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阅读方法指导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9612645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阅读方法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生阅读方法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生阅读方法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生阅读方法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阅读方法指导(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生阅读方法指导2010年3月“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语文教学中的千年古训,也是我们开展读书活动所遵循的原则。为了开展“读书节”活动,认真落实“真正让小学生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促进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利用阅读课、课前、课余的时间开展读书活动,我们打算从以下做好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一、 激发读书兴趣,营造读书氛围,拓宽课内外阅读渠道。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校教育的缺点之一,就是没有那种占据学生的全部心灵的真正的阅读。没有这样的阅读,学生就没有好的愿望,他们的精神世界就会变得狭窄和贫乏。”我认为要让书籍能够占据学生的心灵,就必须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保证学生

2、的读书时间和空间,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1、大力营造“读书”氛围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大造阅读的声势,在班内建立“图书角”,安放图书橱,把学生自带的、喜爱的图书装进书橱,以确保可供学生阅读的图书源源不断;同时,还鼓励学生利用阅读课和课余的时间,到学校图书室、阅览室借阅图书。另外,在教室墙壁上还设置“书海拾贝”、“读书园地”、“阅读指南”等版块,包含读书心语、美文摘选、佳作赏析等内容。班内书香萦绕,天长日久自然会养成读书的好习惯,情操必定受到良好的陶冶。2、开辟课内外阅读渠道,激发读书兴趣 在开展阅读课之初,一部分学困生对读书缺乏得读书是一件很枯燥的事。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尝试运用“生生互动”的方法

3、让学困生也动起来,时间一长,同学们徜徉书海,畅谈心得的兴致,一些学困生也一定动心,会慢慢的也加入进同学们的行列。在每次读书活动之后,特别关注学困生,询问他们读后的感受,设法给他们借阅他们想读的书。这样按“需”阅读,学困生的读书兴趣自然就高起来。丰富的读书活动让学困生产生了阅读的动力,他们也与书“亲近” 起来。二、 授之以“渔”,让学生真正学会阅读 阅读讲究的是数量和质量的结合,没有一定的数量作保证就没有质量可言。虽然古人说的“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有些夸张,但语文新课标中也明确规定:“小学生课外阅读量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这就将阅读的数量界定了。有了数量才能谈质量,正如诗圣杜甫在诗中说的“读

4、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如果只求数量,不能保证阅读的质量,通过课内外阅读提高学生的文化、思想素养也是难以实现的。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学生课内外阅读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1、学会精读。阅读是一种与作者心灵沟通的过程,多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大脑,美化学生的心灵。阅读分为精读和略读,略读是粗略的读,为的是博采,精读要读透读懂,精读和略读相辅相成。针对小学生读书不用心,所得甚少的现状,我在班级中专门设立了阅读赏析课,目的就是为了指导学生学会精读。引导学生从作品的语言表达和思想内涵去分析、积累、背诵,培养学精读感悟的能力。2、学会选择读书。知识如烟波浩淼的大海,书多如沙砾,寮如繁星。在此中

5、间有一部分书需要精心研读,有一部分书要远离(内容不健康地书)。读一本好书就像与一位高尚的人交谈,读一本坏书比不阅读还糟糕,因此,对于小学生课内外读什么书,我做了精心的指导。根据新课标要求的小学生各年龄段阅读书的篇目,采取了向学生推荐和向家长列书目清单介绍的方法,让学生和家长有选择性的购买、阅读书籍,以提高学生阅读的质量,扩大阅读的视野。 3、学会写读书笔记。阅读只单纯去读是不够的,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要做到眼到、心到、手到。我在指导阅读时要求学生做到“不懂笔墨不读书”,阅读时作好读书笔记,增强读书的效果。同时教给学生写读书笔记的方法:摘抄原文。阅读中遇到好词佳句进行摘抄,以加强语言

6、积累,丰富写作素材。提纲式摘录。要求学生写出所读文章的主要内容,各部分的大意,以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写读后感。阅读时引导学生抒发读书感受,评价文中的人物、事件、语言等,并记录下来,久而久之,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已达到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和能及时抒发自己感情的能力。三、运用各种手段,提高阅读的效果 阅读需要有时间、空间和措施的保障,才能获得真正的实效。 1、建立读书汇报制度。我在每天的阅读课上抽出10分钟的时间,安排两名学生讲述自己读书的收获,其余同学评议,如此一来,不但能矫正学生课内外阅读中的不足,还能借助同学之口,拓宽其他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7、。 2、形成制度,确保读书时间。 小学生学生需要老师监督指导。课内阅读有充足的时间保障,这就要求课外阅读也应有时间做保障,才能达到实效。把课外阅读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经常把学生领入阅览室、图书室,让学生在浩瀚的书海之中自由泛舟。并且,平时要求学生每天坚持读书至少30分钟,做好读书笔记,将自己感兴趣或优美的字、词、句、段、篇,也可以写下自己的读书感受。时间长了,学生的习惯就成了自然。有了时间的保障,学生读书的质量自然就会有明显的提高。惯就成了自然。有了时间的保障,学生读书的质量自然就会有明显的提高。 读书成才活动是一项关系到祖国未来、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需要持之以恒地开展下去,需要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们继续努力实践、探索,把读书成才活动更深入更扎实的坚持下去,利于当代,功于千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