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一日常规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9704379 上传时间:2023-11-0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07.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一日常规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一日常规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一日常规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一日常规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一日常规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一日常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一日常规(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一日常规一个班级的常规好坏,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质量。如果常规没有建立好,幼儿无法形成良好的习惯,教师也因此在组织各环节活动中要分散精力去维持秩序而影响活动的质量。所以,一日常规的培养,教师要时刻做到心中有数,只要幼儿在班上, 常规的培养就是常抓不懈的工作之一。 对于新入园的孩子来说,常规的培养更是极为重要的。 我通过这一学期带托班的经验, 将自己培养幼儿常规的一些方式方法做了一下的总结:(一) 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规。对于幼儿来说,形成良好的生活常规是一日常规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的本性是天真无邪,他们就像一张白纸,教他们什么他们必然会按所教的去做,所以从入园

2、的第一天起就要有目的培养生活常规。孩子从呱呱坠地,就在家人细心、周到的呵护下慢慢长大,或许由于现在的家庭多为独生子女, 旁人宠爱有加, 往往忽视了孩子自身的一些能力。所以我们在培养生活常规时注意了以下三点:1、进餐要求:幼儿饭前洗手,吃饭时做到安静就餐,不掉饭粒,不挑食,饭后漱口,擦嘴,独立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2、午睡要求:能在教师地帮助下穿脱衣裤,独立的穿脱鞋子,并主动摆放在固定的地方,不尿湿床铺,并且能自己安静入睡。3、盥洗要求:能按意愿入厕,不打湿裤子,便后会主动冲洗厕所,并且洗手,洗手时知道卷起袖子,不打湿衣服。各班针对孩子发展的具体情况培养生活常规时再做酌情调整。我们为了使幼儿身心健

3、康发展,使幼儿的天性得到自然表现,培 养生活常规时注意方法的灵活性,不能太强制化了,不能管得太死。 例如:在午睡时,有的小朋友不能安静入睡,总是翻来覆去,而且还 总嬉笑。这时我们就可以安慰幼儿,不能对他强声呵斥,不妨以商量 地语气对他说:小朋友,你看现在是午睡的时间,小朋友都睡觉了, 还有我们班的小动物也都睡了,你呀不要吵醒他们了,睡不着,可以 躺在床上闭上眼睛,好不好”这时缓和了他的情绪,再加上老师的亲 切抚摸,虽然他还是不能尽快的安静,但在不知不觉中也会入睡的。 又如:进餐时,有的小朋友不喜欢吃胡萝卜,老师可以创设情景,说:“今天我们都是小兔,看谁吃的萝卜最多。”不愿吃的孩子只要开口 吃了

4、一点就行,到中大班逐步过渡到多吃一点。再如:过去我们给小 班幼儿准备的水杯、毛巾的标志是一些小动物,这样对刚入园的幼儿 来说很困难,为了使我们的工作更人性化,更适宜幼儿的辨认,我们 收集了幼儿的一寸照片,塑封后作为水杯、毛巾的标志,这样孩子们 很容易记住自己的水杯、毛巾的位置,增强了自我意识,有利于生活 常规的建立(二) 建立良好的集体活动常规。我们在组织集体活动时,幼儿要按照一定的要求,遵守集体活动 规则,让他们明白自己不能扰乱集体活动, 让幼儿从小就知道生活在 一个集体里,就要有一定的约束力,不能随心所欲。集体活动常规主 要体现在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技能的必 备因素

5、,因此我们还要求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正确的坐姿;正确地握笔姿势;科学的用眼、用脑小常识;爱护学习用具;独立完成当天的功课等习惯。 集体活动常规还包括幼儿要顺应集体里的指令。如:站队时要一个接一个,排好队,不能拥挤;上课不能随意走动, 要认真地听老师讲话和伙伴回答问题; 玩玩具时不能争抢别人的玩具,而且玩完之要把玩具摆放整齐;看书时不能撕书,不破坏幼儿园的东西这些都是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形成的集体活动常规。 但有的幼儿不是很好地按要求去做, 这就需要我们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去逐步培养。例如排队,对托班的幼儿来说,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他们顾前不顾后,顾后不顾前,如果采用机械式的反复练习

6、和枯燥的语言引导, 效果肯定不佳。 于是, 我们经常运用 “开火车”的游戏,有时用给“火车”加油的办法,摸摸每个小朋友的耳朵或是小脸,不仅排队问题迎刃而解,而且满足了幼儿对肌肤接触的渴望。拿我班的江佳凝来说吧, 刚入园时,她是适应能力较慢的一个,哭了一个月左右,拒绝参加集体活动,做事总是我行我素,喜欢怎样就怎样。我们每次去户外活动都开 “火车”出班级,但他却总也不拉别的小朋友的衣服,有一次我跟他说: “佳凝,你看小火车缺了你就不能前进了, 我们就不能开火车去北京了, 怎么办哪如果你开起了火车,我们的火车就有力量了,你说好不好”这时她瞪着眼睛看看我,有了“开火车”的念头,我主动把她“拉”进了“火

7、车”的队伍,然后她就乖乖的与大伙一起“开火车”了。看来用儿童化的巧妙语言与幼儿沟通也是很起作用的。 在组织集体活动中, 如果幼儿不能受规则的约束,或是不注意听或是做小动作,就会影响到别人和自已,通过类似的实例让幼儿知道该怎样做,了解规则的重要意义。通过引导幼儿在活动中逐步建立和完善集体活动常规, 并认真执 行,把这种执行作为自身的需要,从依规则控制自身行为到形成动力 定形,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习惯成自然。集体活动常规还有语言常规、操作常规等,都是很必主要的。要 使幼儿成为一个懂礼貌讲文明的孩子,语言美是必备的。认真地倾听, 大胆地表达都是培养语言常规的基本方法。操作常规包括教师提供的 一切学具和

