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泌尿系肿瘤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9712429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泌尿系肿瘤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案-泌尿系肿瘤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案-泌尿系肿瘤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案-泌尿系肿瘤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案-泌尿系肿瘤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案-泌尿系肿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泌尿系肿瘤(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 泌尿及男生殖系统肿瘤在国内肿瘤发病率中并不占最重要地位,们在泌尿外科疾病中是最常用的疾病之一,且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增长趋势。泌尿及男生殖系统各部均可发生肿瘤,最常用的是膀胱癌,另一方面为肾肿瘤。欧英国家最常用的前列腺癌,在国内比较少见,但有明显增长。国内过去常用的生殖系肿瘤阴茎癌日趋减少。肾肿瘤肾肿瘤(tumorkdny)多为恶性,任何肾肿瘤在组织学检查前都应疑为恶性。临床上较常用的肾肿瘤有源自肾实质的肾癌、肾母细胞瘤以及肾孟肾盏发生的移行细胞乳头状肿瘤。成人恶性肿瘤中肾肿瘤仅占左右、但在小儿恶性肿瘤中,肾母细胞瘤竟占20以上,是小儿最常用的腹部肿瘤。成人肾肿瘤中绝大部分

2、为肾癌、肾盂癌较少。一、肾癌 病理 肾癌(renal ainom)从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外有假包膜、圆形;切面黄色。有时呈多囊性,可有出血、坏死和钙化。肿瘤细胞浆含大量胆固醇,在切片染色过程中胆固醇被溶解,因此细胞浆在镜下呈透明状。除透明细胞外,尚可见具有颗粒的细胞和梭形细胞,大概半数肾癌同步有两种细胞。梭形细胞为主的肿瘤恶性度大、较少见。此外,尚有少数源于集合管上皮的嫌色细胞癌。 肾癌局限在包膜内时恶性度较小,穿透假包膜后可经血液和淋巴转移。肿瘤可直接扩展至肾静脉、腔静脉形成癌栓,亦可转移至肺、脑、骨、肝等。淋巴转移最先到肾蒂淋巴结。 临床体现 肾癌高发年龄5060岁。男:女为:。常用症状为

3、血尿、肿块和疼痛;间歇无痛肉眼血尿为常用症状、表白肿瘤已穿人肾盏、肾盂。肿瘤较大时腹部或腰部肿块较易发现。疼痛常为腰部钝痛或隐痛,血块通过输尿管时可发生肾绞痛。 肾癌可有肾外体现如低热,也许因肿瘤坏死、出血、毒性物质吸取所引起,现已分离出内生致热原。肿瘤亦可引起、红细胞增多症、高血钙等。同侧阴囊内可发现精索静脉曲张。消瘦、贫血、虚弱等是晚期病状。临床上有10%左右因转移灶病状如病理骨折、神经麻痹、咯血等就医,肾癌患者就医时约/4已有肿瘤扩散。 诊断 肾癌病状多变,容易误诊。典型三大症状:血尿、疼痛和肿块都浮现时已是晚期,因此其中任何一种症状浮现即应引起注重。间歇无痛肉眼血尿应想到肾癌的也许性,

4、与泌尿系其她肿瘤的鉴别要通过膀胱镜检查和泌尿系造影等。如双肾肿大、血尿、腰痛时多为多囊肾,常伴有高血压和肾功能减退,有家族史较易鉴别。X线检查,平片可见肾外形增大、不规则,偶有点状、絮状或不完整的壳状钙化。造影可见肾盏、肾盂因受肿瘤挤压有不规则变形、狭窄、拉长或充盈缺损。肿瘤大、破坏严重时病肾在排泄性尿路造影时不显影,可以行逆行性肾盂造影。超声显像、肾动脉造影、CT、MRI等有助于初期发现肾实质内肿瘤,且有助于鉴别其她肾实质内疾病如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和肾囊肿等。特别是超声检查,简朴易行,可作为常规体检,常常发目前临床上尚未浮现病状,尿路造影未浮现变化的初期肿瘤,精确性接近CT。治疗 根治性肾切

5、除是肾癌最重要的治疗措施。应充足显露,切除范畴涉及患肾、肾周边筋膜和脂肪,连同肾门淋巴结,先结扎肾蒂血管可减少出血和扩散,静脉内癌栓应同步取出。术前行肾动脉拴塞法治疗,可减少术中出血。肾癌的放射及化学治疗效果不好。免疫治疗对转移癌有一定疗效。肾癌单个或两个转移癌有切除后长期生存者。肾癌直径不不小于3cm可以行保存肾组织的局部切除术。预后 肾癌未能手术切除者3年生存率局限性%,5年生存率在2如下。根治手术治疗后年生存率:初期局限在肾内肿瘤可达0%至9;未侵犯肾周筋膜者4080%。肿瘤超过肾周筋膜者仅2%20%。肾癌偶可见到原发肿瘤切除后转移灶自发消退;亦也许有以上远期复发者。二、肾母细胞瘤肾母细

