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二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9609164 上传时间:2024-01-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二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二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二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二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二(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二 一、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倡学生多读书、少做题。因此,坚持以读为本,引导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对阅读材料进行适度的探究、想象、感悟,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一种好办法。本课主要写了北宋大文豪苏轼创作名词水调歌头的经过,属于文包诗类文章。课文用词丰富传神,意境深远而富有美感,字里行间流露出苏轼对弟弟的思念之情,反映了他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积极人生态度和广阔胸襟。这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和审美教育的好教材。为此,我运用自主探究与朗读感悟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采用联系写作背景理解重点句段,引导学生转换角色,想苏轼所想,悟苏轼之情,并

2、辅之以有感情的朗读,可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 二、主要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引入课题: 1、同学们,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要来到了,中秋节晚上的月亮特别圆。古代文人都喜欢以月亮为题材写出了许多优秀的诗篇,你能说几句吗、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一篇与月亮有关的文章。 (板书:但愿人长久) (二)联系课题,鼓励提问: 1、看课题,你最想了解什么2、教师归纳: (1)苏轼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这首词的他的情感发生了什么变化(2)书上写的那几句词该怎样理解表达了苏轼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初读课文,抓住情感线(着重围绕第一个思考题): 1、学生自读圈画(读的形式可多样化)。 2、组织交流,教师板书:心绪不宁;

3、;;埋怨;;;;宽慰3、引导学生看板书再提问,即苏轼为什么会心绪不宁埋怨宽慰(重点学习目标) (四)转换师生角色,深入探究课文: (学生扮演苏轼,教师充当四年级的小学生) 1、学习1;3自然段: (1)师:苏先生,中秋之夜,家家户户都在品尝月饼,欣赏明月,您老为什么如此心绪不宁呀 ()学生读书准备。(3)指名回答,要求:注意说话者的身份;回答得有说服力,使人信服。 (其间穿插多形式的朗读) 、学习第四自然段: (1)师:苏老先生,您在遥远的他乡思念弟弟,每逢佳节倍思亲吗!这我已经理解了,可您又在埋怨谁呀 (2)学生说(穿插读)(3)看图想象(利用多媒体):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你在干什么此

4、时此刻,你在想什么 (4)重点读好:无情的月亮啊,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呢 学生练习读;;指名读(评点读);;齐读第四自然段 、学习第五、六自然段:(1)师:苏先生,后来你的心情变了,还吟诵了一首千古名词,最后五行我已读过,可我还是不明白这几行词怎么能表达你的宽慰之情呢请您给我解释一下,行吗 (2)学生各自朗读后两段。 ()鼓励学生小组(也可同桌)交流,圈画重点句段,准备回答。 (4)组织班级交流: 指名说;小组间相互补充; 学生在书上画出相关词的意思: (重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师生分角色读(分词和词的意思);男女学生轮读。 (五)朗读四、五、六自然段,加深体会作者情感。 (六)课堂小结(结合板书)。 三、板书: 但愿人长久 心绪不宁:思念弟弟 埋怨:月圆人不圆宽慰:真情留人间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