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校本研修案例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9716992 上传时间:2022-07-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校本研修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语文校本研修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语文校本研修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中语文校本研修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校本研修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校本研修案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语文校本研修案例 通过本次研修活动,来共同探讨 如何指导学生有效的开展合作学习 ,以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研修主题:在语文课堂中如何指导学生合作学习研修目的: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合作,已成为基础教育中不可轻视的内容。但是,这种“合作”的学习方式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却表现为盲目的“合作”,盲目的探究,只注重形式,而不讲究实效。因此,通过本次研修活动,来共同探讨 如何指导学生有效的开展合作学习 ,以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研修方法:(一)、以年级组为单位,确定一节课授课内容,开展集体备课,重点围绕“如何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设计教学程序,形成说课稿和详细教案,并推荐

2、一名说课、授课。(二)、全体语文教师到多媒体教室集中,听各组代表说课。(注意:说课教师均要求有电子教案)(三)、公开课展示:各年级代表上课,全校语文教师随堂听课。(四)、总结评课:各备课组确定中心发言人进行主讲,然后每位教师发言评课。然后将好的经验归纳总结。研修的内容:(一)、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语文的知识教学目标;语文能力的培养目标;语文情感的陶冶目标。(二)、 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理论。文件法规,文献资料;语文学科教学原理;学生心理及其差异性,以及获得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途径。(三)、语文课堂教学程式。构建思路:自主是前提,合作是手段,探究是目的。学习方式: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3、。课堂流程:A、创设情景导标B、自主质疑C合作交流D梳理点拨E拓展延伸 F 走进生活。(四)、合作学习的方法:组内成员分工明确,如资料搜集者、总结发言者、组织者、记录员等;每个成员承当个体责任,彼此相互积极依赖。教师是合作学习的策划者、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讨论的问题必须具有探究价值,讨论的必要。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合作热情,又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是学生通过合作才能完成的。教会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学会争辩,学会评价;尊重别人意见,接纳别人意见;强化合作学习的认同感。科学的评价:注重学生合作过程及方法的评价;关注小组合作的有效性、小组成员的参与度、对学习的贡献度;关注学生讨论的焦点、深浅

4、度等。注重“学生自评”。以期效果:(一)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现代教学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以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人格为目标,试图通过活动来引发学生主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塑造和建构教学活动主体,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有了主体性的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才可以被激发出来,实践能力才可以表现出来。(二)、减少学生学习中的焦虑,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健康的身体、健全的心理是每个人发展的前提。在我国,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这种现象也比较严重。在评价时过分地强调成绩的高低,按名次排队,致使有些学生感到压力大、负担过重、焦虑感过强,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损害。建立和保持与他人相互依赖、相互合作关系是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表现形式之一。而它只有在人的活动中,尤其是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才能不断完善起来、合作学习、将弥补以前教育中的不足,为学生将来进入社会工作和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心理基础。(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批判精神当代教育如要切实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意识,在目的方面除了强调批判意识培养外,还要强调综合意识与合作意识的培养。在教学基本任务和基本目标方面,应该通过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有更多的讨论、质疑、试验和辩论的时间,引导学生发现和创新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