8、游戏材料,知道正确的运用和保管。这些看起来不是很在 意的事情,但对于幼儿来说非常重要,我们不能忽略它,任何事情都 是从点点滴滴做起的。(三)建立良好的游戏常规。幼儿喜欢玩游戏,有时玩得高兴时,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玩 得投入时,不能控制玩的时间。针对不同的游戏提出具体的要求,并 且强调没有遵守要求带来的后果。 如:我们在指导幼儿进行主题游戏 时,要求幼儿爱惜各个区域的游戏材料, 选择了区域之后要与伙伴友 好相处,团结互助,游戏结束时要把各个区域的物品放在固定的地方, 摆放整齐。户外游戏时,教师应引导幼儿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在注意 保护自己的同时,也要关心小伙伴,听到信号后马上回到老师的身边, 游戏

9、结束,要求幼儿整理好户外活动器材,逐步引导幼儿学会自我管 理。制定必要的游戏规则,建立良好的游戏常规,使游戏活动在宽松、 友好、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四)创造充分的锻炼机会,让幼儿多次的实践训练。充分的、多次的实践是建立良好班级常规的关键。 生活在集体中 的孩子,他们的每一天由生活活动、游戏活动和学习活动所组成。其 中包括饮食、睡眠、盥洗、游戏、学习和交往等内容,从而获得“在 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该如何做,不该如何做”的认知、体验和经验, 逐步形成一系列正确的行为方式,并在反复的实践中得到强化,进而 逐步养成良好的班级常规。教师应尽最大的努力创造条件,为孩子提 供练习的机会。无论在态度上还是方式

10、方法上,都要有足够的耐心, 千万不要抱有“教你做,等你做太烦、太慢,不如自己做来得快、省 事”的想法,这样不自觉地就剥夺了幼儿学习生活的机会。(五)提供模仿的榜样示范,努力做孩子的表率。幼儿期是具体形象思维,他们喜欢模仿成人做自己能做的事情, 自我意识逐渐加强。因此,在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行 为习惯等常规教育中,教师首先以身作则,严以律己,言行举止应成 为幼儿学习的良好榜样。给幼儿以正确的示范,让幼儿在脑海中形成 正确的概念,知道哪件事情应该怎样做才是符合要求的。 孩子善于模 仿,教师、家长的言谈举止、行为习惯都是他们学习和模仿的榜样。 孩子感受着周围所发生的一切,他们不仅看在眼里

11、记在心里,还会像 镜子一样在行动上一板一眼地表现出来。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 必须时时、事事、处处规范自己的言行,注意自己的举止,要求孩子 做到的,自己首先必须作到,努力做孩子的表率。同伴间的影响力对幼儿的发展也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有时抓住日 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把握好教育时机,让幼儿向幼儿学习、幼儿教幼儿学习,这也是常规培养中的有效方法。(六)教师之间要密切配合,常规培养要持之以恒。教师之间密切配合、要求一致、持之以恒是做好常规工作的基础。 一周的情况可以利用周一开班务会的形式, 进行教师行为、幼儿活动 情况反思,找出不足,拟订具体的改进措施,进行再实践。通过实践 反思一一再实践这条有效途径

12、, 使幼儿一日常规活而不乱,使每 位幼儿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对幼儿提出的要求不能时有时无,老师高兴了,就让幼儿放任、 松懈,老师生气了,就严加管教。不能开学初,大张其鼓的抓常规, 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到了学期中、学期末就不管了,也不提要求了, 幼儿愿意怎么做,就怎么做,造成了前紧后松,使幼儿的生活常规不 稳定,时好时坏,甚至造成我们所说的幼儿“人来风”,当你想提要 求让幼儿遵守时,幼儿却不听了。要让幼儿在一日生活中自然而然的 形成一种生活习惯,行为规则。一个班级的常规好坏,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活 动的质量。如果常规没有建立好,幼儿无法形成良好的习惯,教师也 因此在组织各环节活动

13、中要分散精力去维持秩序而影响活动的质量。 所以,一日常规的培养,教师要时刻做到心中有数,只要幼儿在班上, 常规的培养就是常抓不懈的工作之一。(七)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形成教育合力。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 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在幼儿园形成的良好习惯,往往回到家里就是两个样。如穿脱衣服、整理床铺等自我服务的内容在幼儿园会主动去做,回到家里却被成人取而代之。因此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行为习惯的培养, 必须要有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家庭成员对孩子 的要求、态度也要一致。此一时、彼一时,不能高兴时就无原则,一 味宽容,不高兴时就一概禁止,斥责。不能说话不算数,前后矛盾, 家长说错了,应当认错,甚至道歉,为孩子树立知错就改的好榜样。家长的威信会更高,教育效果也就强了。常规培养要从点滴开始,周而复始、循序渐进的进行。对幼儿付 出爱心,付出耐心,你会从他们身上看到许多闪光的地方,也会看到 他们是那样的具有潜力。常规的培养不会一蹴而就,教师们切忌要求过多、管得过严、教 得过急,而应该多一点耐心,给孩子多一个支持、多一份信任、多一 些引导,相信孩子一定能很快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