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男女平等视角下的妇女参政-王士平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9704728 上传时间:2023-12-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议男女平等视角下的妇女参政-王士平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小议男女平等视角下的妇女参政-王士平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小议男女平等视角下的妇女参政-王士平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小议男女平等视角下的妇女参政-王士平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小议男女平等视角下的妇女参政-王士平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议男女平等视角下的妇女参政-王士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议男女平等视角下的妇女参政-王士平(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议男女平等视角下的妇女参政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 王士平摘 要 妇女参政是反映男女平等问题的一种重要方面,妇女参政的限度是衡量女性社会地位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内政治民主发展的一种重要方面,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妇女参政得到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但仍存在大量问题,遭歧视、受排挤的景况仍未彻底变化,本文旨在通过对国内妇女参政历史的发展以及现状的分析,从而提出某些实际的对策和措施,从而提高妇女参政水平,推动男女平等及和谐和谐的发展,为大力推动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贯彻贯彻,纪念第四次世妇会召开20周年做出某些奉献。核心词 男女平等;妇女参政;现状;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性别问题的关注越来越多。男女平

2、等反映到政治领域,即是对妇女参政问题的注重。正如月1日美国前国务卿、参议员希拉里克林顿宣布要参与总统大选同样,如果当选,她将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女总统,打破美国政界“最高天花板”。目前,妇女参政已经成为国际化的潮流与话题,已经成了政治民主、政治文明的标志。一、中国妇女参政的历史发展马克思主义觉得,妇女解放的限度是衡量人类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而妇女的政治解放,对女性来说,是一项重大进步,蕴含着妇女挣脱老式束缚、获得政治权力、享有人身自由的机会。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妇女参政状况得到不断的变化和发展。20世纪8年代之前,在党和国家强有力政策的保证下,妇女参政状况得到突破性进展:4年0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

3、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大纲明确规定,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生活各方面,均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195年颁布的第一部宪法以及之后颁布的婚姻法选举法继承法等,进一步规定了男女平等地享有各方面的权利2,在法律的推动下,这种自上而下的任命制,使得这期间具有一定规模的女性领导群体形成,彻底结束了中国政治舞台上男性一统天下的局面。20世纪8年代初期,国内全面实行改革开放,在政治领域中引入市场经济中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党和国家保障妇女参政的干预力度逐渐削弱,这种一定限度的竞争聘任制,带来了妇女参政的大衰退,妇女参政比例直线跌入低谷。并且这种持续下跌的状况始终延续到了80年代末。95年月,第四次世界妇

4、女大会在北京召开。江泽民主席在大会揭幕式上郑重宣布:“把男女平等作为国内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基本国策。”世妇会之后,在全国妇联和妇女研究者们的推动下,中国政府颁布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对妇女参政做了具体的规定。全国妇联、中央组织部以及妇女研究者针对妇女参政比例急剧下降的问题,提出在妇女参政中采用竞争聘任制与保证比例相结合的措施。998年,中央组织部和全国妇联联合下发了在改革开放中加强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的意见等文献,对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培养选拔女干部的工作做了具体的部署,并先后多次召开座谈会,重新拟定选拔女性领导的性别比例。党和政府为妇女参政开辟了畅通的道路。3如今,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带领下,国内正在大力

5、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一如既往的坚持把男女平等作为增进国内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大力培养选拔女性干部,提高妇女参政议政的水平,提高妇女在社会政治中的地位。二、中国目前妇女参政的现状分析尽管国内的妇女参政获得了一定进步,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而这些问题的产生是有着许多的因素综合导致的。(一)中国妇女参政存在的问题1. 各级领导中妇女参政的比例偏低虽然近年来国内妇女参政的比例在缓慢上升,但在国际社会中的排位却在持续下降。199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通过的行动大纲规定女性在各级领导机构中的比例在实现0,然而国内女性在全国人大代表中的比例始终徘徊在2%左右,中共中央委员会的比例始终徘徊在7.5%左右

