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悲剧导学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9612420 上传时间:2024-02-2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1.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伟大的悲剧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伟大的悲剧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伟大的悲剧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伟大的悲剧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伟大的悲剧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伟大的悲剧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伟大的悲剧导学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伟大的悲剧与学案侣俸中学陶鸿中导学目标1 .学习浏览的阅读方式,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2 .理解课文所表现的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以及人类探求未知的科学精神。导学重点:1 .快速阅读课文,注意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理清故事情节。2 .理解课文所表现的人物团结合作、为他人业绩做证,勇于探索的精神。导学难点:有选择地阅读一些重要段落,体会作者的情感,引导学生理解“伟大”“悲剧”的含义导学课时:3课时导学步骤:第一课时(总第73课时)导学要点:1 .南极图片欣赏导入及作者介绍2 .积累字词、自读课文一、自主预习,完成自测(一)预习步骤1、默读课题,揣摩本课内容;2、认真阅读课前提示及第一个注释,

2、了解作者、作品及本文的写作背景;3、大声朗读课文,同时画出并查阅不会读的字或不理解的词;4、通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精读课文,自行理清文章思路;6、再读课文,自主或合作完成预习检查题。(二)预习检测1、作家作品填空。节选自夺取南极的斗争(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作者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代表作有小说象棋的故事、传记三位大师等。唯一的长篇小说焦躁的,2、给下列加点(线)的字注音。拽(zhudi)着战塞(l)i堡垒(le)i辜(gu)负凛冽(lilh)e贮藏(zhucdng)(wu)宁吞欧(shi)矗(l(fe)弱SSLPpansha3步BL(l。告SL(qing)坚持不,般(

3、xi6毛骨慎_(sbng)然怛(ydng)怏不乐姻(shan)姗来迟小心姜(y)翼忧心T七(ch。ng)忡疲惫(b6i)不堪语无偿(l而)次跟(ling)踉腥(qi泪g)跄海市蜃_(shen)楼3、据意写成语。(1)坚持不懈:坚持到底,毫不松懈,形容做事持之以恒,比喻有恒心,有毅力。懈:松懈。(2)不可思议: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3)千辛万苦:形容极多的艰辛劳苦。(4)精疲力竭:精神非常疲劳,体力消耗已尽。形容极度疲乏。(5)毛骨悚然:形容十分恐惧的样子。(6)怏怏不乐: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神情。(7)姗姗来迟:形容来得很晚。(8)小心翼翼:本是严肃恭敬的意思。现形容

4、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翼翼:严肃谨慎。(9)忧心忡忡:忧愁的样子。(10)语无伦次: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11)踉踉跄跄:走路歪歪斜斜的样子。踉跄:走路不稳。(12)海市蜃楼:原指海边或沙漠中,由于光线的反射和折射,空中或地面出现虚幻的楼台城郭。现多比喻虚无缥渺的事物。蜃:大蛤。二、创设情境,趣味导入视频:净土一一南极冰川风光一一谈谈观后感南极气候:科学家曾测得C的平均最低气温。(酷寒)世上风力最大风暴最多的.每年约有2/3的时间刮大风。有过每秒米的风速。(烈风)天上最难的事,是太空旅行;天下最难的事,是叩访南极。一一伟大的悲剧(茨威格)南极图片欣赏。三、检查预习,整体感知资料链接:茨威格

5、写作的依据这篇传记是作者根据斯科特遗留下来的一些底片、电影胶卷、书信和遗书,发挥他天才的文学想像而写成的。朗读课文(茨威格伟大的悲剧mp3音频朗读)四、合作探究,展示交流(一)小组合作,探究问题1、向同学复述这个故事,并说说其中哪些细节最让你激动难忘。2、既然是“悲剧”的故事,又何来“伟大”呢?这是否矛盾?(“悲壮”而“伟大”分别体现在哪里?)(二)班内展示,交流成果导学反思:第二课时(总第74课时)导学要点:1 .整体把握、复述故事2 .朗读选段,关注细节;讨论“伟大的悲剧”五、师生互动,讲解质疑(一)快速默读提取信息时间:1912年人物:斯科特一行5人。本文共写了5个人物,他们的姓名和身份

