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如何营造小学语文课堂气氛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9623031 上传时间:2022-09-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8.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如何营造小学语文课堂气氛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3年如何营造小学语文课堂气氛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3年如何营造小学语文课堂气氛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3年如何营造小学语文课堂气氛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3年如何营造小学语文课堂气氛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如何营造小学语文课堂气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如何营造小学语文课堂气氛(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如何营造小学语文课堂气氛 活跃的课堂气氛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如何营造小学语文课堂气氛,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如何营造小学语文课堂气氛 一、教态引入气氛 教师上课时的情绪表现称为教态,教态是教学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良好的教态能直接感染学生,让学生进入一种愉悦的氛围,情绪高涨,思维敏捷。因此,教师的教态就是一种教学气氛,学生在无形中感受到的一种气氛,这种气氛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效果。 教师一走进课堂的那一刻的教态就有先入为主的作用,直接影响学生上课的情绪。如果教态是

2、亲和的、激情的,学生会突然间情绪大振,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走进课堂,面带微笑,这是一种既简单又行之有效的方法。不过,这种微笑是发自内心的,是对学生的关爱,是和学生心理上的交流,是激活课堂气氛的兴奋剂。学生在洋溢着微笑的课堂中,会感受到教师的亲切,会产生巨大的活力,会激活思维。所以,亲切、愉悦的教态是营造良好教学气氛的前提。 二、游戏活跃气氛。 陶行知老先生说过:学生有了兴味,就会用全副精力去做事。所以,学与乐是不可分离的。”小学生天性好玩,对游戏有很强的兴趣。教师如果把教学和游戏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玩”中学,这就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乐趣和情感,有效地学习语文。 教师在教学时应根据教学内

3、容和学生情况选择游戏,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语文教学中游戏的乐趣。我们经常采用的游戏有以下几种:找朋友。教师用卡片制作偏旁部首,近义词,反义词等,让学生拿着一张卡片去找另一张卡片。边找边说:“找呀找,我的好朋友在哪里,谁是我的好朋友。”与其他学生的卡片对上了就说:“我是你的好朋友。”找错了就说:“错错错,赶快去找好朋友。”逛超市。教师让学生把搜集到的标有汉字的商标、广告和自制的卡片放在桌子上,学生分组去柜台逛,比比谁的收获多。游戏要求学生能正确读出桌上的识字材料。猜猜猜。让学生看动作猜词语,看口型猜字母,讲故事猜谜语等。 语文教学中的游戏不仅仅是改变一种教学模式,而且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能力,让

4、学生在游戏中受到启发,寓教于乐,获得体验,活跃课堂气氛,让语文教学的知识性和娱乐性达到完美的结合。 三、动手制造气氛 “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苏霍姆林斯基这话的意思是说,儿童多动手操作会促进智力的发展。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调动了各种感官。动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手脑结合,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学习气氛也就很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和“玩”交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其乐无穷。如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很多有经验的教师都采用竖手指空中书写,学生很感兴趣,课堂气氛很活跃。常见的是扮演角色,让学生扮演文本中的角色,入情入境地演,入情入境地学,妙趣横生,气氛热烈,收效甚好。

5、 动手操作是把书本内容生动化,把语文学习形象化,建立表象思维,直观学习。不仅活跃课堂气氛,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四、多媒体激活气氛 随着教学条件的改善,学校都配置了多媒体,多媒体成为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要素。教学过程中也广泛地应用多媒体技术,这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形式和教学方式灵活多样,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如我教学蜜蜂(人教三年级上)时,用多媒体展示蜜蜂的形态,生活习性,采蜜过程等,同时配上背景音乐。这感染了学生,调动了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和爱好。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喜欢语文,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

6、用多媒体教学,有效地改变了教师教学的理念和角色,多媒体起到了组织、引导、答疑等等作用,改变了传统的满堂灌旧状,形成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自主学习生动活泼的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 五、设悬延伸气氛 设悬原本是一种写作手法,在课堂教学中也用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教师适时提出一个问题,设置悬念,让学生思考,把学生的胃口吊起来。让学生产生一种“欲知后事如何”的迫切需求。这就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陋习。悬念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做学习的主人,让课堂气氛活跃。 如:我在教穷人一课时,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桑娜拉开

7、帐子,她丈夫会怎样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思维活跃,争着发言,说出了自己的想象。课堂气氛活跃了,对文本的理解也深刻了。而且一节课结束时学生还在尽情想象,余意未尽。 我们语文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适时设置一两个带有挑战性的悬念,让学生去思考。这样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课堂气氛,碰撞出灵感的火花。 如何营造良好的小学语文课堂气氛 一、保持师生关系融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融洽,教学的课堂气氛才会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并不是依赖于严格的教学纪律和严苛的管理制度,而是取决于教师本身角色、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改变,同时也和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建立息息相关。因此,在小

