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9714825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学校名称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黄岐小学执教教师刘新课程内容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课型新授课所属学科数学教学对象小学五年级一、教材分析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间的进率以及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措施的基本上进行教学的。这堂课我设计了让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过程,让学生通过计算、自主摸索、合伙交流等活动,掌握了数学知识,提高了数学能力。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教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是教学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第二是单位之间的转化。由于学生已在前面的学习中结识了体积单位,学习并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措施,并且对于学生来说单位之间的化聚法已有了诸多

2、的经验,因此本节课的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单位之间的进率,同步培养学生解决单位互化的基本措施。三、设计理念 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有一定基本的,能运用体积的计算措施推导出进率,因此本节课的设计理念是知识联系迁移与自主探究归纳并重。1、 重知识联系迁移:(1) 通过回忆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唤醒学生旧有知识的掌握,为新知识的运用做好准备。(2) 根据主题图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学会运用体积的计算公式推导出进率。2、 重自主探究归纳:(1) 运用所学知识,先尝试独立解决,再分组讨论、探究算法。(2) 自主总结归纳出立方米与立方分米的进率。四、教学目的1.理解并掌握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掌握体积

3、单位间名数的改写。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培养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灵活地应用不同的单位进行计算的能力。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和单位之间的改写措施。教学难点:体积单位之间的改写。六、教学准备教学准备:1、预习课本34。2、多媒体课件。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点题设问1引导学生回忆常用的长度单位及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教师出示表格(教材6页下方的表格)并在表格里板书(米分米厘米)2.引导学生回忆常用的面积单位及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师在表格里板书(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100)3引导学生回忆常用的体积单位。教师在表格里板书(立方米立方分米立

4、方厘米).点题设问:让学生猜想今天我们学习的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也许是多少,引出并板书课题:体积单位间的进率1、回忆已学知识。2、对比思考。、提出学习要点。1、唤醒学生旧有知识的掌握,为新知识的运用做好准备。2、明确学习任务。绕题探究探究一:结识体积单位间的进率1结识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的关系出示思考题:一种棱长为dm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想一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出示棱长为1m的正方体模型: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正好是1分米,你懂得它的体积是多少吗?如果用厘米作单位,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厘米?那你能根据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求出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吗?让学生思考后和同桌说说想

5、法。全班交流。同一种正方体,如果用立方分米作单位,它的体积是1立方分米;如果用立方厘米作单位,它的体积是10立方厘米;这阐明什么?(板书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齐读一遍。2结识立方米和立方分米的关系让学生根据刚刚的推导措施,试算出立方米和立方分米之间的进率。以小组为单位探究讨论。报告小组的探究成果。(板书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齐读一遍。请学生观测板书,想一想: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教师在表格里板书100)3.观测表格,说一说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之间有什么不同。4.师: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不仅意义不同,名称不同,相邻的两个单位间的进率也不同。探究二:体积

6、单位的变换我们掌握了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就可以根据规定进行体积单位名变换。.出示例3:3.立方米是多少立方分米?200立方厘米是多少立方分米?2、指名读题。尝试解答。指名报告,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1、理解例题意思。2、独立思考,尝试解答。3、同桌交流你是怎么算的?、学生报告板演说理。5、根据类似的措施推导出立方米与立方分米间的进率。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迁移类推和归纳概括能力。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独立思考,再分组讨论、探究算理,最后明确“在加法计算中,如果有可以凑成整十数或整百数的数据,可以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回忆整顿1、请同窗们回忆一下:如何把高档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档单位的名数?如何把

7、低档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档单位的名数?小结: 高单位 进率 低单位 低单位 进率 高单位梳理已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以及回忆整顿的习惯。巩固拓展1、课本35页做一做第题 、课本第36页练习八第1题。、拓展题:10立方厘米( )立方米3.立方米=( )立方米( )立方分米2立方分米50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单位互化。纯熟掌握所学知识,拓展思维,提高解题能力。反思评价1、本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通过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新的收获?、对自己的学习体现作评价。总结评价养成总结与自我评价的习惯,增强对学习、对自我的认同度。布置作业作业1号本:计算下面各题,如何简便就如何计算。1.2立方米=()立方分米

8、90立方厘米=()立方分米6立方分米()立方厘米2090立方厘米()立方分米0.55立方米()立方分米.63立方米()立方分米0.6立方米()立方分米120平方分米()平方米28米=()分米单位互化协助学生精确纯熟地根据单位间的进率进行单位间的互化。板书设计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1立方分米0立方厘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高单位 进率 低单位 低单位 进率 高单位看板书梳理知识。简要扼要地记录知识点,便于学生理解、掌握、记忆。八、教学流程的设计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复习旧知知识基本知识准备 对比生疑点题设问明确目的获取信息独立思考同桌交流明确问题绕题探究全班板演说理归纳概括回忆整顿拓展练习基本练习巩固拓展实际问题课堂收获反思评价学习评价课后巩固布置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