6、胞瘤(ephrobastoma, Wims umor)是婴幼儿最常用的腹部肿瘤,亦称肾胚胎瘤或lm瘤。病理 肿瘤从胚胎性肾组织发生,是上皮和间质构成的恶性混合瘤,涉及腺体、神经、肌、软骨、脂肪等。肿瘤增长极快、柔软;切面均匀呈灰黄色,但可有囊性变和块状出血,肿瘤与正常组织无明显界线。双侧肾母细胞瘤约占5。转移途径同肾癌初期即侵入肾周边组织。但很少侵入肾盂肾盏内:临床体现 多数在7岁此前发病,2/3在3岁以内。男女、左右侧发病数相近。偶见于成年人。初期无症状。虚弱婴幼儿腹部有巨大包块是本病的特点,绝大多数是在给小儿洗澡、穿衣时发现。肿块增长迅速,肿瘤很少侵入肾盂、肾盏,故血尿不明显 。常用发热和

7、高血压,血中肾素活性和红细胞生成素可高于正常。晚期浮现消瘦、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贫血等。诊断 婴幼儿发现腹部进行性增大的肿块,首入应想到肾母细胞瘤的也许性。超声、X线检查、CT、MRI对诊断有决定意义;造影所见和肾癌相似,但较大肿瘤在排泄性尿路造影时常不显影,仅见大片软组织阴影。肾母细胞瘤须与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和巨大肾积水鉴别。神经母细胞瘤可初期转移至颅骨和肝,泌尿系造影时可见到被肿瘤向下推移的正常肾。肾积水柔软、有囊性感、时大时小,超声检查容易和肿瘤鉴别。治疗 初期经腹行肾切除术。手术配合放射及化学治疗可明显提高手术生存率。术前静脉注射长春新碱准备,可替代术前照射。术后放射治疗并配合更生雷

8、素每公只体重15g,自手术日起每日静脉点滴共5日,后来每个月一疗程共5次。亦有用长春新碱15mg/m2表面积,每周一次,12次为一疗程。两药同步应用疗效更好。局限在肾的2岁以内婴儿可不作放射治疗。综合治疗肾母细胞瘤2年生存率可达6094%,23年无复发应觉得已治愈。双侧肾母细胞瘤可配合上述辅助治疗行双侧肿瘤切除。三、肾盂肿瘤泌尿系统的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均覆有移行上皮,其肿瘤的病因、病理等相似,且可同步或先后在不同部位浮现肿瘤。病理 多数为移行细胞乳头状肿瘤,实性占/。瘤细胞分化和基底的浸润限度可有很大差别。肿瘤有单发,亦有多发。其转移途径因肾盂壁肌层很薄,周边淋巴组织丰富,常有初期淋巴转

9、移。肾盂鳞状细胞癌和腺癌罕见,多与长期尿石、感染等刺激有关。临床体现和诊断 平均发病年龄岁,大多数在4070岁。男:女约2:1。初期体现为间歇性无痛肉眼血尿,常无肿物或疼痛.偶因血块堵塞输尿管浮现肾绞痛。体征不明显,尿细胞学检查容易发现癌细胞,膀胱镜检查可见输尿管口喷出血性尿液。尿路造影片肾盂内充盈缺损、变形,应与尿酸结石或血块鉴别。必要时可经膀胱镜插管收集肾盂尿行细胞学检查或刷取局部活组织检查。输尿管肾镜以及超声、T、MR检核对诊断肾盂癌亦有重要价值。治疗 手术切除肾及全长输尿管、涉及输尿管开口部位的膀胱壁。经活捡分化良好的无浸润肿瘤亦可局部切除。小的肾盂肿瘤也可通过内镜手术切除或凝固。肾盂

10、肿瘤(tuor of enal elvis)手术年生存率0%0,由于病理差别极大,预后也很悬殊。随诊中应注意其他尿路上皮器官发生肿瘤的也许性。膀胱肿瘤膀胱肿瘤(tum of rina blder)是全身比较常用的肿瘤之一,是泌尿系最常用的肿瘤。病因 膀胱肿瘤的病因研究诸多,但多数病因尚不完全清晰。环境和职业 现已肯定-萘胺、联苯胺、4氨基双联苯等是膀肮癌(crcioma f lader)致癌质,是制造染料的中间产物或橡胶塑料工业的防老剂(抗氧化剂),长期接触此类致癌质容易发生膀胱癌但个体差别极大,潜伏期很长。2平常生活中吸烟是膀胱癌重要致癌质,接触染料、橡胶塑料制品、油漆、洗涤剂等也也许是致癌

11、的因素之一。糖精是辅助致癌质。3.膀胱慢性感染和异物长期刺激:寄生在膀胱的埃及血吸虫病、膀胱白斑、腺性膀胱炎、尿石、尿潴留等也也许是膀胱癌的诱因。4其她 长期大量服用镇痛药非那西丁,内源性色氨酸和菸酸代谢异常可为膀胱癌病因,但其她慢性疾病也有这种异常,而部分膀胱癌并无这种代谢紊乱。近年注重癌基因和抗癌基因对膀胱癌发病的影响以及患者遗传基因和免疫状态在发病中所起的作用的研究。病理 与肿瘤的组织类型、细胞分化限度、生长方式和浸润深度有关,其中以细胞分化和浸润深度最为重要。近年也注意基因异常特别是p对膀胱癌生物行为的影响。组织类型 上皮性肿瘤占95%以上、其中多数为移行细胞乳头状癌,鳞癌和腺癌各占2

