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传统环境监测向生态环境监测转变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9705363 上传时间:2022-09-19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9.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由传统环境监测向生态环境监测转变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由传统环境监测向生态环境监测转变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由传统环境监测向生态环境监测转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由传统环境监测向生态环境监测转变(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由传统环境监测向生态环境监测转变作者:暂无来源:环境与生活 2020年第1期本刊记者 崔悦 摄影/ 于宝源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在2019年两会上曾形象地比喻:“生态环境治理就像一座大厦,环 境监测就是支撑大厦的柱子,环境监测数据的质量就是环保工作的生命线。”由此可见,环境 监测对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性。近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举办第一届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交流大 会,会上提出加快构建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2019年12月18日,第一届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交流大会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此次大会由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主办,以“加强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交流,推进监测体系与监测能力现代化” 为主题,旨在进一步明确未来生

2、态环境监测的发展目标和建设方略,开拓面向全球的生态环境 监测科学技术交流合作,加快构建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明确未来生态环境监测发展目标大会现场举办了“守初心,创业发展四十载;担使命,开拓奋进新时代”中国生态环境监 测40年展览,并在开幕式现场播放了生态环境监测40周年纪录短片。大会开幕式由中国环境 监测总站党委书记、副站长吴季友主持,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站长陈善荣在会议现场宣读了生态 环境监测技术交流倡议书。倡议书呼吁深入开展大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研究,在主要环境要素监测(含环境质量和污染 排放)的基础上,逐步向生态状况监测和环境风险预警延伸,推动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向天地一 体、集成联动、自动智能、

3、标准精细等方向发展。大会强调,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为龙头的监测技术队伍要围绕优化监测网络设置技术、统 一监测技术方法、强化监测质量控制技术、完善监测评价方法、加强监测信息共享技术开展研 究,明确未来生态环境监测的发展目标和建设方略,开拓面向全球的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体系, 为推进国家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挥更大作用。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刘华在大会上指出,目前生态环境监测的内涵与外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需要加快推动实现传统环境监测向生态环境监测的转变,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生态环境监测技术 体系。当前,中国的环境管理从以环境污染控制为目标,向以环境质量改善为目标导向转变, 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的基础性

4、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成为引领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 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魏复盛院士向广大监测人传授经验在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魏复盛回顾了中国环境监测40周年,他强调:“新的技术对环 境监测是一个很大的推动,所以我们要把这些新技术、新方法应用到环境监测里面,提高技术 水平。环境监测的数据不仅要与全国各地各行业各时段进行比较,还要与世界各国进行比较, 因此要求监测的数据必须真、准、全。”魏复盛院士总结4条经验与广大监测人共勉,“第一 就是学习,我们搞环境监测的人要终身学习、互相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边干边学、边学边干; 第二就是开拓,要开拓自动监测、在线连续监测、航空航天遥感监测、无人机监测

5、、无人船监 测、红外遥感监测、激光遥感监测等,为环境监测服务;第三就是创新,建立数据资源的共享 制度,共同开发机制,制定游戏规则,大家都从资源库里受益,监测成本可以大幅降低,让我 们这些数据资源能更好地发挥作用;第四就是要发展,国家和人民的需要就是我们从事环境监 测的最大动力,在实践当中发现了什么新问题、新现象、新规律,我们应该主动、深入地进行 研讨和探讨,以便给国家提出具有决策性的、宏观性的、战略性的指导意见来为国家服务。”魏复盛院士是我国环境监测技术与方法体系的奠基人,多年来为建立和发展监测技术与方 法体系做出了重要贡献。令人感动的是,魏院士在会议前刚刚做完一个手术,正在术后康复期。为优秀

6、论文和优秀审稿专家颁奖随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所长刘文清研究员深度剖析 了环境光学监测技术的发展进程;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系统总设计师王 桥发表了题为“面向我国新时期环境保护的环境遥感监测”的演讲。大会共设4个分会场,分别是:中国环境监测期刊研讨会、生态环境监测青年科学家 论坛、生态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分会场以及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分会场。中国环境监测期刊研 讨会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首席科学家、中国环境监测主编王业耀主持,他宣布了中国环 境监测期刊第四届编委会名单,研讨会审议了编委会章程并颁发了2018年度优秀论文奖和优 秀审稿专家奖。来自生态环境部相关司局、直属单位的同志,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环境厅(局)、 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的同志以及专家学者、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研发单位代表等200多人参 加了此次会议。本栏目责编/ 季江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