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聪明起来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9706315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学生聪明起来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让学生聪明起来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让学生聪明起来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让学生聪明起来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让学生聪明起来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让学生聪明起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学生聪明起来(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学生聪明起来对小学科学教学活动设计的一些思考【摘要】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具有活动性质的课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课程的宗旨,学生之间存在着地区、民族、经济条件、文化背景等的差异性(活动材料要就地取材),因此科学课程在很大程度上为我们提供了选择的机会和创造的空间。“人人都能学的科学”使科学课的教学活动设计不同于其他的学科。(活动设计的灵活性)【关键字】活动设计 小学科学 科学素养【正文】教学活动设计是否严密、科学,直接关系到学生在活动中的探究能力并建构科学概念的有效性。因此活动的严密性和科学性必须是活动设计的一个重点。一、贴近学生生活新授课的活动设计同样是新授课,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我们可以通过

2、不同的活动设计形式来提升课堂效率,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1.讲授型科学课程专家认为,对于一些通俗易懂的科学概念,最佳教学方式就是有意义的讲授,这样可以节省时间用于实施真正的科学探究。有意义的讲授的最大优点在于简洁且高效, 如在讲解酒精灯的构造时,可以先直接出示实物,教师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讲解各部分的名称以及相关的作用,再把酒精灯(没有装酒精)发到各个组,组内相互识记;学生会发现酒精灯内没有酒精,这个时候讲解酒精的特点: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接着教师演示装酒精的过程,边演示边讲解,这时要指出“酒精不要超过灯身的2/3”,“点燃酒精灯必须用火柴,严禁用打火机!”,“正常熄灭酒精灯的方法是一手扶着

3、灯身,一手用灯帽盖灭,盖灭后要再重盖一次,避免月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不能用嘴吹灭火!”,“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不要惊慌,可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灭”;演示讲解完了之后,可以让学生小组讨论原因,然后全班交流,形成共识后再安排加酒精灯的环节。 直接告诉学生科学概念,再展开讲解,这样会事半功倍。有意义的讲授,奠定了学生良好的科学概念基础。 2.现场考察型在科学观察中有这么一条提示:让我们亲近大自然,尽量不要去破换自然环境。为了让学生养成正确的观察方式,在上校园的树木时,先在班级里复习观察的一些工具、方法,并用讲授的形式掌握拓印树皮图案的方法;接着分小组讨论、制定观察方案,形成纸质材料(为了避

4、免观察的随意性、无效性,制定观察方案是非常必要的),再去校园内观察并记录。这时学生很清楚自己要观察什么,通过亲自去听、看、闻、摸等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为接下来会教室整理资料,形成汇报提供了真实可靠的数据。通过各个组的数据得出不同树的异同之处。 这种活动设计的成效是无论老师在讲台上讲得多么形象生动,还是课件内容多么详尽所无法达到的。蚯蚓、蜗牛、金鱼的生活习性和身体构造也可以使用现场观察。 3.动手实验型(对比实验) 在小学阶段,我们所要求掌握的实验主要是对比实验,即控制其他因素不变,研究其中一个因素的影响。“绿豆种子发芽所必须的条件有哪些?”、“摩擦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等探究性的实验就需要动

5、手实验了。如在研究种子发芽的实验中,学生先进行猜测,阳光、空气、水分、温度,接着在组内确定好一个研究的因素,制定研究方案(主要是写清楚如何控制变量和不变量),实施方案,记录数据,整理数据得出结论。最后整理统计各小组的实验信息,得出完整的结论:绿豆种子发芽需要充足的阳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水分。 从实验信息的整理中,学生知道了科学探究的答案有时不是惟一的,要允许存有己见,既要关注别人的实验过程又要反省自己的实验过程。 4.情景模拟型由于局限性,有些实验是没有办法真实再现的,比如“探究土地被侵蚀的因素”,侵蚀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我们只能通过模拟自然现象来探究土壤的侵蚀的因素。影响土地被侵蚀的因素很

6、多,重点指导学生探究降雨量的大小、土地的坡度、有无植物覆盖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先讨论出替代自然现象的模拟工具,明白实验器材所代表的含义:云塑料瓶,降雨在装水的瓶盖上均匀地扎上相同的小孔,土地把相同性质的土壤放在长方形盒子里,植被种上草皮;再讨论实验方案。(利用展示台展出一个小组的实验方案)。A小组选择的课题是土地上有无植物覆盖对侵蚀的影响。根据生活经验,他们推测:如果有植物覆盖,土地受侵蚀的程度小;如果没有植物覆盖,土地受侵蚀的程度大。这个小组采用的是对比实验,设置了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的地形应是一样的;喷水器的高度是一样的;喷水的量要相同;喷水的时间要相同唯一控制的是实验组的土壤上无草皮,对

7、照组的土壤上有草皮。)接着各小组根据研究方案,利用提供的实验器材,准备实验;然后学生进行实验,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中的现象;最后形成报告。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步骤,学生明白了科学的严谨性,科学素养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5.自主学习型自主学习不等于是放牛吃草,而是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足够的空间对科学知识进行整理、运用。自主学习主要适用每个单元的最后一课。如设计制作小赛车,让学生根据已有的运动和力的知识(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改变形式距离的方法,鸟类的身体特征等),以小组为单位,参考书本资料,设计小车参加比赛。请优胜的车队说说自己的设计理念,小组内再修改比赛。在“杠杆尺平衡公式”的推导中,也可以使用自主学习

8、的活动模式,先发下一张左边已经挂好钩码的表格,让学生利用杠杆尺学具填写右边杠杆尺的位置和钩码数,通过观察,比较规律得出杠杆尺平衡的条件:左边的格数*钩码数=右边的格数*钩码数。有兴趣,有能力的小组还可以推导左右两边多处挂上钩码,使杠杆尺达到平衡的公式。二、用好思维导图复习课的活动设计每个单元都有单元主题,在同一单元内,知识点是相互联系的。那么对本单元的知识内容进行梳理就非常有必要了。1.找重点词发散在学习了一个单元的内容后,鼓励学生找出重要的词语。可以是科学概念,可以是一个现象,还可以是一个人名。如在微小世界这个单元,在黑板上板书:放大镜、显微镜、微生物、细菌、晶体、列文虎克、罗伯特胡克。让学

9、生先选择其中的一个词语,然后围绕这个词语,说一说自己所知道的科学知识,接着请其他学生补充。把每个词语的相关知识回忆的差不多时,鼓励学生用科学知识把黑板上的词语变成一段话。编故事学生是很喜欢的,在玩的过程中,该掌握的科学知识也已经深入脑海了,学习娱乐两不误。 2.罗列知识点集合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学生的发散性的思维整合起来,使它们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思维导图。这个思维导图就好像是我们初中,高中上课时做的笔记。唯一的别区在于:科学是一个单元做一个笔记(思维导图)。不要拘泥于教科书上规定的教学内容,不要根据教科书上的知识点来设计活动,我们要做的是在科学课上让每个学生都聪明起来。【参考文献】1.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科版)3-6年级3. 跟我学科学3-6年级4. 小学思维导图应用魔方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