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实验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9709068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84.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实验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实验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实验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实验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实验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实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实验(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 7 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实验一、实验目的1. 熟悉离心泵的结构、性能、操作和调节方法,掌握离心泵的工作原理。2. 掌握离心泵特性曲线的测定方法。测定单级离心泵在恒定转速下的特性曲线,绘制He-qv、Na-qv、 n-qV曲线,分析离心泵的额定工作点。3. 掌握离心泵流量调节的方法。4. 掌握离心泵特性曲线的影响因素。5. 了解常用的测压仪表。二、实验原理离心泵是一种液体输送机械,主要构件为旋转的叶轮、固定的泵壳和轴封装置。离心泵泵体内的叶 轮固定在泵轴上,叶轮上有若干弯曲的叶片,泵轴在外力带动下旋转,叶轮同时旋转,泵壳中央的吸入 口与吸入管路相连接,侧旁的排出口和排出管路相连接。启动前,须

2、灌液排出泵壳内的气体,防止出现 气缚现象。启动电机后,泵轴带动叶轮一起高速旋转,充满叶片之间的液体也随着旋转,在惯性离心力 的作用下液体从叶轮中心被抛向外缘的过程中便获得了能量,使叶轮外缘的液体静压强提高,同时也增 大了动能。液体离开叶轮进入壳体,部分动能变成静压能,进一步提高了静压能。流体获得能量的多少, 不仅取决于离心泵的结构和转速,而且和流体的密度有关。当离心泵内存在空气,空气的密度远比液体 小,相应获得的能量不足以形成所需的压强差,液体无法输送,该现象称为“气缚”。为了保证离心泵 的正常操作,在启动前必须在离心泵和吸入管路内充满液体,并确保运转过程中尽量不使空气漏入。离心泵的特性曲线是

3、选择和使用离心泵的重要依据之一,其特性曲线是在恒定转速下泵的扬程H、e 轴功率Pa及效率n与液体流量qv之间的关系曲线,如图6-10所示,它是流体在泵内流动规律的宏观表 现形式。离心泵的特性曲线与离心泵的设计、加工情况有关,而泵内部流动情况复杂,难以用数学方法 计算,只能依靠实验测定。1. 流量的测定本实验用涡轮流量计测量液体的流量。测量时,从仪表显示仪上读取的数据是涡轮的频率f液体 的体积流量为:qv = C(6-20)式中:f为涡轮流量计的脉冲频率,Hz; C为涡轮流量计的流量系数,脉冲数/升。2. 扬程H的测定与计算e见图 6-11,在泵的吸入口截面1-1(真空表处的截面)、压出口截面

4、2-2(压力表处的截面)之间列 柏努利方程6-21)p pU2 U2H 亠 i + Z Z + 一 + HePg212g门-2式中P、P2分别为泵吸入口、压出口的压强,N/m2; p为流体密度,kg/m3;竹、u2分别为泵吸入口、 压出口的流量,m/s; g为重力加速度,m/s2; Z2-Z1=AZ为截面2-2和截面1-1间的垂直距离,或是进 出口测压计的高度差,m; H 为截面1-1和截面2-2间的阻力损失,m。f 1 2Hf 12与其它能量项目相比可以不计。当泵进、出口管径一样,则:6-22)H = P 2 P1 + AZPg由上式可知,只要直接读出进出口压力表上的数值,就可以计算出泵的扬

5、程。如果进口为真空表,读数为pj出口为压力表,读数为p2。则离心泵的扬程为: H = P1 + P 2 +AZ(6-23)ePg如果进出口测压计仪表盘中心的高度为等高,AZ=O,则离心泵的扬程为:6-24)P + P2 2pg3. 离心泵功率P测定和计算a功率表测定的功率为电动机的输入功率。功率表有两种,一种是显示三相功率,就是电动机的输入 功率;另一种是显示单相功率,则电动机的输入功率等于3 倍的功率表读数。由于泵由电动机带动,传 动效率约为1,所以电动机的输出功率等于泵的轴功率。而电动机的输出功率等于电动机的输入功率X 电动机的效率,所以有:泵的轴功率=电动机的输入功率X电动机的效率4.

6、离心泵效率n的计算离心泵的效率n是泵的有效功率p与轴功率p的比值。有效功率p是单位时间内流体自泵得到的eae功,轴功率P是单位时间内泵从电机得到的功,两者差异反映了水力损失、容积损失和机械损失的大小。 a泵的有效功率N可用下式计算:e6-25)P 二 H p gqee VHpgqvepa6-26)5. 转速改变时的换算泵的特性曲线是在指定转速下的数据,就是说在某一特性曲线上的一切实验点,其转速都是相同的。但是,实际上感应电动机在转矩改变时,其转速会有变化,这样随着流量的变化,多个实验点的转速将有所差异,因此在绘制特性曲线之前,须将实测数据换算为平均转速下的数据。换算关系如下:流量,nq = q

