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青年节座谈会交流发言稿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9701750 上传时间:2022-07-1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65.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四青年节座谈会交流发言稿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五四青年节座谈会交流发言稿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四青年节座谈会交流发言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四青年节座谈会交流发言稿(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四青年 节座谈会交流 发言稿1919 年的五四运 动是一场中国人彻底反对帝国主 义封建主 义的爱国运动 。这场 运动体现了中国青年 “爱 国、进步、民主、科学 ”的精神核心,体 现了国家 兴亡匹夫有 责的强烈历史使命感和社会 责任感。革命先烈抛 头颅洒热血为我们赢得了今天国家的独立富 强,作为当代年 轻人,我 们更应该牢记历史,为了国家的繁荣和富 强,前仆后 继,英勇奋斗,积极进取,勤奋工作。弘扬五四精神,首先要有 爱国之心, 爱国是社会主 义核心价 值观最主要的部分。作 为当代青年人, 应该牢固树立道路自信、理 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这四个自信,只有牢牢把握四个自信,才能 强化对祖国

2、、民族、文化的 归属感、 认同感、尊 严感和荣誉感。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 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 实的,这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最重要的体 现。工作和生活中,大的方面来 说,应该多关心国家大事,学 习国家方 针政策,不能 认为国家的大事与自己个人无关,反而 应该密切关注,真正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乐而乐。小的方面来 说,应该努力做好自己的本 职工作,如詹天佑所言,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 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弘扬五四精神, 应该要有进取的精神, 让自己成 为真正的 进步青年。如今科技发展迅速,知 识不断翻新,社会日新月异,青年人应该克服惰性,努力从各个

3、方面提高自己的能力,掌握本 领,端正思想, 规范行为,提高觉悟,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 奋发进取,更新知 识,青年人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才能真正为祖国的繁荣富 强贡献自己的力量。进步青年要有思考的勇气和担当的精神,要有同精神糟粕做斗争的决心和勇气。弘扬 “五四 ”精神, 还要有民主的意 识。民主是社会 进步的内在 动力,也是社会和 谐的标志之一。青年是国家的生力 军,青年的作用在任何 时候都是不可忽 视的重要力量。五四运动中,青年人 积极参与国家大事,勇敢真 实地表达了 对国家发展的意 见,这是民主意 识的体现。当今,青年人 应关注国家大事, 积极为国家发展繁荣建言献策,充分 发挥自己的

4、本领和能力, 为国家的 发展贡献的力量。同 时,作为机关的工作人 员,青年人 应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切以民 为本,为人民的幸福生活而 奋斗。弘扬五四精神, 还应崇尚科学。五四运动中的青年人有独立的思想和不屈的灵魂,这是建立在知 识的积累和对科学和真理的探索上的,宣 传的也是 对封建糟粕的 摈弃和 对科学力量的追 寻。也正是因 为其科学性,五四运 动促进了马克思主 义在中国的 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 动的结合,为中国共 产党的建立准 备了良好的条件。作为当代青年,除了要 继承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核心,更 应有铁肩担道 义的勇气和决心,在 1919 年的那 场运动中,我 们看到的就是青年

5、人的 责任和担当精神,正是青年人走上街 头,振臂一呼,才 让中国革命的面貌 焕然一新。在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的今天,国家更需要我 们青年人担起振 兴中华的重任。发扬 “五四精神 ”,就是要甘于奉献。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 诱惑的因素很多,各种影响思想的因素也很多,价值取向也 发生了很大 变化。在 这样 的情况下,如何 树立奉献精神,对每位青年来 说都是一种考 验。发扬 “五四 ”精神,就是要 经得起考 验,受得住磨砺。青年人应热衷于本 职,将本 职工作做好才是忠于祖国的基本所在,每一代青年人都有着不同于上一代人的 职业和工作,五四青年节能让我们在不同的 岗位和环境中重拾忠于祖国无私奉献和敢于担当的 热情。在 节日里,我 们不能够只是缅怀过 去,沉浸在 过去的岁月中不能自拔。更重要的内容在于,每个青年人都应该有着勇于攀登高峰的勇气和豪迈气质,在这样的勇气和豪 迈气质中,能 够感受到青春的魅力。五四精神是青春的进取和热情,是位卑不敢忘忧国的责任和使命,愿五四精神与你的青春一起同行。来源:网 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 仅限学习分享,如 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