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随机变量的数学特征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9625337 上传时间:2024-01-07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2.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随机变量的数学特征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第四章随机变量的数学特征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第四章随机变量的数学特征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第四章随机变量的数学特征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第四章随机变量的数学特征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随机变量的数学特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随机变量的数学特征(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随机变量的6大数字特征2009考试内容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均值)、方差、标准差及其性质 随机变量函数的数学期望 矩、协方差、相关系数及其性质2009考试要求1 理解随机变量数字特征(数学期望、方差、标准差、矩、协方差、相关系数)的概念,会运用数字特征的基本性质,并掌握常用分布的数字特征。2会求随机变量函数的数学期望。一、数学期望 或考研数学内容需要掌握4种平均概念:算数平均;几何平均;区间平均;加权平均,即概率平均,也就是数学期望。1 一维随机变量及函数的数学期望 1.1 离散型1.2 连续型的概率密度为2 二维随机变量函数的数学期望 或3 数学期望的性质 3.1 ; 3.2 3.3

2、独立3.4 二、方 差 标准方差 1 离散型 2 连续型 3 性 质 3.1 3.2 3.3 3.4 独立 3.5 独立 3.6 , 为任意常数。三、8+2大分布的数学期望与方差3.1 0-1分布 3.2 二项分布 , 为个分布之和 3.3 泊松分布 当 3.4 均匀分布 3.5 正态分布 dt = 3.6 指数分布 3.7 几何分布 3.8 超几何分布 3.9 分布评 注 这个公式的证明如下: 3.10 分布四、二维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4.1 期 望 边缘分布离散型: 边缘分布连续型: 联合分布函数型:4.2 方 差 边缘分布离散型: 边缘分布连续型: 联合分布函数型: 两个二维连续分布的数学

3、期望和方差 随机变量的标准化方法 4.3 协方差与相关系数 矩 ,只反映了和各自的平均值,而,反映的是和各自偏离平均值的程度,而协方差则反映和之间的关系。 协方差 协方差的性质 1) X和Y独立或不相关,则; 2) 3) 4) 协方差的计算方法 1) 离散型 2) 连续型 3) 利用与和的关系是计算的主要方法 相关系数 描述的线性相关程度 相关系数本质上是一种线性逼近。考虑以的线性函数来近似表示,这种表示程度的好坏由下式的最小值决定证明如下 相关系数的性质反应了两个随机变量和的线性关系 1) 。2) 和独立,说明和什么关系都没有,当然也不会有线性关系,从而;和不相关,但只能说明和没有线性关系,

4、但和可能有非线性关系,和当然不一定独立。也就是说,独立必不相关,不相关不一定独立。只有对正态分布和二值分布而言,独立和不相关才是完全等价。3)的充要条件是使 ,表示和是完全的线性关系。 不相关的等价命题(均为充要条件) 1) 2) 3) 4) 矩和协方差矩阵 1) 阶矩原点矩 2) 阶中心矩 3) 阶混合矩 显然,为X的一阶原点矩,是X的二阶中心矩,是X,Y的1+1阶混合中心矩,也就是说随机变量的全部数字特征最终都可以由矩来统一。 4) 协方差矩阵 设n维随机变量阶混合中心矩 则协方差矩阵定义如下: 由于是一个对称矩阵,它给出了n 维随机变量的全部方差和协方差。如对二维随即变量,有四个二阶中心

5、矩,下面的是重要考点。5) n维正态随机变量的性质 n 维随机变量服从n 维正态分布的充要条件是,即他们的线性组合服从一维正态分布。 若服从n维正态分布,的线性函数,则 服从维正态分布。 服从n维正态的分布,则相互独立的充要条件是 两两不相关,这是正态分布的特别之处。五、先进题型和求解秘诀【例1】设排球队和比赛,若有一队胜三场,则比赛结束,假定获胜的概率为,求比赛场数的数学期望。 解:的可能取值为3,4,5,=3,表示或全胜 =4,表示在第四场取胜或在第四场取胜 =5,表示在第五场取胜或在第五场取胜 同步训练 设球队与进行比赛,若有一队胜4场则比赛结束,已知,两队在每场比赛中获胜概率都是,求需

