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彩华林工业园区公园景观设计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9617096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彩华林工业园区公园景观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安彩华林工业园区公园景观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安彩华林工业园区公园景观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安彩华林工业园区公园景观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安彩华林工业园区公园景观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彩华林工业园区公园景观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彩华林工业园区公园景观设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彩华林工业园区公园景观设计公园、植物园、游园、生态园景观设计2007-8-5绿建景观网 作品性质:景观设计 作品类别:公园、植物园、游园、生态园景观设计 设计人/单位:河南绿建园林景观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作品地点:周口 设计时间:2005年 设计规模:65870平方米一、概况 规划区位于安彩华林工业区,地东经114.5北纬35.20,属暧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约13.6C,年降雨量644.4m左右,全年无霜期208天左右,四季分明。规划区分三大块、地势较平垣、现有水塘可利用。 二、规划设计依据1. 安彩华林的招标文件与规划红线图。2. 国家有关公园规划设计的相关规范。 三、基本定位1、

2、制造符合现代美学、场所精神特征和生态学的抱负环境。2、探究空间环境和景观文化意境完善结合的表达式。3、深刻理解华林集团的企业理念、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并使之在景观环境中得以延长与强化。 四、设计原则a) 人本原则:亲人、宜人、以人力本、满足人们休闲娱乐的需求,并兼顾游人的平安和活动需求。b) 超前性原则:顺应社会进展,具有前瞻性c) 生态环境至上的原则:设计所选原材料符合国际生态的环保要求。d) 多种造景手法相结合的原则:中国古典山水园林的“范山模水”与西方规章式园林风格相结合,自然式与规划式相结合,体现现代人们的各种精神及心理需求,制造高效、和谐的景观环境。e) 可持续进展原则:以现有条件为

3、基础,兼顾可持续进展。 五、 总体设计构思a) 构思来源(1)对国际一流工业园区的商量,以及对生产性工业的系统分析。(2)对华林企业的企业文化、企业理念、进展态势、现有条件、情况的分析,并使之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结合、适应。(3)景观生态和污染学的启示,商量景观的空间结构与生态功能的关系,以及景观功能与企业文化、理念的关系。(4)场地分析:场地的特征对规划布局有直接影响,第一规划场地分三大块,应与其功能性相适应,并各具自身的景观特色又相互联系,其次、规划区东接生产区、西北侧有淮周路通过,西侧紧临华林广场,设计中应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优势:1. 土地较为宽敞、平坦。 2. 空间可塑性较强。 劣势:

4、1.周边环境单一,人流素养良莠不齐,较为混乱。2.周边植物景观缺乏。3.自然水景观借用性较差,必须加以改造。2、总体构思(构思模式图)依据现状,尽心营造,以取得 “境仿瀛壶,天然图画,意尽林泉之癖,乐余园圃之间 ”的园林艺术效果。制造一个集休闲、娱乐、健身等综合为一体的现代式生态式公园。 曾几何时,人们开头将一些工作或生活的场所冠以一个自然的、布满浪漫颜色的世间天堂和休闲场所的“园”字。随着社会的进展,人们对工作与生活环境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能工作或生活在一个至美的环境中成为人们生活的抱负追求,人本能地追求和谐、秩序与美,抱负的环境应该是一个有秩序而且美的世界,正由于有了美妙的环境,居者才能得

5、以“诗意地栖居”。与自然共生是人的基本需要,该景观设计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改进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的精神感受。因此,我们在设计中将环境景观结合华林的企业理念、企业精神,制造出具有时代精神,以人为本的景观环境。 七、规划目标经过有关专家反复论证和景观设计师细心设计,筹备将该公园建设成为国内优秀,省内一流、文化内涵丰富,现代化生态式的公园。1、 体现企业理念,展现企业形象企业理念:脚踏实地、开拓创新、与时俱进、追求卓越。2、 改善城市空间功能,满足工人群众休闲,娱乐健身等功能要求。利用公园景观的合理设计来提升企业乃至城市的形象,力求将华林工业园区公园建设成休闲与娱乐相融合的,具有深层文化意义的多功能

6、文化公园。 八、 景观简略规划1. 英华园(象征才智):位置:位于塑料厂生活区西侧,名称由来:(1)荀子正论上讲,“智过万人曰英”,正字通上讲“才能过人者曰英”可见英字作卓越,才能杰出讲。英的本意为花,在这里可取“卓越杰出的华林”之意。该公园设计形式以规章式为主,自然式为辅。由中央的下沉式广场与若干小广场组成,以现代欧式柱廊、下沉式广场、欧式穿廊、花架、喷泉、模纹图案等构成景观要素,以青年为设计背景,以体现朝气蓬勃、奋发进取,布满活力与激情为立意,通过“青年志愿者”标志铺装、旱喷泉、青年雕塑柱等表达主题,以其开阔的视野、大片的铺装恢弘的气概恢势、浓郁的文化气息而独具特色。并将现有的水塘加以改造

