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考物理考纲解析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9714734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高考物理考纲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高考物理考纲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高考物理考纲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高考物理考纲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高考物理考纲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高考物理考纲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高考物理考纲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物理考纲解析知识模块及教学建议知识模块考察形式及要求比例教学建议课时建议声学必考内容,多以选择填空形式出现,要求能解释生活中简单的声现象,了解声音产生原因及传播形式和传播过程,知识难度较小。例如:2012年中考物理中的16题4%此部分知识内容较简单,教学的真正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消除畏难情绪,提升学习自信。2课时光学必考内容,考查形式多样化,要求学生能够灵活应用光学中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特点、光的折射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解释光学的简单问题,能够熟练掌握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知识难度中等。例如:2012年中考物理中的23、42、50题8%此部分内容出题

2、形式的多样化在于考查学生的学科能力,如选择题考察学生的记忆能力,填空题考察学生理解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题考查观察及实验探究能力。教学的真正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科能力6课时热学必考内容,多以选择填空形式出现知识难度较小,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解释热学中内能变化、吸收放出热量及做功的问题并能应用比热容熟练正确地进行热量计算,能够分析归纳热学探究实验的规律。例如2012年中考物理中的18、26、38、43、53题10%此部分内容较简单,有初步的知识综合,主要考察学生的记忆、理解、分析、实验及简单的综合运用能力。教学的真正目的在于巩固学生的学科能力,逐步渗入简单的综合知识,为培养学生的综合

3、能力做铺垫8课时力学必考内容,考查形式多样化,中考考察的重点及核心内容,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力学概念、规律,并能解决简单的计算问题,解释简单现象,能够独立顺利完成基本的力学实验,并能应用力学概念及规律解决中等难度的综合问题,考查内容中等,但知识难度中等偏上。例如2012年中考物理中的17、20、22、25、40、44、46、48、51题32%此部分为中考的重难点内容,出现较大的综合,考查范围较深较广,计算难度提升,考察学生的各项能力,考查形式灵活多变,综合性较强。教学的真正目的不仅在于把握学生的复习方向,还在于建立学生学习的技巧性和灵活性,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及灵活运用能力20课时电学必考

4、内容,考查形式多样化,中考考察的重点及核心内容,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电学概念、规律,并能解决简单的计算问题,解释简单现象,能够独立顺力完成基本的电学实验,并能应用电学的基本规律解决各类电热,电力等电学的综合问题,考查内容中等,但知识难度中等偏上。例如2012年中考物理中的21、24、27、41、45、47、52、53题42%此部分为中考的重难点内容,综合题及计算题的考察梯度再次提升,考察学生对各项能力的把握及综合运用,多变的考查形式加强了学生的各项能力,并提升整合、应用及综合分析能力。教学的真正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建立科学合理的思维方式,以不变的能力应万变的试题20课时其他内容选考内容,以选这填

5、空形式出现,考察难度较小,非定项考察,生活中的物理常识例如2012年中考物理中的19题4%此部分考查知识难度较小,多为生活中的物理常识考察,注重平时积累2课时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考试说明 物理*考试内容高考物理试题着重考查考生的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物理科学与技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联系,注意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以利于高等学校选拔新生,并有利于激发考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一)考核目标与要求高考物理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

6、把能力的考察放在首要位置。通过考查知识及其应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把某些知识与能力简单的对应起来。高考物理要求考查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理解能力(1)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 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2)能够清楚的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达)(3)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4)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2.推理能力(1)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2)能够把推理过程正确的表达出来。3分析综合能力(1)能够独立的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

7、分析、研究,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景,找出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2)能够把较复杂的问题分解为若干个比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3)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方法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4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1)能够根据具体的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2)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分析。5实验与探究能力(1)能够独立完成表1、表2中所列的实验,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的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实验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2)

