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表格重型击实标准轻型击实标准范围点数1 石灰土类垫层9395100m每层每侧一组(每组3点)用环刀法检查或采用现行国家标准《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中其他方法2沟槽在路基范围外胸腔部分管侧8790两井之间或1000m2管顶以上500mm87±2(轻型)其余部分≥90(轻型)或按设计要求农田或绿地范围表层500mm范围内不宜压实,预留沉降量,表面整平3沟槽在路基范围内胸腔部分管侧8790管顶以上250mm87±2(轻型)由路槽底算起的深度范围(mm)≤800快速路及主干路9598次干路9395支路9092>800~1500快速路及主干路9395次干路9092支路8790>1500快速路及主干路8790次干路8790支路8790注:表中重型击实标准的压实度和轻型击实标准的压实度,分别以相应的标准击实试验法求得的最大干密度为100% 柔性管道沟槽回填土压实度槽内部位压实度(%)回填材料检查数量检查方法范围点数管道基础管底基础≥90中、粗砂——用环刀法检查或采用现行国家标准《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中其他方法管道有效支撑角范围≥95每100m每层每侧一组(每组3点)管道两侧≥95中、粗砂、碎石屑,最大粒径小于40mm的砂砾或符合要求的原土两井之间或每1000m2管顶以上500mm管道两侧≥90管道上部85±2管顶500~1000mm≥90原土回填注:回填土的压实度,除设计要求用重型击实标准外,其他皆以轻型击实标准试验获得最大干密度为100%。
管道基础的允许偏差序号检查项目允许偏差(mm)检查数量检查方法范围点数1垫层中线每侧宽度不小于设计要求每个验收批每10m测1点,且不少于3点挂中心线钢尺检查,每侧一点高程压力管道±30水准仪测量无压管道0,-15厚度不小于设计要求钢尺量测2混凝土基础、管座平基中线每侧宽度+10,0挂中心线钢尺量测每侧一点高程0,-15水准仪测量厚度不小于设计要求钢尺量测管座肩宽+10,-5钢尺量测,挂高程线钢尺量测,每侧一点肩高+203土(砂及砂砾)基础高程压力管道±30水准仪测量无压管道O,-15平基厚度不小于设计要求钢尺量测土弧基础腋角高度不小于设计要求钢尺量测水泥砂浆防腐层厚度及表面缺陷的允许偏差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检查数量检查方法范围点数1裂缝宽度≤0.8管节每处用裂缝观测仪测量2裂缝沿管道纵向长度≤管道的周长,且≤2.Om钢尺量测3平整度<2取两个截面,每个截面测2点,取偏差值最大1点用300mm长的直尺量测4防腐层厚度Di≤1000±2用测厚仪测量1000<Di≤1800±3Di>1800+4,-35麻点、空窝等表面缺陷的深度Di≤10002用直钢丝或探尺量测1000<Di≤18003Di>180046缺陷面积≤500mm2每处用钢尺量测7空鼓面积不得超过2处,且每处≤10000 mm2每平方米用小锤轻击砂浆表面,用钢尺量测注:1 表中单位除注明者外,均为mm;液体环氧涂料内防腐层厚度及电火花试验规定检查项目允许偏差(mm)检查数量检查方法范围点数1干膜厚度(μm)普通级≥200每根(节)管两个断面,各4点用测厚仪测量加强级≥250特加强级≥3002电火花试验漏点数普通级3个/m2连续检测用电火花检漏仪测量,检漏电压值根据涂层厚度按5V/μm计算,检漏仪探头移动速度不大于0.3m/s加强级1特加强级0注:1 焊缝处的防腐层厚度不得低于管节防腐层规定厚度的80%; 2 凡漏点检测不合格的防腐层都应补涂,直至合格。
外绝缘防腐层厚度、电火花检漏、粘结力验收标准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检查数量检查方法防腐成品管补 口补 伤1厚度符合本规范第5.4.9条的相关规定每20根1组(不足20根按1组),每组抽查1根测管两端和中间共3个截面,每截面测互相垂直的4点逐个检测,每个随机抽查1个截面每个截面测互相垂直的4点逐个检测,每处随机测1点用测厚仪测量2电火花检漏全数检查全数检查全数检查用电火花检漏仪逐根连续测量3粘结力每20根为1组(不足20根按1组),每组抽1根,每根1处每20个补口抽1处—按本规范表5.4.9规定,用小刀切割观察注:按组抽检时,若被检测点不合格,则该组应加倍抽检;若加倍抽检仍不合格,则该组为不合格管道铺设的允许偏差(mm)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检查数量检查方法范围点数1水平轴线无压管道 