7、,与旱喷泉,流水、卵石小路曲桥,凌云亭一起构成“赢华溢志”“志当凌云”的景点。1中心下沉广场景观区:下沉广场具有强烈的向心力,周边设三个半环型欧式柱廊、欧式柱廊质感厚重,具有欧洲古典文化意味。广场整体给人以视野开阔、气概恢弘之感。2小广场设计:由中心下沉式广场衍生出几个小广场,节点由喷泉或景观花坛连接,设计从整体上强调广场的装饰性和游人的可达性。 3植物带:以大面积草坪为主,大型模纹图案构成一道景观,模纹图案两侧对称,模纹植物图案线条流畅,造型美丽,亮丽、气派庄重且视野开阔。青春之舞,志当凌云。水舞广场,由几组旱喷泉组成,在其下形成一水流,蜿蜓曲折流至该苑南侧形成一湖,名曰“静心湖”,湖面南岸

8、设一现代亭,名曰“凌云亭”,周边种凌霄,以扣主题。该亭为人们供应一处极好的休憩与沟通空间,坐于亭中,看小桥流水、花木葱郁、清风明月、近水远山,构成一幅温馨、和谐、自然的亲水活动空间,水边起地形,于其上叠山石,配竹林,沿水边曲折小路,走与竹林间有“山重水复”之感。 2、荣华园(象征财宝)位置:位于生产区西侧名称由来:尔雅释草中有“草谓之荣,木谓之华”,荣华本意为开花,一般指荣华富贵,在这里可理解为富强华林之意,本设计以自然式为主,其大小敏捷、绿色为主、空间宜人,以江南古典园林景观特色为主,因地制宜接受传统的自然的造园手法,利用多姿多彩的植物,营造出富于平面和立体的,多层次的园林艺术效果。、春水依

9、人,水木长青。 该园中将原有水塘更以改造、形成一湖,曰“半亩塘”,取“半亩塘一鉴开”之意,湖边多植花卉,桃花、樱花等,春日百花盛开,花团锦簇、万紫千红,水波粼粼,倒映烂漫春花,是为“春水依人”。沉香茶社、花港观鱼。在半亩塘边因形就势,设水榭一座,取名“沉香茶社”,乃品茗佳处。水边设古典穿廊,周边繁花似锦、争奇斗艳,水中有鱼儿玩耍,是为“花港观鱼”茂树浓荫,层林尽染。该园设计中体现植物造景为主的原则,以自然式造园手法为主,既有城市森林的迷人,又有竹影扶疏的幽深,使人最大限度地亲近自然、融入自然之中,夏日茂树浓荫、聚集溢芳;秋日层林尽染、花好月圆;更有“爱晚亭”点睛。爱晚亭取唐杜牧“停车座爱枫林晚

10、,霜叶红于二月花”之意境。 3、溢华园(象征将来):以“才华横溢”、“花香四溢”为创意来源,溢华园环境制造的宗旨是为人们供应一片自然的休闲空间,东侧入口处是两排种植池,其内种植姿势潇洒的棕榈,呈现一派南国风光,其下繁花点缀,正对面是一座景墙,造型美丽,华丽而不浮躁,成为该园入口区的景观重心,丛景墙处向前,可看到其后开阔的草坪、广场,华美的模纹图案,远处的亭子、花架,这是接受中国古典“先抑后扬,旷奥结合”的造园手法。该园北部设一台地形区域,背景以竹子衬托,形成一个天然的演艺舞台,是室外小型文体活动的抱负场地,其周边设条形仿竹木座凳,可供人休息,植物种植以竹子为主,如早园竹、凤凰竹等,周围做竹石小

11、品,竹排小品等,上刻“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等诗句,提醒人们应象竹子一样虚怀若谷、高风亮节。该园中心处设一主题雕塑,命名为“源”,在其下形成一水流,经“曲水流觞”,形成一水塘,水边置石,有名曰“荷花湾”,湖面南岸设一现代式水榭,名曰“荷香榭”,亦因湖中种植“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而得名,从而构成“风荷四周”的景点。该园中部为一小广场,四支景观灯柱伫立其上,空间构成简洁明快,呈现出一派庄重、严格与不凡的气度,景观灯柱接受特制材料,高光泽度的外表面材质布满现代气息。广场周边绿地设健身器械,该区适合小型聚会和晨练。疏影横斜,花径芳菲,该园东部园路两侧多植梅花,园路铺装呈花瓣形,名曰“梅影路”,秋日桂