8、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制订解决问题的方案。(3)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所给的实验仪器处理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实验以上五个方面的能力要求不是孤立的,着重对某一种能力进行考查的同时,在不同程度上也考查了与之相关的能力。同时,在应用某种能力处理或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因而高考对考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考查渗透在以上各种能力的考查中(二)考试范围与要求遵循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对物理知识模块的安排,以及四川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试行)中对物理课程的设置,结合四川省高中物理的教学实际,制定本部分内容。要考查的物理知识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

9、光学、近代物理知识等部分。包括“物理必修1、物理必修2、物理选修3-1、 物理选修3-2、物理选修3-4”五个模块的内容,具体考试范围与内容要求见“表1考试范围”。表1 考试范围模块基本内容物理1质点的直线运动相互作用与牛顿运动规律物理2机械能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选修31电场电路磁场选修32电磁感应交变电流选修34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电磁振荡与电磁波光相对论对各部分知识内容的要求掌握程度,在“表2知识内容及要求”中用、标出。、的含义如下:.对所列知识要了解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与课程标准中的“了解”和“认识”相当。.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定义及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

10、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过程中运用与课程标准中的“理解”和“应用”相当。表2 知识内容及要求必修模块物理1主题内容要求说明质点的直线运动参考系、质点匀变速直线运动图像只限于图像位移 速度和加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像相互作用于牛顿运动定律滑动摩擦力、动摩擦因数、静摩擦力处理物体在粗糙面上的问题,只限于已知相对运动趋势或已知运动方向的情况形变、弹性、胡克定律矢量和标量力的合成与分解共点力的平衡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超重和失重必修模块物理2主题内容要求说明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斜抛运动只作定性分析抛体运动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线速度、向心力

11、加速度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离心现象机械能功和功率动能 动能定理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功能关系、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万有引力定律 万有引力及其应用环绕速度第二宇宙速度 第三宇宙速度经典时空观和相对论时空观选修模块31主题内容要求说明电场物质的电结构、电荷守恒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的计算,只限于带点粒子进入电场时速度平行或垂直的情况静电现象的解释点电荷库仑定律电场强度、点电荷的场强电场线电势能、电势电势差匀强电场中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示波器常见电容器、电容器的电压、电荷量和电容的关系电路欧姆定律不要求解反电动势的问题电阻定律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闭合电路

12、欧姆定律电功率、焦耳定律磁场磁场、磁感应强度、磁感线 1安培力的计算限于电流与匀强磁场方向垂直的情况2洛伦兹力计算限于速度和磁感应强度垂直的情况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周围磁场的方向安培力、安培力的方向匀强磁场中的安培力洛伦兹力和洛伦兹力的方向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运动质谱仪和回旋加速器选修模块32主题内容要求说明电磁感应现象1.导体切割磁感线时,感应电动势的计算,只限于垂直于、的情况2.在电磁感应现象里,不要求判断内电路中各点电势的高低3.不要求用自感系数计算自感电动势磁通量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楞次定律互感 自感交变电流交变电流、交变电流的图像1.不要求讨论交变电流的香味和相位差的问题2.只限于单

13、相理想变压器正弦交变电流的函数表达式、峰值和有效值理想变压器电能的输送选修模块34主题内容要求说明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简谐运动 简谐运动的公式和图像单摆、单摆的周期公式受迫振动和共振机械波 横波和纵波 横波的图像波长、波速和频率(周期)的关系波的干涉和衍射现象多普勒效应电磁振荡与电磁波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电磁波及其传播电磁波的产生、发射和接收电磁波谱光光的折射定律 1.相对折射率不作考试要求2.只要求定性了解光的色散现象3.光的干涉只限于双缝干涉、薄膜干涉折射率光的全反射、光导纤维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相对论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质速关系、质能关系相对论质能关系式单位制和实验主题内容要求说明单位制知道中学物理中涉及的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和其他物理量的单位。包括小时、分、升、电子伏特eV知道国际单位制中规定的单位符号实验实验一:研究匀速直线运动 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三: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实验五:探究动能定理 实验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实验七: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 实验八: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九: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十:练习使用用多用电表 实验十一:传感器的简单应用实验十二:探究单摆的运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十三: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十四:用双缝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