15每节管1点经纬仪测量或挂中线用钢尺量测压力管道 302管底高程Di≤1000无压管道±10水准仪测量压力管道±30Di>1000无压管道±15压力管道±30工作井施工的允许偏差检查项目允许偏差(mm)检查数量检查方法范围点 数1井内导轨安装顶面高程顶管、夯管+3.0每座每根导轨2点用水准仪测量、水平尺量测盾构+5.0中心水平位置顶管、夯管3每根导轨2点用经纬仪测量盾构5两轨间距顶管、夯管+22个断面用钢尺量测盾构±52盾构后座管片高 程±10每环底部1点用水准仪测量水平轴线±101点3井尺寸矩形每侧长、宽不小于设计要求每座2点挂中线用尺量测圆形半径4进、出井预留洞口中心位置20每个竖、水平各l点用经纬仪测量内径尺寸±20垂直向各1点用钢尺量测5井底板高程±30每座4点用水准仪测量6顶管、盾构工作井后背墙垂直度0.1%H每座1点用垂线,角尺量测水平扭转度0.1%L注:H为后背墙的高度(mm);L为后背墙的长度(mm)。
顶管施工贯通后管道的允许偏差检查项目允许偏差(mm)检查数量检查方法范围点数1直线顶管水平轴线顶进长度<300m50每管节1点用经纬仪测量或挂中线用尺量测300m≤顶进长度<1000m100顶进长度≥1000mL/102直线顶管内底高程顶进长度<300mDi<1500+30,―40用水准仪或水平仪测量Di≥1500+40,―50300m≤顶进长度<1000m+60,―80用水准仪测量顶进长度≥1000m+80,―1003曲线顶管水平轴线R≤150Di水平曲线150用经纬仪测量竖曲线150复合曲线200R>150Di水平曲线150竖曲线150复合曲线1504曲线顶管内底高程R≤150Di水平曲线+100,―150用水准仪测量竖曲线+150,―200复合曲线±200R>150Di水平曲线+1OO,―150竖曲线+100,―150复合曲线±2005相邻管间错口钢管、玻璃钢管≤2用钢尺量测,见本规范第4.6.3条的有关规定钢筋棍凝土管15%壁厚,且≤206钢筋混凝土管曲线顶管相邻管间接口的最大间隙与最小间隙之差≤ΔS7钢管、玻璃钢管道竖向变形≤0.03Di8对顶时两端错口50注:Di为管道内径(mm);L为顶进长度(mm);ΔS为曲线顶管相邻管节接口允许的最大间隙与最小间隙之差(mm);R为曲线顶管的设计曲率半径(mm)。
水平管道内垂直顶升施工的允许偏差检查项目允许偏差(mm)检查数量检查方法范围点数1顶升管帽盖顶面高程±20每根1点用水准仪测量2顶升管管节安装管节垂直度≤1.5‰H每节各1点用垂线量管节连接端面平行度≤1.5‰D0,且≤2用钢尺、角尺等量测3顶升管节间错口≤20用钢尺量测4顶升管道垂直度0.5%H每根1点用垂线量5顶升管的中心轴线沿水平管纵向30顶头、底座管节各1点用经纬仪测量或钢尺量测沿水平管横向206开口管顶升口中心轴线沿水平管纵向40每处1点沿水平管横向30注:H为垂直顶升管总长度(mm);D0为垂直顶升管外径(mm)管片的钢模制作的允许偏差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检查数量检查方法范围点数1宽度±0.4mm每块钢模6点用专用量轨、卡尺及钢尺等量测2弧弦长±0.4mm2点3底座夹角±1°4点4纵环向芯棒中心距±0.5mm全检5内腔高度±1mm3点单块管片尺寸的允许偏差检查项目允许偏差(mm)检查数量检查方法范围点 数1宽度±1每块内、外侧各3点用卡尺、钢尺、直尺、角尺、专用弧形板量测2孤弦长±1两端面各1点3管片的厚度+3、―13点4环面平整度0.22点5内、外环面与端面垂直度14点6螺栓孔位置±13点7螺栓孔直径±13点管片水平组合拼装检验的允许偏差检查项目允许偏差(mm)检查数量检查方法范围点数1环缝间隙≤2每条缝6点插片检查2纵缝间隙≤26点插片检查3成环后内径(不放衬垫)±2每环4点用钢尺量测4成环后外径(不放衬垫)+4,―24点用钢尺量测5纵、环向螺栓穿进后,螺栓杆与螺孔的间隙(D1―D2)<2每处各1点插钢丝检查注:D1为螺孔直径.D2为螺栓杆直径,单位:mm。
钢筋混凝土管片的钢筋骨架制作的允许偏差检查项目允许偏差(mm)检查数量检查方法范围点 数1主筋间距±10每榀4点用卡尺、钢尺量测2骨架长、宽、高+5,―10各2点3环、纵向螺栓孔畅通、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