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丙橡胶基本知识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9706600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43.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乙丙橡胶基本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乙丙橡胶基本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乙丙橡胶基本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乙丙橡胶基本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乙丙橡胶基本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乙丙橡胶基本知识(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乙丙橡胶基本知识乙丙橡胶,有机化合物制品,是橡胶制品工业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原材料,有 多种良好的理化特性。乙丙橡胶又可分为二元乙丙、三元乙丙、改性乙丙和热塑 性乙丙。而三元乙丙橡胶(EPDM)已在汽车密封条行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乙丙橡胶的特性乙丙橡胶系以单烯烃乙烯、丙烯共聚成二元乙丙橡胶;以乙烯、丙烯及少量 非共轭双烯为单体共聚而制得三元乙丙橡胶。乙丙橡胶分子主链上,乙烯和丙烯 单体呈无规则排列,失去了聚乙烯或聚丙烯结构的规整性,从而成为弹性体,由 于三元乙丙橡胶二烯烃位于侧链上,因此三元乙丙橡胶不但可以用硫磺硫化,同 时还保持了二元乙丙橡胶的各种特性。1、低密度高填充性乙丙橡胶是密度较低的一种

2、橡胶,其密度为0.87。加之可大量充油和加入填 充剂,因而可降低橡胶制品的成本,弥补了乙丙橡胶生胶价格高的缺点,并且对 高门尼值的乙丙橡胶来说,高填充后物理机械性能降低幅度不大。2、耐老化性乙丙橡胶有优异的耐天候、耐臭氧、耐热、耐酸碱、耐水蒸汽、颜色稳定性、 电性能、充油性及常温流动性。乙丙橡胶制品在120C下可长期使用,在150-200 r下可短暂或间歇使用。加入适宜防老剂可提高其使用温度。以过氧化 物交联的三元乙丙橡胶可在更苛刻的条件下使用。三元乙丙橡胶在臭氧浓度 50pphm、拉伸30%的条件下,可达150h以上不龟裂。3、耐腐蚀性由于乙丙橡胶缺乏极性,不饱和度低,因而对各种极性化学品如

3、醇、酸、碱、 氧化剂、制冷剂、洗涤剂、动植物油、酮和脂等均有较好的抗耐性;但在脂属和 芳属溶剂(如汽油、苯等)及矿物油中稳定性较差。4、耐水蒸汽性能乙丙橡胶有优异的耐水蒸汽性能并优于其耐热性。在230C过热蒸汽中,近 100h后外观无变化。而氟橡胶、硅橡胶、氟硅橡胶、丁基橡胶、丁晴橡胶、天 然橡胶在同样条件下,经历较短时间外观发生明显劣化现象。5、耐过热水性能乙丙橡胶耐过热水性能亦较好,但与所用硫化系统密切相关。以二硫代二吗 啡啉、TMTD为硫化系统的乙丙橡胶,在125C过热水中浸泡15个月后,力学性 能变化甚小,体积膨胀率仅0.3%。6、电性能乙丙橡胶具有优异的电绝缘性能和耐电晕性,电性能优

4、于或接近丁苯橡胶、 聚乙烯和交联聚乙烯。7、弹性由于乙丙橡胶分子结构中无极性取代基,分子内聚能低,分子链可在较宽范 围内保持柔顺性,仅次于天然橡胶和顺丁橡胶,并在低温下仍能保持。8、粘接性乙丙橡胶由于分子结构中缺少活性基团,内聚能低,加上胶料易于喷霜,自 粘性和互粘性很差。乙丙橡胶的应用因乙丙橡胶分子主链为饱和结构而呈现出卓越的耐候性、耐臭氧、电绝缘性、低 压缩永久变形、高强度和高伸长率等宝贵性能,其应用极为广泛,消耗量逐年增 加。根据乙丙橡胶的不同系列和分子结构方面的特点,乙丙橡胶应用种类有通用 型、混用型、快速硫化型、易加工型和二烯烃橡胶并用型等不同应用类型。从实 际应用情况分析,乙丙橡胶

5、在非轮胎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汽车工业乙丙橡胶在汽车制造行业中应用量最大,主要应用于汽车密封条、散热器软 管、火花塞护套、空调软管、胶垫等。在汽车密封条行业中,主要利用EPDM 的弹性、耐臭氧、耐候性等特性,因乙丙橡胶的粘接性能不好,在汽车轮胎行业 中在大量用料的轮胎主体和胎面部位上无法推广使用乙丙橡胶,只在内胎、白胎 侧、胎条等部位少量使用乙丙橡胶。2、建筑行业由于乙丙橡胶具有优良的耐水性、耐热耐寒性和耐候性,又有施工简便等特 点,因此乙丙橡胶在建筑行业中主要用于塑胶运动场、防水卷材、房屋门窗密封 条、玻璃幕墙密封、卫生设备和管道密封件等。乙丙橡胶在建筑行业中用量最大 的还数塑胶运动场 和防水卷材,就国内用量而言已占乙丙橡胶总用 量的 26%-28%。用EPDM生产的防水卷材已逐渐代替其他材料(如CMS)制作的 防水卷材,尤其是用于地下建筑的防水卷材。3、电气和电子行业在电气和电子行业中主要利用乙丙橡胶的优良电绝缘性、耐候性和耐腐蚀 性,在许多电气部件中采用了此类橡胶。乙丙橡胶与其他橡胶并用也是乙丙橡胶 应用的一个很大的领域。乙丙橡胶与其他橡胶并用在性能上可互补并改善工艺和 降低成本。但由于各种配合剂对不同高聚物的亲合能力各异,共硫化性又取决于 各高聚物交联效率,不同高聚物并用共混不可能达到分子级相容,而是分相存在 的不均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