)分布在地壳中的是 ;(4)分布在丙氨酸(C3H7O2N)中的是 。21(7分)根据下列1117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1) 硅原子质子数为_,最外层有_个电子。(2) Mg与上述某元素形成的物质中,原子

9、个数比为1:2,该物质的化学式为_。(3) P、S、Cl三种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从原子结构上分析,其依据是:_。(4) 1117号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其原子结构(或元素的性质)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请你写出其中一条规律:_。22、(15分)我省北部的榆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煤化工产业发展迅速。煤化工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将煤等物质转化为H2、CO和炭黑(化学式:C)、焦炭(化学式:C)等一系列重要化工原料的生产过程。目前煤的气化和煤的间接液化是两个主要加工方向。(1)煤的气化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主要反应是碳与水蒸气反应生成H2和CO。煤的间接液化是煤的气化产物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甲

10、醇(CH3OH), 则合成甲醇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O是一种气体燃料,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火焰呈 ,该反应除产生新物质和伴随特殊的焰色外还产生 。(3)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使用了大量的钢铁材料。生产这些钢铁时首先要将磁铁矿(主要成分为Fe3O4)用一氧化碳还原成生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化石燃料不可再生,提高煤等燃料的燃烧利用率的两个措施是: 、 。(5)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中因含有 元素,燃烧时产生的空气污染物 (填写化学式)是导致产生酸雨的主要物质。(6)车用乙醇(C2H5OH)汽油作为新型燃料在我国部分省区已经推广使用。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同时,氢气被认为

11、是最清洁能源,其相对于化石燃料的优点是 。三、实验及探究题(共2小题,计22分)23(3分)下列说法错误或不合理的是 (填序号)将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在试管口附近放一团疏松的棉花滴瓶上的滴管使用后,应及时清洗干净烧杯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加热时,试管中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实验室用H2与 CuO反应时,先通H2排出空气后再点燃酒精灯24(一)(12分)下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几种装置,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在A、B装置中除导管外的其它四个玻璃仪器的名称是 、 、 、 。(2)用A、D两装置组合可制取的气体是 ,该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将B、C两装置组合也可用作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写出用B、C两装置组合制取某气体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若要制取H2,可选择上述装置中的 和 或 组合即可。(二)(7分)该研究性学习小组对H2O2分解生成O2的实验条件进行探。H2O2在MnO2作催化剂时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查阅资料发现也可用Fe2O3代替MnO2催化分解H2O2生成O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