6、。在3月10日各国议会联盟和联合国妇女署发布的女性参政地图中,对全球妇女参与政治生活的状况进行了记录和分析。有关中国女性参政状况,报告显示,中国26位政府部长中有三位女性,占比为11.5%,在全球排第6位。中国全国人大代表中女性占比为.6%,在各国女议员参政排名中居第5位。这与国际社会中的例如芬兰、瑞典、法国、德国和韩国等国家女性参政比例达到50%以上,甚至担任国家首脑或总理的状况显然是差别很大的。这导致诸多单位中妇女的声音、妇女的权益在女性代言人缺位的状况下将不能被较好地关注和反映。2 妇女参政构造、层次不合理中国妇女参政存在着“四多四少”的现象,即年龄大的多、年龄轻的少,虚职多、实职少,副

7、职多、正职少,党务部门多、经济部门少,参政构造和层次极其不合理。女干部多集中在老式被觉得适合妇女的领域,而并未真正进入决策层的核心。中高层女性领导者大多负责教育、卫生、环境、保护妇女小朋友和残疾人的权利等社会性工作,而男性领导则分管国家安全、金融、建筑、能源、外交等资源和权力相对较多的部门。不少女性在进入领导班子后,由于职级职务较低,在性别数量上又处在劣势地位,因而成为一种陪衬和摆设,很难在决策和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5。3. 妇女参政的政策环境不合理有关政策措施对妇女参政不合理,如国家公务员管理暂行条例(93)中规定男60岁、女5岁退休,对妇女参政导致不利影响。在新的公务员法出台之后,这个问题仍

8、未得到解决。在女性的就业政策和女干部的成长领域,男女平等的立宪原则和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却缺少相应的支持系统,大量看似性别中立的政策规定,例如有关年限和岗位经验等干部提拔和任职条件,由于没有考虑到生育和家务劳动对女性的影响,事实上更有助于男性。又例如,对于国家在培养和选拔女干部方面采用的某些措施,如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市(地、州、盟)党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要各配备“一名以上”女干部,具体数量没有规定,什么职位也没有规定,因此配一种女干部也是配,并且配的多是副职,在同等的条件下,男性当正职的优势显然更大。虽然国内政府出台了某些增进妇女参政的规定,但由于忽视了妇女的主体地位、操作性不强

9、、执行不力和缺少监测评估等,难以有效贯彻贯彻。其实这也阐明了国内整体社会对妇女参政还是存有偏见的。 妇女参政中的角色冲突这里的角色冲突重要是指职业角色与家庭角色之间的冲突。现代女性大都扮演双重角色,即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当今社会权力系统仍以男性为中心,因此人们对参政妇女的角色期待体现出强烈的男性特性,而人们对参政妇女的生活角色期待却是高度女性化的,与温柔体贴的贤妻良母及相夫教子的职责联系。人们评价男性领导干部的原则往往是一维的,而对女性领导干部评价则是多维的,家庭生活不美满的女性,虽然她的地位、事业上的成就丝毫不逊于男性,社会与她都不会承认她是一种完美的成功者。家庭和事业的双重任子使得某些女性

10、以牺牲自我,放弃事业来减轻角色的紧张。6妇女因其特殊的生理功能,承当着男性不可替代的生育及哺育的职责,而后由于社会文化的塑造,逐渐繁衍出“男外女内”的性别分工模式,以女性为主承当家务劳动的格局仍未变化。甚至浮现了许多由于事业而无暇顾家的女干部对自己不能顾家感觉愧疚。. 中国妇女参政度均有较强的被动性参政女性的被动性重要表目前其参政意识不强,参政意识既是妇女参政的主观条件,也是实现参政行动的前提和基本。国内妇女参政意识远远逊于男性。对女干部的调查表白,她们更乐意过单纯安静的生活,面对复杂多变的人际关系感到畏惧,不肯涉足权力领域。妇女参政不仅表目前“不想从政”“没有想过从政”,并且表目前“要我从政