6、分别是: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一一英国海军上校鲍尔斯?威尔逊博士,负责科学研究埃文斯一一英国海军军士劳伦斯奥茨一一英国皇家禁卫军的骑兵上尉地点:从南极点返回的途中事件:不幸遇难(覆没、牺牲)(二)整体把握1、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这个故事。课文写的事件发生在1912年,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精疲力尽却又满怀希望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只好垂头丧气地踏上归途,最后一个个悲壮地死去。2、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读完文章后的感受或心情。探险这是一项用身体来实现的精神事业。周国平3、抓住典型事件和人物,有感情地复述故事。(三)阅读探究1、用情朗读第2、6、7、9、10、11、12、13、14段。画出最

7、让你感动、难忘的细节并朗读。关注令人难忘的细节。比如,历尽艰险到达极点,等待他们的却是占领者阿蒙森留下的国旗和信件,并要斯科特这个失败者为他完成的业绩作证,而斯科特居然接受了这项任务!再如,负责科学研究的威尔逊博士,在离死神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仍坚持科学观察,并拖着16公斤的珍贵岩石样品!又如,不幸的奥茨先是要求给他十片吗啡,以图尽快结束自己,其他队员坚决拒绝了他的要求;第二天,他独自走向了帐篷外的茫茫风雪。而最后斯科特海军上校极其冷静地将日记记录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直到他的手指完全冻僵,笔从手中滑下来为止。这样的情节,相信会感动所有的人!2) 课文题为伟大的悲剧,悲剧就是以悲惨结局结束的故事

8、,既然是“悲剧”的故事,又何来“伟大”呢?这是否矛盾?练习一作者说斯科特的南极探险是“伟大的悲剧”。请根据你的理解谈一谈:“悲”在何处?“伟大”又指的是什么?“悲”在斯科特一行虽经努力却没有成为第一批到达南极的人,“悲在返回途中他们全部被冰雪吞噬。“伟大”在斯科特等人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虽然失败并牺牲,但却显示了人类团结协作、坚忍不拔、勇于探索的崇高品质。斯科特探险队之行面临哪些困难?线路固定、精力缺乏、寒气逼人、燃料太少感受悲情:你认为“悲剧”之所以“悲”,体现在斯科特一行南极之行的哪几个方面?从文中哪些文字可以看出?假如你是斯科特探险队中的一员,当你发现失败已经成为事实的时候,你的心情会如何

9、?他们当时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失败之悲“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作证之悲(1)艾文斯精神失常,死了。(2)奥茨像一位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3) 3)羸弱的三个人决定骄傲地在帐篷里等待死神的来临。而且始终没向世界哀叹过自己最后遭遇到的种种苦难。死亡之悲在英国国家主教堂里,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英雄。2002年,安妮公主登上南极,悼念斯科特他们南极探险90周年。世人之悲文章所渲染的“悲”,是悲哀还是悲壮?遭到毁灭的仅仅是斯科特一行人的肉体,生命,而他们的精神是有价值的,是伟大的。所以文章充满了悲壮的情感。感受伟大:

10、你认为斯科特他们伟大吗?说说你的理由。(1)诚信,具有令人敬佩的绅士风度。(2)坚毅执着,为事业而献身的英雄气概。(3)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4)无私的爱。3、斯科特和他的探险队员们表现出人类怎样的优秀品质?具体表现在课文的哪些地方?诚信,有令人敬佩的绅士风度。斯科特一行在与阿蒙森的竞争中失败了,但他们勇于承认失败,并愿意“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如果将此事置于一个爱耍赖、不守信用的人面前,结果如何,可想而知。坚毅,执着,为事业而献身的英雄气概。从照片上看,他的脸同成千上万的英国人一样,冷峻、刚毅。脸部没有表情,仿佛肌肉被内在的力量凝住了似的。青