12、花飘香,冬日梅花盛开,疏影横斜,暗香浮动、沁人心脾。 九、植物景观规划 园林植物是园林景观中必不行少的造景因素。园林植物除有掩盖地表、保持水土、防风、隔音、降温、吸尘净化空气等生态作用外,更主要的是具有风景艺术价值:一方面起组景、衬托景物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供游人欣赏,增添生活情趣。在设计中乔灌花草合理搭配,注意季相变化的原则:以常青品种为基调的绿化空间,层次变化多端的群植孤植。春季万紫千红、百花争艳;夏日茂树浓荫、聚集溢芳;秋日层林尽染、花好月圆;严冬松竹傲霜、寒梅吐芳。英华园“英” “花开” 植物其花荣华园“荣-草” “华-木” 植物其形 溢华园“溢” “花香四溢” 植物其香 七、植物群落设

13、计植物群落以常绿阔叶树为主,落叶阔叶混交林为辅,所运用植物群具备以下的层次结构:上层是大乔木,落叶与常绿比例为6:4。中层是小乔木及大灌木,落叶与常绿比为2:8,同时结合观花、观叶、观果、观杆及其香花树种,形式主要植物景观。下层是低矮灌木、地被及缀花草坪,以常绿为主。植物配置注意种质资源的多样性,景观层次的丰富性,及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乔、灌、花草相协作,做到四季有花,常年见绿,在绿化树种选择上遵循长生树种(百年以上树龄物种)与速生树的结合,既可以在近期达到肯定的景观要求,又能随着时间的连续逐渐形成自身的植物景观特色和历史文化沉淀。此外,通过植物配置和群体寓意。反映我们在植物鉴赏中优秀传统文化

14、的精髓及国外优秀植物设计文化的交融与渗透。1、春景表现: 以垂柳、桃、海棠、榆叶梅、玫瑰、紫叶李、合欢等植物为主,配以广玉兰、紫荆、连翘、国槐等植物,乔木与花灌比例为0.5:1 2、夏景表现: 骨干树种:以梧桐、荷花、国槐为主。配以垂柳、紫薇、美人焦、月季、金叶女贞、刺柏、桂花、广玉兰、七叶树、红叶李、石榴、四季时花等植物。金叶女贞、刺柏等与各种时令花卉组成的模纹植物模纹彩带。荷花为“风荷四周”而植。国槐则成“槐香”。乔灌比例为1:1。 3、秋景表现: 以桂花、五角枫、黄栌为骨干树种,以火炬、黄山栾、南天竹、紫叶李、石榴、垂柳、四季时花等为配置树种。重点突出丹桂飘香、层林尽染。桂花种植多在溢华

15、园中种植,以体现“花香四溢”。而黄栌、五角枫则大量成片种植,中间配以红枫、鸡爪槭、火炬等其它彩叶树,并种植垂柳等另时植物,乔灌比例为1:0.8。 、 冬景表现:以松、竹、梅“岁寒三友”为骨干树种,配以垂柳、海桐、紫叶李、广玉兰、红枫、火炬、国槐、蜡梅等。松类以雪松、黑松为骨干树种,各种竹类则以突出“竹径寻幽”为主。梅花则尽力营造“梅林初雪”“花港观鱼”的美景,其它树种则为点缀另外三季而散植其中。 八、其它1、道路与交通规划中道路既起着组织景点的作用,也起着导游的作用,而它最主要的作用是组织交通。设计中注意到园林道路的艺术欣赏性和多样性,更为造景增色不少。每个公园由纵横交叉的道路组成,分为三个等级。主路组织园外交通与园内交通的关系,起主导作用。次路为主干道上衍生的园路,负责串连景点,组织园内交通、导游等作用,再加上游憩小路,这样便组成了一个全方位立体式道路交通系统。合理支配的道路网络与景观的纵深变化相互呼应,给游人以“步移景异”的感受。作为景观的构成因素,园路的曲折、交叉、分歧、布置也因形随势、并与周围其它组景因素团体调统一。2、给排水系统喷泉用水可以自来水,也可用井水。考虑到节省资金,不应循环重复利用,水池和喷泉中的水可以用于绿地喷灌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