6、要比赛的场数的。解:设比赛的场数为,则的可能取值=4,5,6,7,相应的概率为 第一场比赛中某队胜一场 该队还需连胜三场,比赛结束。 最后的表示胜出一队输一场,以此类推。【例2】一辆汽车沿街道行使,需要通过三个相互独立的红绿信号灯路口,已知红绿信号显示时间相等,以表示该汽车首次遇到红灯已通过的路口个数,求。解:的可能取值为0,1,2,3。记,则。 【例3】已知甲乙两箱中装有同种产品,其中甲中正品和次品各3件,乙只有3件正品,现从甲箱任取3件产品放入乙箱后,求 乙箱中的次品数的; 从乙箱中任取一件是次品的概率。解: 记 应用全概率公式,记事件=从乙箱中任取一件是次品 【例4】设两个相互独立的事件

7、都 不发生的概率为,事件发生不发生的概率与事件不发生发生的概率相等,令,求。解:事件发生不发生的概率与事件不发生发生的概率相等,即 【例5】设相互独立,其中, ,求。解:。【例6】,则与不相关的充要条件是什么?解: 【例7】,求。解:有四种可能值: 【例8】 设随机变量X的概率密度函数 a为常数求 ,并判断与的独立性。解: 令 则 为奇函数 (归一性) 设 ,事件,则 于是由 故 与x不是相互独立。【例9】,求 。 解: 【例10】 设随机变量X服从参数为2的指数分布,试求:(1) 与 (2) 与 解: (1) (2) 【例11】 设,试求 (1) (2)解: (1) (2) 【例12】设随机

8、变量,求。解: 【例13】将一枚硬币重复掷次,以分别表示正面向上和反面向上,求。解: 【例14】独立同分布,则必然 解:,故成立。 当为正态分布时,则也为正态,由不相关得出独立,但为非正态分布时,就未必,如取 ,则有故,都不一定成立。【例15】和在上服从联合均匀分布,求。解: 评 注 上例中,由于,所以不相关;又由于,故并不独立。本题形象地表明:虽然没有线性关系,但存在二次关系(非线性关系),因此不独立。也说明了独立的本质是:既没有线性关系,也没有非线性关系。【例16】 设随机变量X分布列 012求 。解:由随机变量X的分布得0122101014故 【例17】 设的分布律为 0101010求

9、。解:易知X的分布律 Y的分布律 故: (仅当时不为0) 【例18】 设的概率密度为, 求。解:; 【例19】点在以为顶点的三角形内服从均匀分布,求。 解: 评 注 尽管为常数,相当于可分离变量,但由于正概率区间非矩形,故一定 是部分相关的,本质上相当于两个随机变量存在取值纠缠。【例20】,。求 ;。解: 【例21】 设服从二维正态分布概率密度 求 及协方差矩阵形式。解:易知的边缘概率密度为 且 = 令 则 在二维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中 令 由于 故 上式很容易推广到n维情况。令 则【例22】设二维随机变量的密度函数为,为二维正态密度函数,它们对应的二维随机变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和,它们的 边

10、缘密度函数所对应的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都是0,方差都是1。求 ; 证明是否独立。解:故不相关。 又故不独立。评 注 本题中,两个分量都是正态分布的联合分布不是二元正态分布,不相关但是也不独立。【例23】设是两个相互独立且都服从正态分布,求。解:令, 【例24】 一个系统由两个系统并联而成,若只有一个系统发生故障,则系统还能工作,设两个系统的工作寿命分别为X与Y,且相互独立,并服从相同的指数分布: 求系统工作寿命下的。解: 联合密度函数为: 由 得 评 注 重要关系 【例25】设和相互独立,且都服从,求。解:方法一:定义积分法 方法二:利用重要关系,先标准化和的分布 令 【例26】独立同分布,。求。 解:有三个可能值 。 12102 【例27】设为随机事件,。求和的概率分布。解: 0101【例28】独立同分布,服从,。求 ;。解: 【例29】在长为 的线段上任取两点,试求两点间距离的数学期望与方差。解: 将线段置于x轴的区间上,设X,Y表示线路上任取两点的坐标,随机变量表示这两点的距离,则由X、Y相互独立,且均服从上的均匀分布,得的联合密度函数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