12、%3%。非上皮性肿瘤罕见,由间质组织发生,多数为肉瘤如横纹肌肉瘤,好发于婴幼儿。2.分化限度 按肿瘤细胞大小、形态、染色、核变化、分裂相等可分为三级:级分化良好,属低度恶性;级分化不良属高度恶性;级分化居、级之间,属中度恶性。3生长方式 分为原位癌、乳头状癌和浸润性癌。原位癌局限在粘膜内,无乳头亦无浸润。移行细胞癌多为乳头状,鳞癌和腺癌常有浸润。不同生长方式可单独或同步存在。4浸润深度 是肿瘤临床(T)和病理(P)分期的根据,可分为:原位癌Ts;乳头状无浸润T;限于固有层以内T1;浸润浅肌层T2;浸润深肌层或已穿透膀胱壁T3;浸润前列腺或膀胱邻近组织T4。细胞分化限度和浸润深度多为一致,但亦有

13、例外,如原位癌的分化限度可为、级。膀胱乳头状瘤限于其细胞和正常移行上皮无区别者,较罕见,未列入临床和病理分期。病理分期(P)同临床。肿瘤分布在膀胱侧壁及后壁最多,另一方面为三角区和顶部,其发生可为多中心。膀胱肿瘤可先后或同步伴有肾盂、输尿管、尿道肿瘤。膀胱肿瘤的扩散重要向深部浸润,直至膀胱外组织。淋巴转移常用,浸润浅肌层者约5淋巴管内有癌细胞,浸润深肌层者几所有淋巴管内有癌细胞。膀胱癌浸润至膀胱周边组织时,多数已有远处淋巴结转移。血行转移多在晚期,重要转移至肝、肺、骨和皮肤等处。肿瘤细胞分化不良者容易发生浸润和转移。临床体现 膀胱肿瘤高发年龄070岁;男:女为4:1,以表浅的乳头状肿瘤最为常用

14、。分化不良的浸润性膀胱癌常发生在高龄病例。绝大多数以无痛肉眼血尿就医。血尿间歇浮现,可自行停止或减轻,容易导致“治愈”或“好转”的错觉。出血量或多或少,般体现为全程血尿,终末加重。出血量和肿瘤大小、数目、恶性限度并不一致。分化良好的乳头状肿瘤可有严重血尿;反之,分化不良的浸润性癌血尿可不严重。非上皮性肿瘤血尿较轻。膀胱肿瘤病例有以尿频、尿痛、排尿困难、尿潴留和下腹肿块为起始病状就医者,多数属晚期病状。膀胱刺激症状常因肿瘤坏死、溃疡和合并感染所致。肿瘤大或堵塞膀胱出口时可发生排尿困难、尿潴留。膀胱癌晚期尚可见到下腹部浸润性肿块;盆腔广泛浸润时腰骶部疼痛、下肢浮肿。阻塞输尿管可致肾积水、肾功不全;

15、严重贫血、体重下降衰弱等。鳞癌和腺癌高度恶性,病程短,鳞癌可因结石长期刺激引起。小儿横纹肌肉瘤常以排尿困难为重要症状。诊断 任何成年人,特别是40岁以上,浮现无痛性血尿时都应想到泌尿系肿瘤的也许,而其中膀胱肿瘤尤为多见。如果血尿伴有膀胱刺激症状和尿痛,则易误诊为膀胱炎。膀胱炎的膀胱刺激症状常较重,且骤然发病,血尿在膀胱刺激症状后来浮现。膀胱肿瘤多见于老年男性,容易误诊为良性前列腺增生,有时良性前列腺增生可以合并膀胱癌。膀胱镜检查可以确诊。膀胱肿瘤的诊断 ,不仅要诊断 其存在,还要对其部位、大小、数目、形态、蒂部状况和基底部浸润限度等有全面理解 。尿检查 膀胱肿瘤病人的尿中容易找到脱落的肿瘤细胞,措施简便,可作为血尿病人的初步筛选。但肿瘤细胞分化良好时,难与正常移行上皮细胞以及因结石、炎症所引起的变异细胞相鉴别。近年应用尿检查端粒酶、膀胱肿瘤抗原(BA)、核基质蛋白(MP22)、BLC-等可提高膀胱癌检出率。2.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排泄性尿路造影可理解肾盂、输尿管有无肿瘤,以及肿瘤对肾功能的影响;肾积水或显影不良常提示肿瘤浸润输尿管口。膀胱造影时可见充盈缺损,浸润膀胱壁僵硬不整洁。T、MRI可发现肿瘤浸润的深度,以及局部转移病灶。超声检查:日益受到注重,可发现0.cm以上膀胱肿瘤,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