7、 VV n(6-27)扬程Hf = H (t)2ee n(6-28)轴功率nP = P ()3 a a n(6-29)效率q Hpg q H pg11VeVe11PPaa(6-30)三、实验内容1. 熟悉离心泵的结构、性能、操作和调节方法。2. 测定单级离心泵在一定转速下的扬程、轴功率、效率和流量之间的关系,绘制离心泵在一定转速 下的特性曲线。四、实验装置与流程水泵实验台按其回路系统形式一般分为开式和闭式两种。本实验装置为开式实验装置,由水槽、底 阀、吸入管、灌水阀、电机、转速传感器、功率传感器、离心泵、排出管、流量计、流量调节阀门、真 空表及压力表组成。离心泵将水从水槽中吸入,然后由排出管排

8、至水槽,循环使用。在离心泵的吸入口 和排出口处,分别装有真空表和压力表,以测取进出口压强,出口管路上装有流量计,测取管路体积流 量,压力表下游装有泵的出口阀用来调节水的流量,此外有功率表连接,测取电机的功率。开式实验装 置有两种类型,实验流程图 6-11 所示。6-11 离心泵特性曲线测量实验装置流程图实验装置一的相关参数泵进口管子规格(P 48 X 3.5 mm;测压点高度差AZ=0.15 m;电动机效率87 %;离心泵的型号ISWH40-125,涡轮流量计。实验装置二的相关参数泵进口管径40 mm;出口管径25 mm;测压点高度差AZ=0 m;离心泵的型号BL 6 ;电动机效率87 %;

9、LW-25智能涡轮流量计,量程1.610 m3/h; DP3 (1)-W1100单相功率表。五、实验步骤1. 水箱预先充满2/3的水,关闭出口调节阀。打开水泵出口排气阀和进口引水阀,用自来水对离心 泵进行灌水排气。当排气阀有水流出,关闭进口引水阀和出口排气阀。2. 打开总电源开关,启动离心泵,打开管路的出口调节阀排尽管路里的空气,关闭出口阀,再打开 仪表电源。3. 缓缓开启出口调节阀至全开,使水的流量达到最大。根据测量的流量范围均匀分割调节流量,测 量顺序从最大流量到0记录1520组数据。4. 每次改变流量至稳定后,记录电机转速n、水温t、轴功率Pa、泵入口真空表读数p1和出口压力 表读数p2

10、。如果读数有波动,可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5. 实验完毕,关闭泵的出口阀,关闭仪表电源,按下仪表台上的水泵停止按钮,停止水泵的运转。6. 最后关闭仪表台上的电源开关。六、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必须在出口阀关闭的情况下启动或停泵。2 离心泵启动前要灌泵排气,防止出现气缚现象。3 离心泵不能空转(泵内为空气)和长时间零流量(泵内充满液体)时转动,离心泵也不能反转 防止损坏离心泵。4 整个实验操作应严格按步骤进行,爱护设备,注意动力设备的安全。5 在最大流量和零流量间合理分割流量,在每一次流量调节稳定后,再读取实验参数的读数,特 别不要忘记流量为零时的各有关参数。6 保持水箱水质清洁,特别不允

11、许有纤维状杂质。7 涡轮流量计要定时拆下清洗。七、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表 6-7 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实验原始数据记录表实验装置号.;进口管径d = mm; 出口管径d2 =-号;流量系数=;电机效率mm;测压点高度差AZ=.;水温=C。m;离心泵的型流量计读数转速n/ (r/min)电机功率P电/kW真空度p1/MPa出口表压力p2/MPa表 6-8 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实验数据处理表水温t=C; 水的密度p= kg/m3; 水的粘度“ Pas; 平均转速=r/min20流量qv/ (m3/h)流量q /V(m3/h)轴功率Pa/kW轴功率 P /kW注:q、H、N为平均转速下的流量、扬程和轴功率

12、。 Va八、实验报告内容1. 将整理后的实验数据,换算成平均转速下的数据。2. 在同一坐标轴上描绘平均转速下的Heqv、P厂qv、qv曲线,图中标明离心泵的型号和转速。平均转速:n 二(n + n + n +n ) / i。123i3. 列出一组数据计算示例。4. 分析实验结果,判断泵较为适宜的工作范围,评价实验数据和结果的好与差5. 对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案进行评价,提出自己的设想和建议。九、思考题1 离心泵在启动时为什么要关闭出口阀门和仪表电源?2 启动离心泵之前为什么要引水灌泵?如果灌泵后依然启动不起来,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什么?3 为什么用泵的出口阀门调节流量?这种方法有什么优缺点?是否还有其他方法调节流量?4 泵启动后,出口阀如果打不开,压力表读数是否会逐渐上升?为什么?5 正常工作的离心泵,在其进口管路上安装阀门是否合理?为什么?能否用泵的进口阀门调节流 量,造成什么后果?6 试分析,用清水泵输送密度为1200 kg/m3的盐水(假设系统是耐腐蚀的),在相同流量下你认为 泵的压力是否变化?轴功率是否变化?7 为什么在离心泵进口管液面下安装底阀?从节能的观点分析,安装底阀是否合理?如何改进比 较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