8、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剔除“师道尊严”的教学现状,由学生尊重教师向教师与学生互尊互敬转变,创建民主、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从而达到由专制型、权威型的传统教学向合作型、伙伴型的新型教学模式转变。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创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真正实现民主对话和交流,呈现一种协商式、和风细雨式的良好师生关系氛围。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树立学生观,因学行教,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以渊博的知识激发学生,以饱满的激情感染学生,以精湛的教学艺术吸引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重塑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崇高形象。只有改善语文教学中师生不和谐的关系,才能打开学生情感的大门,促进

9、学生形成良好的心里氛围,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气氛,提高语文整体教学质量。 二、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充分调动课堂气氛 “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意思就是说动手操作一定程度上会促进其智力的开发和发展。动手操作的过程,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参与,手脑结合。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动手操作,动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发展的起点,激发了学生对操作活动的兴趣。动手操作建立学生的表象思维,是学生的直观学习,把书本内容生动化,让语文学习更加形象,课堂学习气氛不再是讲和听的形式。 三、创设悬念引发课堂气氛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不愿活跃课堂气氛,也不知怎样活跃课堂气氛

10、,唯恐一发而不可收,形成了灌输式的教育,学生一直在听教师讲课,整节课下来,教师讲得多,学生说得少。课堂上教师在唱独角戏,下面的学生静如一潭死水,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沉闷,导致了教与学被割裂开,处于对立面,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师必须改变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建立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四、游戏活跃课堂气氛 小学生天性好玩,对于游戏有很强烈的兴趣。陶行知说:“学生有了兴味,就会用全副精力去做事。所以,学与乐是不可分离的。”因此,教师将学与游戏结合,学生对喜欢的东西学得就快,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游戏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感,快乐、有效地学习语文

11、。 五、以多媒体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情趣 在当今教学活动中,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使得教学形式和方式灵活化、多样化,彻底改变了以往单一死板的教学形式。多媒体技术和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了课堂的教学质量。多媒体教学不但能够感染学生,而且可以让课堂活动更加生动,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心里喜欢上语文、爱上语文,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情趣。 小学语文课堂气氛的营造方法 一、巧设民主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

12、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营造一个民主的环境。教师想要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教学情境,首先要以微笑的面容、亲切的话语、饱满的激情去感化学生、亲近学生。并且教师还要善待学生,当学生出错时,老师不训斥,要耐心指导;当学生取得点滴进步时,应给予及时肯定,并鼓励他们。如何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呢? 从课堂教学过程来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课堂教学开始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唱唱歌,背背诗,这样不仅让学生从课间的活动中进入学习状态,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二是在教学时将自己也列为学习的一员,与学生一起操作,一起讨论。对表现出色的学生以“

13、你真行!”“你真棒!”“你很好!”等来表扬他们。三是在课下对学困生进行单独辅导或再讲解,心理上不但不厌恶、不指责,而且要更耐心地指导他们,鼓励他们。常鼓励他们说“你能行!好好想一想,慢慢来”等,这样便能拉近教师与所有学生的距离。 二、动手操作调动课堂气氛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儿童多动手操作会促进智力的发展。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动作,动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发展的起点,激发了学生对操作活动的兴趣。动手操作是学生的直观学习,使书本内容生动化,让语文学习更加形象,课堂学习气氛不再是讲和听的形式。比如在教学朱自清的春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充分

14、体悟课文情境,感受文章所描摹的生活场景,我组织学生自读,在自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如“睡觉、散步、奔跑、跳跃”,理解并在小组内讨论,然后又组织学生通过表演来理解、体会。通过学生动手表演,每一名学生都参与了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并以此为切入口,突破了本课的学习难点,顺利地完成了学习目标,课堂也一改沉闷的局面,学生在课堂上也“活”了起来。还比如,学生在课外进行剪报活动,把用到的知识、语句剪下来,增强了记忆,将学习变成了一种充满情趣的活动课。 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情趣和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已成为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和要素。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学

15、形式和教学方式变得灵活多样,彻底改变了过去单调死板的课堂教学方式,让多媒体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环节有机结合,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例如,教学黄山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真实地感受黄山的美景,教师可以寻找一些黄山的图片,再配上适合的背景音乐,制作成幻灯片,从而让学生真实、生动地感受到黄山的美。通过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感染学生,更重要的是可以使课堂教学活动生动有趣,调动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喜欢语文学习,爱上语文,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情趣与兴趣。 四、要提高教师本身的教学艺术 教学艺术是教师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方法、技巧和创造能力的综合表现,它主要表现在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运用。在影响语文课堂气氛的诸多因素中,教师的教学艺术是一个重要因素,教师首先应从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中解放出来,积极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同时教师善于用自己的态度、语言和技巧创设一种宽松、和谐和进取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此时,老师的授课会达到春雨润物的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