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古诗收集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9621714 上传时间:2023-09-2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98.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节日古诗收集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传统节日古诗收集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传统节日古诗收集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传统节日古诗收集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传统节日古诗收集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统节日古诗收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节日古诗收集(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历正月初一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春节是 农历的一岁之首,俗称“大年”,也叫“大年初一”。春节在我国大约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它是我国民 间最热闹、最隆重的一个传统节日。古代的春节,是指 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立春”时节,南北朝以后才将 春节改在一年岁末,并泛指整个春季,这时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人们便把它作 为新的一年的开始。到了辛亥革命后的民国初年,改农历为公历(阳历)后,便 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1949年9月27日,新中国成立,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 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 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

2、定 为“春节”,俗称阴历年。因而至今仍有许多人将过春节叫过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 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 大多数少数民族都会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 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 郁的民族特色。人们常把过春节说成“过年”,而“年”的最初含义与今天根本不同。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 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 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

3、年”兽的伤害。这年除夕,桃花村的 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 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 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只有 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 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惊目细看,见 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 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 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

4、兽浑身 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 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 “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 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窜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 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 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 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欣 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 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

5、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 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 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但是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 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只是过节的形式更有自己 的民族特色,更加蕴味无穷。甲午元旦(清)孔尚任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描写了一个童心不泯、饱享天伦之乐的老者形象。稀疏的白发早已遮掩不住 衰老的头顶,然而,他却兴致勃勃

6、地与家人围炉守岁,彻夜不眠,儿孙满堂,阖 家团圆,告别旧岁,期待明天。颔联是两个细节描写,长明灯的灯芯越燃越短,新的一年越离越近,为祈福, 为敬老爱幼,家人催着赶快喝下这屠苏酒;接着,晚辈们列队依次跪拜祝寿,老 人家忙不迭地乐呵呵地分发压岁钱。过年放爆竹、贴春联是他们最喜爱的活动,颈联里的老寿星早已年过花甲, 可是玩兴不减当年,是团聚的幸福、儿孙的快乐激发起他如此的情趣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家人又团坐一起,玩着游戏,听着乐曲,欢欢笑笑到了 五更,其乐融融。诗人以细腻生动的笔触,为我们捕捉了最富感染力的节庆场面, 也令我们感受到浓浓的人间真情。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一 一元宵

7、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 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 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因此又称“上元节”, 即阴历正月十五日。在古书中,这一天称为“上 元”,其夜称“元夜”、“元夕”或“元宵”。而元宵这一名称一直沿用 至今。元宵节这天有张灯、看灯的习俗,民间又习称为“灯节”。此外还有 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舞龙、赏花灯舞狮子等风俗。我国古代历法和月相有密切的关系,正月十五,人们迎来了一年之中 第一个月满之夜,这一天理所当然地被看作是吉日。早在汉代,正月十五 已被用作祭祀天帝、祈求福佑的日子。后来古人把正月十五称“上元”, 七月十五称“中元”,十月十五称“下元”。最迟在

8、南北朝早期,三元已 是要举行大典的日子。三元中,上元最受重视。到后来,中元、下元的庆 典逐渐废除,而上元经久不衰。正月十五夜灯(唐)张祜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本诗描写家家出门、万人空巷、尽情而来、尽兴方归闹元宵夜的情景, 使元宵灯节成为了最有诗意,最为消魂的时刻。千门开锁:就是指很多门的锁都打开了,门锁都打开了即人都出门了。 万灯明:万灯,泛指很多灯,明则是亮起来了。正月中旬:正月的中旬就 是指正月十五。动,震动,形容热闹。“帝京”是指京城、国都百内人连 袖舞:“三百内人”应该是指很多的宫女。“三百”也是形容人数众多的, 非实指。“连袖舞”是指一时天上

9、著词声跳舞。“一时”是说当时,“天 上著词声”是指人间的歌舞乐声直冲云霄,传到天上。也是极言歌舞的热 闹和盛大,以及街上人数的众多,声可直传天上。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清明节清明节,公历四月四六日即农历二 十四节气中的“清明”那一天,是我国最重 要的祭祀节日,是最适合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 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 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 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 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 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

10、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 特殊气氛。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 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 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 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 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 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地,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 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 只吃凉的食品。送陈

11、秀才还沙上省墓(明)高启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全身衣服都沾满了血泪和尘埃,尽管现在战乱结束了,但是回到故乡也还会 感到悲哀。在风雨中,梨花落尽了,寒食节也过去了,清明扫墓的时候,有几户 人家的坟墓还会有后人来祭拜呢(因为他们的后人在战乱中死去了)?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端午”本名“端五”, 端是初的意思。因为人们认为“五月”是恶月,“初五”是恶日,因而避讳“五”,改为“端 午”。端午节早在西周初期即有记载,并非为 纪念屈原而设立的节日,但是端午节之后的一 些习俗受到屈原的影响。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著

12、名爱国诗人,是春秋时 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 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 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 278年, 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 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 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 饭团、鸡蛋等食

13、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 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 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 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端午这天的习俗大致有以下几种:悬钟馗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 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 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 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 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

14、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 一律张贴,以驱邪魔。挂艾叶菖蒲榕枝: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 船花、榕枝,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 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 驱魔祛鬼之神效。赛龙舟:当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 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 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 的尸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 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

15、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 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香港有竞渡,近来英国人也有仿效我国 人作法,组织鬼佬队,进行竞赛活动。吃粽子: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 屈原,唯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 筒。饮雄黄酒: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游百病:此种习俗,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 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和端午张耒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诅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

16、世间。此诗凄清悲切、情意深沉。诗从端午竞渡写起,看似简单,实则意蕴深远, 因为龙舟竞渡是为了拯救和悲悼屈原的千载冤魂。但“忠魂一去诅能还”又是何 等悲哀与无奈!无怪乎北宋进士余靖作诗说:“龙舟争快楚江滨,吊屈谁知特怆 神。”但此句,却又分明有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慷慨悲 壮,它使得全诗的意境直转而上、宏阔高远。于是三四两句便水到渠成、一挥而 就。虽然“国亡身殒”,灰飞烟灭,但那光照后人的爱国精神和彪炳千古的离 骚绝唱却永远不会消亡。七夕节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是我国汉族的传 统节日七夕节。因为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 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故而人 们称这天为“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 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 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