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案例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9689798 上传时间:2022-11-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案例(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案例教学目标1 感受理解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感。2 理解诗歌善于用典的特点进而把握诗歌慷慨悲郁的艺术风格。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 课前学习1 安排喜欢辛弃疾诗词的同学搜集有关辛弃疾生平的资料并将搜集到的资料整合,用自己的语言写一篇辛弃疾简介,用3分钟的时间介绍给全体同学。2 布置全体同学课后阅读辛弃疾的以下几首词,并能背诵其中的一首。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水龙吟(渡江天马南来)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二、 课堂学习(一) 了解作者,感知文本1 学生朗读辛弃疾简介,向同学介绍辛弃疾这位伟大的爱国词人。2 让学生起来朗诵或背诵

2、要求预习的五首词。3 教师范诵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全词,学生利用五分钟的时间自读全词,看课下注释,解决疑难字词。然后,由1名学生朗诵这首词,要求尽力朗诵出感情与气势,注意停顿与节奏。学生朗诵完这首词后由其他学生对他的朗诵进行评价,针对这们学生存在的不足再让一名学生朗诵。给学生6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背诵这首词,然后全体同学尝试背诵全词。(二) 理解语言,把握词意1 学生默读全词,再一次看课下注释,对不能理解的地方质疑,也可以对课本的注释提出异议,对有疑问的地方学生可以讨论,也可以查字典,也可以提出来师生共同讨论。以下知识点是学生学习可能遇到的疑难:“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一句是倒装句,正常的语序是“无

3、觅英雄孙仲谋处”,大体意思是“再也寻找不到像孙仲谋那样的英雄了”“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中的“风流”的意思是“有功绩而又有文采的,英俊杰出的。”2 学生找出词中出现的典故并讨论这些典故的内涵词中出现的典故:孙仲谋、寄奴京口是三国时吴帝孙权设立的重镇,他以区区江东之地,抗衡曹魏,拓宇开疆,造成了三国鼎峙的局面。寄奴是宋武帝刘裕的小名,他以京口为基地,削平内乱,取代了东晋政权。他曾两度出师北伐,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大片故土。“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南朝宋文帝刘义隆“自践位以来,有恢复河南之志”,他曾经三次北伐,都没有成功,特别是元嘉二十七年(450)最后一次,失败得更惨。用兵之前,他听取彭城

4、太守王玄谟陈北伐之策,非常激动,说:“闻玄谟陈说,使人有封狼居胥意。”“封狼居胥”原是汉代名将霍去病在大胜匈奴之后,在狼居胥山积土为坛,祭天祭地,报天地之功,以纪念胜利。宋文帝北伐却急于事功,头脑发热,不做认真的战争准备,轻启战端,结果不仅没有取得预期的胜利,反而招致北魏拓拔焘大举南侵,弄得两淮残破,胡马饮江,国势一蹶不振。“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佛狸祠在长江北岸今瓜步山上,是元嘉二十七年魏武帝拓跋焘南侵时在瓜步山上建的行宫,后来成为一座庙宇,民间称之为佛狸祠。神鸦社鼓是老百姓祈求幸福与平安的祭祀活动。“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廉颇是战国时赵国的名将,他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但赵王却听信谗言,以

5、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他,造成赵国长平之战的惨败。廉颇被免职以后,跑到魏国,但仍然想为国效力,赵王也想重新起用他,派使者去看他的身体情况,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但廉颇的仇人郭开买通了使者,使者回来报告赵王说:“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认为廉颇老了,就没有起用他。这些典故的祥细知识,教师可以事先印发给学生,也可以让学生到网上搜集有关这些典故的知识。(三) 理解典故的意义1 词的上阕运用了孙权、寄奴的典故,请联系辛弃疾的生平谈谈作者为什么运用这两个典故,作用是什么?作者是在京口北固亭上写的这首词,孙权、寄奴都曾在这片土地上生活过,他们建立的政权和南宋王朝有很多相似之处,都