11、”而不是“我要从政”。(二)影响中国妇女参政的因素妇女参政的制约因素既有其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的影响;阻碍妇女参政的阻力既来自于社会,也来自于女性自身。1. 父权制老式文化的影响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性别歧视的社会文化以及“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女子无才便是德”、“夫贵妻荣”等老式观念早已入风化俗,渗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内化到人们的道德观、审美观之中,积淀成一种心理定势和潜在乎识。7在诸多方面,父权制文化仍然占主导地位,它强化了男性的社会角色,女性的家庭角色,在现实中形成了一种强大的社会偏见和性别歧视,对妇女参政有着相称大的影响。2. 有关政策环境的不完善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通过多种形

12、式确立了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明确了女性享有的各项权利,并对女性的权益作了法律上的规定。保护妇女的参政权,但是任然不完备,对于妇女参政和男女平等就没有有关的法律条文规定。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实行力度和执行机制不完善,法律的平等与现实的平等相差甚远。在国内的有关法律中,某些排斥和歧视妇女参政的行为仍未被作为应予追究的违法行为,歧视和阻挠妇女参政的行为也不能得到依法监督和惩处。83. 妇女自身因素的局限生理上,男女两性存在着生理差别,如男性身强力盛,精力充沛,而女性更有耐力和韧性;男子的新陈代谢限度高于女子,而女子的寿命一般长于男子。由于妇女生理特点决定的经期、生育期和更年期的身心反映直接影响着妇女的

13、情绪、精力、体力、智力和能力,不利于妇女的政治参与9。心理上,中国妇女目前仍正处在从老式的家庭妇女向现代职业妇女转化的过程中,妇女对自己的能力估价过低,对奋斗目的制定太小,容易自我满足,从而影响了妇女从政及对政绩的强烈追求,她们普遍都存在主体意识不强、成就取向较低、对自身成长的盼望值偏低、竞争意识偏弱等的心理问题。这些都或多或少的影响了妇女的参政。三、男女平等视角下增进妇女参政的方略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内妇女参政中的男女不平等问题还很严重,这就规定我们采用方略,增进妇女参政,以求实现真正的男女平等。(一)优化妇女参政的外部环境1 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妇女参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涉及两

14、方面的努力,一是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运用多种传媒,向社会宣传男女平等、文明进步的妇女观以及妇女参政的意义等。推动先进的性别文化建设,宣传和普及男女平等的文化观念,将男女平等思想纳入决策主流。发挥各级妇联的组织优势,争取各级党委的支持,在继续选调各界优秀女性人才到妇联工作的同步,加大力度培养和输送妇联干部,使妇联成为培养和输送女性人才的基地。二是要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成员特别是丈夫的支持是女性参政的坚强后盾。2. 建立良好的政策制度环境建立良好的政策制度环境,一方面,要建立有助于妇女参政的政策环境。对领导干部,特别是高层领导者进行社会性别培训,使她(她)们提高社会性别意识和将社会性别意识纳

15、入决策的能力,从而让性别意识进入决策主流。0同步积极矫正过往政策中对妇女导致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要发明有助于妇女参政的法律环境。尽快建立并完善妇女政治权益保障制度的法律及其实行细则,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对歧视排斥妇女参政的行为给与相应的惩罚,为妇女参政权的全面实现创设完备的法律条件。第三,要建设有助于妇女参政的制度环境。各级组织部门与妇联等有关部门可从制度建设人手,通过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目的管理制度、人才推荐制度、动态考察制度等,形成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管理规范,逐渐实现工作的程序化和制度化。11(二)提高妇女参政的自身能力增进妇女参政,不仅规定社会和政府贯彻好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更规定妇女自身

16、加强学习和锻炼,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参政能力。1 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修养。理论上的成熟,是一种人自身成熟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方面,也是其政治成熟的重要标志。因此,参政女必须加强学习,坚定对的的抱负信念,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措施,研究新状况,解决新问题,增强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自觉性。2.提高文化素质,掌握自我发展的命运。文化素质直接影响着妇女参政的能力和水平。面对新时代的挑战,广大妇女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不断充实、提高和完善自己。许多记录数字表白,现代各国中,妇女受教育比例高的国家其妇女参政的比例也高。要提高妇女的参政意识,提高妇女的文化素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