11、灰色的眼睛,闭得紧紧的嘴巴。面容上没有任何浪漫主义的线条和一丝轻松愉快的色彩,只看到他的意志和考虑世界实际的思想。课文中,写他们想到自己所进行的探险是人类的不朽事业时,就有了超人的力量。事实上,没有对探险的执着、超人的力量和勇气,是不可能从事这项事业的。而当他们在归途中与死亡抗争,一个个倒毙时,没有一个券种,都是响当当的汉子,活得明白,死得悲壮。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探险需要团结协作精神,在关键的时刻为了保护同伴,有时要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这一点斯科特和他的队员都做到了。无私的爱。斯科特在生命的最后一息,考虑的不是一己之利,心中惦记的始终是别人:朋友、同伴、妻小,还有他的祖国和人民。他最后的遗书

12、不是为死后的沽名钓誉,而完全是爱的真情流露;信写得如此镇静,丝毫不像一个行将离世的人!斯科特是怀着一种热烈的爱而没有丝毫的恨离开了那个冰冷的世界。4、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何在?认识自然,开拓人类的生存空间,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5、根据以上认识,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课文题目伟大的悲剧的?用“悲在,而伟大”的句式表述。示例:悲在失败,而冒险精神伟大;悲在为胜利者作证,而诚信的绅士风度伟大:悲在生命的毁灭,而团结无私、献身科学的精神伟大:悲在世人悼念,而人们从中获得精神鼓舞伟大。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一一鲁迅一个人是因为他的心灵而伟大的。-罗曼罗兰导学反思:第三

13、课时(总第75课时)导学要点:1 .理解课文中意味深长的语句2 .延伸课外同类事例(四)体味语句的含义练习二、联系上下文,体味下列语句的含义,讨论括号里的问题。、1 .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作者在这里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你同意这种说法吗?)在这里,作者站在斯科特的角度,表达了角逐失败后的一种极度沮丧、悲哀的心情。但事实上作者本人并不这么认为,理由是,作者为斯科特这个失败者作传,本身就说明作者不同意“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的观点。2 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完成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

14、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这项为他人业绩作证的任务?他不接受不行吗?)英国人普遍讲求绅士风度,主张诚实、守信,坦然面对成功和失败。这种文化传统熏陶下的斯科特,不能不接受这项为他人的业绩作证的任务。正因为他的这一行为,其人格才显得无比的高尚,赢得了人们的尊敬。3 .他们大家只是怀着敬畏的心情感觉到:劳伦斯奥茨一一这个英国皇家禁卫军的骑兵上尉正像一个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怎样理解“劳伦斯奥茨正像一个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这句话的意思?)奥茨直面死神不拖累探险同伴的精神,是一种大无畏的英雄精神。六、拓展延伸,扩大外延成功的英雄张骞是第一位横穿阿富汗旅行的中国人。后来中国商人带着丝

15、绸和玉石,沿张骞所经过的路线,翻山越岭来到中国西北并穿过了戈壁沙漠。这条路线后来被称为“丝绸之路”玄奘是一位前往佛教发源地印度取经的和尚。他从中国出发,旅途历时16年,行程达64万千米,途经阿富汗、克什米尔和印度北方等地。他的旅行是秘密进行的,因为当时的皇帝尚不允许中国人跨出国门到外界去旅行。马可波罗出身于旅行世家。他的父亲尼科洛和叔叔马泰奥都是威尼斯商人。他俩于13世纪60年代因经商到了中国。1271年,两再度出访,并带年轻的马可一起前往。克里斯托弗哥伦布于1451年出生在意大利的热那亚港,14岁时就到海上生活。他通过对地图和书本的学习和研究后确信,向西横越大西洋航行到达亚洲。阿蒙森在探险史上获得了两个“第一”:第一个航行于西北航道;第一个到达南极。1910年11月,阿蒙森乘坐另一位探险家弗里乔夫南森的“弗拉姆号”船离开挪威,前往南极。1911年10月20日,他赶在他的英国竞争对手斯科特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