6、是偏安于江南一隅。但不同的是孙权“坐断东南战未休”,与曹操、刘备争雄;寄奴崛起于孤寒之中,削平内乱,两度挥师北伐,收复了大片失地。但南宋王朝却地恢复之志,醉生梦死,“直把杭州作汴州”。作者运用这两个典故,说再也找不到孙权、寄奴这样的英雄人物了,既表明了对前代英雄的仰慕,也反衬出南宋正朝的懦弱无能。2 词的下阕运用了三个典故,请同学们讨论这三个典故的作用。“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作者借刘义隆草率北伐惨败而归的事实咏叹宋孝宗隆兴元年张浚北伐失利的事,以此告试南宋统治者北伐一定要慎重。辛弃疾是主张北伐的,但他认为应做好充分准备,反对草率北伐。“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对这一典故应该和“

7、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一句联系起来理解。四十三年前,完颜亮率金兵南侵,曾驻扎在佛狸祠所在的瓜步山上。辛弃疾在这里用佛狸影射完颜亮,佛狸祠在这里象征金兵南侵留下的痕迹。但现在的佛狸祠却是一片“神鸦社鼓”的和平景象,全无战半气氛。作者以此典故表明,朝廷全无恢复之志,连老百姓也忘记了四十三年前那场惨烈的战争。“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以廉颇自比,准备以垂暮之年,挑起恢复河山的重担,但正像廉颇最终没有被起用一样,辛弃疾这位“壮岁旌旗拥万夫”的国家栋梁之材却无人问津,最终只能“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四) 把握作者情感教师设问:词中运用了很多的典故,提到了孙权、寄奴、廉

8、颇等人物,请同学们讨论作者在谈这些典故时有怎样的思想感情。教师理解:在这首词中,词人既有对孙权、寄奴等英雄人物的仰慕之情,更有国破家亡的痛苦,报国无门、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忧愤、还有英雄垂暮的感伤,老骥伏枥的雄心,还有对国家、对民生的深沉炽热的爱。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不必强求守整一致,要引导学生联系辛弃疾的生平来理解词人的思想情感,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五) 鉴赏评价词的艺术特色教师:请同学们再朗诵一遍这首词,说说这首词的特点,自然引出文章用典多的特点,请同学加以评价。教师理解:对辛弃疾的用典有人讥之为“掉书袋”,但这首词中用典天造地设,起到了直接叙述和描写起不到的作用,使全词的语言更加耐

9、人寻味,表达的思想感情更加深沉,使诗词的内容更加丰厚。三、 课后作业1 参观辛弃疾纪念馆,进一步了解辛弃疾的生平。2 从思想内容和情感态度两方面比较阅读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水龙吟(渡江天马南来)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这五首词,写一篇文学评论。教学案例说明:本教学设计的最大特点是注重课前学习和课后练习,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放在了解辛弃疾的生平思想这一大背景下学习,有助于学生从更高的高度上理解这首词所蕴涵的思想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让学生自己感文本,注重让学生自己理解、体悟诗词的思想情感、文学底蕴,在课堂上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课堂容

10、量比较大,教学重点突出,紧紧抓住词中运用的典故,学生通过理解词中的典故进而理解词的思想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情感,教学切入点选择比较精当。能够围绕教学重点设计问题,问题具体但又留给学生较大的思维空间,尊重学生的个性见解、个体体验,课堂学习注重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体现了“教育就是沟通”的教学理念,世合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教学反思: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辛弃疾的代表作,有人推之为辛词的压卷之作。这首词最大的特点是善于用典,通过一连串典故的暗示和启发作用,丰富了作品的形象,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思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典故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认真预习这首词,并给学生提供有关典故的背景资料,让学生在充分感知文本的前提下理解典故,进而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及作者的情感,事实证明,这种教学设计是成功的。在课堂上学生对词的思想内容理解深刻,对作者的情感有自己独到的情感体验,辛弃疾那种国破家亡的痛苦,报国无门的悲愤,对国家、民生深沉炽热的爱引起了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仅学到了古代诗词的知识,而且受到了爱国情感的陶冶,高尚精神的洗礼。从课堂教学来看,本课的教学缺乏精妙的细节设计,有些地方的设计依然有些精疏,特别是缺乏调近代学生学习热情的设计,引导学生思维的设计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唐万山: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案例,语文教学案例分析,山东教育出版社,年,第227230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